京東股價再創新高,發生了什麼事?
9月25日(週四),京東集團股價單日勁升6.02%,收報124.6港元,創下近四個月以來的收盤新高。你可能會想:電商大環境這麼冷,京東到底靠什麼突然爆發?
其實,這波上漲背後最大的亮點,是京東正式升級自家大模型品牌「Joy」,並同步推出三項AI應用,分別是購物助手「京犀」、數位人「他她它」以及AI模組「JoyInside」。消息一出,投資市場立刻嗅到轉型的可能性。
根據報導,機構投資人看好京東AI布局長期潛力,特別是在消費科技與智慧供應鏈的結合上,可能是下一波成長引擎。京東派息紀錄:股東最在意的現金流
提到京東,不少投資人會問:「它有發股息嗎?過去有嗎?」答案是——目前為止,京東從未發放過現金股息。這點與其他中概股如阿里巴巴、拼多多其實頗為相似。
官方資訊怎麼說?
根據京東2024年年報以及港交所公告,截至2025年第三季,京東尚未啟動任何股息政策,過去幾年也沒有進行過分紅。
- 2014年在美股上市以來,京東始終選擇將利潤再投資於技術、物流基礎建設與用戶增長;
- 即便2023年、2024年盈利穩定,依然未見派息計畫;
簡單來說,京東派息紀錄這張表是空白的,但這並不代表它財務不好,而是企業戰略不同。對比之下,同樣在港股掛牌的小米與阿里雖有派息紀錄,但幅度也都屬保守。
投資人該怎麼解讀?
有些股東愛拿股息「零花錢」,但也有人更在意公司能否將利潤再投資變成長期回報。京東目前明顯屬於後者,將現金壓住未來——特別是在AI與數位供應鏈上。
AI「三寶」出擊,京東不只是電商
這次「Joy」大模型升級,不只是單純換LOGO,而是實實在在推出了三項智能應用:
「京犀」:個人AI購物助理
能根據用戶購物習慣、對比價格、推算最適合的折扣時間,簡直是「媽媽等級」的AI。
「他她它」:數位人助手
支援客服、直播、教學,還能接企業專案,看起來不像電商,更像個AI SaaS公司。
「JoyInside」:開放式AI嵌入工具
這等於是「把大模型租給其他人用」,拓展了AI在商業場景的變現潛力。
業界不少觀察認為,這標誌著京東正式向「科技型平台」邁進,與純電商畫清界線。雖然目前還沒看到這塊業務對營收有多大貢獻,但市場買帳了——這就夠了。
投資人該怎麼看待京東的未來?
從財報來看,2025年第二季京東營收為29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但毛利率提升更為明顯,顯示其供應鏈效率正在改善。
而且根據,北向資金連續三週加倉京東,已經累計超過12億港元。這波AI題材發酵後,若能持續交出漂亮的技術落地成績,京東或許真能重新贏回機構投資者的心。
小結:要價值還是要科技感?
雖然目前京東派息紀錄依然是零,但如果你是那種期待長期資本增值的投資人,京東可能比你想的更「科技含量高」。
當然,如果你是靠股息過生活的投資人,京東目前的現金流策略可能不太符合你的胃口。但市場就是這樣,有人要分紅,有人愛夢想——而京東,顯然是選擇了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