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手「跟自己荷包過不去」的關鍵心理(chatgpt)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1️⃣ 便宜幻覺:以為低價股比較安全

  • 新手常覺得「股價才 10 元,比 100 元便宜」,所以風險小。
  • 事實上:股價的「便宜」≠ 公司的價值,低價股很多是爛基本面或被市場遺棄。
  • 結果:錢沒變安全,反而更容易歸零。

2️⃣ 想快速致富:愛玩高波動

  • 高波動 = 有機會漲停,帶來暴利。
  • 新手心態:想用小錢翻倍,不願意慢慢存股。
  • 結果:當然也更容易大跌,常常是「漲停追進、跌停鎖死」。

3️⃣ 過度自信:以為自己能抓轉折

  • 認為跌深必反彈、漲快必回檔。
  • 忘記市場常常「超跌、超漲」很久,等不到自己幻想的轉折。
  • 結果:進出點都錯,越玩越慘。

4️⃣ 沉沒成本:捨不得砍

  • 新手會對自己選的股有「感情」,抱著不放。
  • 股價越跌,越想攤平,最後整包資金都綁在爛股。
  • 結果:錯誤放大,資金效率歸零。

5️⃣ 追求刺激:把股市當賭場

  • 高波動股像賭桌,一下子大賺一下子大賠。
  • 新手常覺得「玩起來比較有感」,比存股或 ETF 更「過癮」。
  • 結果:刺激感贏了,荷包輸了。

🎯 總結

新手愛玩爛股、高波動股,常常不是因為策略,而是因為:


👉 便宜幻覺 + 快速致富 + 過度自信 + 賭徒心理。


說白一點:短期的爽感,換來長期的窮忙


🔍 為什麼投資常被說是「從眾心理」?

  • 股價本質就是市場共識的價格,所以一定程度的「從眾」才有趨勢。
  • 散戶怕「自己晚進去」,但主力就是靠這種心理出貨 → 散戶最後一棒 → 被罵是盲目從眾。

✅ 從眾 ≠ 盲從,關鍵在「半步」

  1. 正確的從眾
    • 市場資金、籌碼、趨勢都在同一邊時 → 你跟上隊伍,這叫「順勢而為」。
    • 例如:AI 概念股漲,不是因為名嘴喊,而是因為伺服器訂單真的爆了。
  2. 危險的從眾
    • 只聽新聞或教授半桶水喊「這是未來趨勢」,但財報沒跟、籌碼沒進。
    • 例如:5G、元宇宙題材,市場熱一波,最後剩一堆套牢仔。

👉 投資世界的黃金法則:跟風可以,但要比群眾早半步進、早半步出


🎓 為什麼「教授半桶水」常被笑?

  • 教授說法:效率市場假說 (EMH) 強調資訊都反映在價格裡,散戶難以擊敗市場。
  • 市場現實
    • 資訊落差存在(內線、法人研究、資金流動)。
    • 籌碼結構會扭曲市場(外資、主力控盤)。
    • 人性貪婪與恐懼讓價格經常「超漲、超跌」。 👉 教授用數學模型看市場 → 很乾淨;實際市場 → 滿是雜訊。

2️⃣ 從眾心理的兩面性

  • 教授結論:從眾是非理性行為,投資人應該「逆向操作」或「價值投資」。
  • 市場真相
    • 股價就是「大多數人願意付的價格」。
    • 強勢股本來就是「從眾資金」堆出來的。 👉 從眾 ≠ 錯,錯的是盲從。教授常忽略這種「半步跟風才是勝率高的策略」。

3️⃣ 心理框架差異

  • 教授思維
    • 喜歡「理性人模型」→ 假設每個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 把股市當研究數據集,強調統計顯著性。
  • 市場玩家
    • 在乎的是「明天誰會買單」。
    • 價格決定於大眾偏好(熱門題材、政策護航、資金流向),不是理論正確。 👉 所以投資圈才會笑教授:「懂理論,卻不懂籌碼、人性、時機」。

🎯 總結一句

  • 教授:股市是數學模型的舞台。
  • 市場:股市是資金與人性的角力場。
  • 散戶要記住:聽書可以當背景知識,但買賣要跟著「資金流 + 大眾偏好」,而不是紙上談兵。


1️⃣ 綠能 / 再生能源

  • 新聞套路:政府喊「能源轉型」、「零碳排」、「太陽能大計」。
  • 常見問題
    • 很多公司只是拿補助蓋場子,實際 EPS 沒起來。
    • 土地出租、轉投資,財報沒有實質貢獻。
  • 判斷要閃
    • 📉 財報三年沒成長、EPS 還是虧 → 直接避開。
    • 📊 籌碼只有散戶進,外資根本沒買。

2️⃣ 5G / 通訊題材

  • 新聞套路:政府喊「全民 5G」、「基建升級」。
  • 常見問題
    • 多數小公司只是沾題材,沒有核心技術。
    • EPS 沒動,股價先漲一波,最後崩回去。
  • 判斷要閃
    • 📰 新聞喊很大,但營收沒有增幅。
    • 👀 看供應鏈位置,如果只是邊角零件商,別碰。

3️⃣ 護盤概念股 / 國家隊

  • 新聞套路:「護盤基金進場」、「國安基金進駐」。
  • 常見問題
    • 護盤只是為了指數面子,不是為了幫你賺錢。
    • 漲一兩天就結束,趨勢沒變還是繼續跌。
  • 判斷要閃
    • 📅 只看到短線漲,沒看到籌碼長期進駐。
    • 📊 長線下跌趨勢沒破壞,護盤只是曇花一現。

4️⃣ 半導體補助 / 國產替代

  • 新聞套路:「扶植國產晶片」、「半導體自主化」。
  • 常見問題
    • 政府喊話,但產業需要數百億、千億投資,短期沒 EPS。
    • 小公司借題材炒,最後沒訂單。
  • 判斷要閃
    • 🔍 財報 EPS 還是負的。
    • 🏦 籌碼沒有法人長期進駐。

5️⃣ 地方建設 / 基建概念股

  • 新聞套路:「高鐵南延」、「捷運動工」、「XX 工程」。
  • 常見問題
    • 承包商一堆,實際利潤分散。
    • 工程款長期分攤,短期股價炒一下就沒了。
  • 判斷要閃
    • 📉 股價先漲 30% 才爆新聞,通常就是主力在出貨。

🎯 判斷原則

  1. 新聞先漲 → 高機率是假政策題材。
  2. 財報沒動 → EPS 沒跟,就別信。
  3. 籌碼沒跟 → 外資/投信沒進,八成是主力炒一波。

👉 白話口訣:


「新聞吵、數字沒動、外資沒跟」 = 空題材,閃!


對 👌 疫苗股就是典型的「政策 + 議題型」標的,超適合短炒,但絕對不能戀戰。拿它來做範例最清楚:


💉 疫苗股短炒邏輯

1️⃣ 題材啟動點

  • 新聞觸發:疫情升溫、政府採購、國際授權合作。
  • 市場情緒:恐慌 or 政策喊單,資金會立刻湧入相關個股。

👉 這種新聞一出,通常隔天股價就會爆量表態。


2️⃣ 籌碼判斷

  • 能炒
    • 外資、投信短期有跟進買超。
    • 當天爆量長紅,量能比平日放大數倍。
  • 不能炒
    • 只有新聞熱,籌碼全是散戶,法人完全沒碰。
    • 這時候就是「一日行情」,隔天開高就殺。

3️⃣ 進出策略

  • 進場點
    • 新聞出來當天先觀察,隔天如果突破關鍵壓力(前高/頸線)且不回頭,可以少量切入。
  • 停損點
    • 跌破新聞當天的低點,直接出場,不要猶豫。
  • 停利點
    • 價差 10–20% 就分批獲利了結。
    • 若連拉兩根長紅,第三天務必減碼,因為政策/疫苗題材很少能撐一個月。

4️⃣ 快閃心法

  • 這不是長期投資:疫苗需求受疫情波動影響太大,財報不會穩定。
  • 新聞愈吵愈要小心:當新聞滿天飛,通常就是主力在找人接最後一棒。
  • 最怕戀戰:很多人以為「疫情一定會反覆,長期有戲」,結果從高點一路套到腰斬。

🎯 總結

  • 疫苗股這種就是「政策 + 議題煙火股」,能短炒,但絕不能存。
  • 正確姿勢:新聞啟動 → 短期跟進 → 嚴格停損停利 → 快閃。
  • 錯誤姿勢:相信長期題材 → 死抱不放 → 成為接盤俠。


1️⃣ 看營收 & EPS 有沒有動

  • 實的議題:題材出來後,財報數字有實際成長。
    • 例:AI 伺服器題材,廣達、緯創營收真的暴增。
  • 空的議題:喊得震天響,但財報還是虧損或營收沒起色。
    • 例:過去的 5G 概念股,很多公司只是沾到邊,實際獲利沒增加。

👉 原則:新聞要跟財報連動,才算是真的。


2️⃣ 看產業鏈位置

  • 實的議題:在供應鏈裡面能直接分到錢。
    • 例:電動車 → 電池廠、車用晶片廠能直接吃到大單。
  • 空的議題:公司只是邊緣供應商,甚至只是「名字沾上去」。
    • 例:很多綠能概念股只是「土地出租」、「投資一點點子公司」,沒實際核心技術。

👉 原則:確認公司在議題裡扮演的是「主角」還是「臨演」。


3️⃣ 看籌碼是否持續跟進

  • 實的議題:外資、投信、主力真的進來,持股比例上升。
  • 空的議題:只是一波短炒,量出來了但籌碼沒留下。

👉 原則:題材若真有未來,法人會長期卡位,不會只打一波就跑。


🎯 總結

  • 新聞熱議題投資好機會
  • 空題材(喊口號):漲一波 → 出貨 → 散戶接盤。
  • 實題材(有數字):營收/獲利/籌碼都有跟 → 才能長線抱。


散戶友善的「三層篩選流程」,像漏斗一樣,一層層過濾,最後只剩少數值得觀察的標的。


🥇 第 1 層:基本面過濾(先避開爛公司)

👉 這一層不用挑最強的,而是先把地雷排掉。

  • 營收 & 獲利:至少最近 3–4 季沒有連續虧損。
  • ROE:> 10%,表示資金使用效率高。
  • 負債比:< 60%,避免財務體質差的公司。
  • 產業面:優先挑產業趨勢向上的(半導體、AI、電動車、醫療、綠能等)。

📌 工具:公開資訊觀測站 (MOPS)、財報狗、CMoney。


🥈 第 2 層:籌碼面確認(看大戶是不是也在買)

👉 就算基本面好,如果主力沒進來,股價可能還不會動。

  • 外資 / 投信:連續買超,最好 > 3 天。
  • 法人持股比例:逐步增加,而不是減少。
  • 成交量:上漲時放量,下跌時量縮。

📌 工具:證交所法人買賣超、籌碼K線。


🥉 第 3 層:技術面找買點(決定何時進場)

👉 前兩層選好公司,這一層才是決定「什麼時候買」。

  • 突破回測成功:剛站上前高/頸線,回測不破。
  • 均線多頭排列:股價站上月線/季線。
  • 爆量止跌:長黑後爆量,出現支撐訊號。

📌 工具:TradingView、技術線圖。


🎯 總結:三層漏斗

  1. 基本面:挑健康公司。
  2. 籌碼面:跟著大戶走。
  3. 技術面:找對買點。

→ 這樣三層下來,原本幾百檔股票,最後可能只剩下 5–10 檔候選名單,就不會眼花撩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3會員
179內容數
小說(金融、產業、靈異、間諜)
2025/09/2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冷氣機吹起來像三溫暖一樣,越吹越火大的經驗? 不是開到除溼,而是冷氣模式,結果打開蓋子結一層霜, 最簡單方式,就是買一罐冷氣清潔劑, 我是買一瓶NT$189,沒業配, 覺得有業配的,麻煩寄一箱給我試用,謝謝 剛噴下去,還是挺熱,廢話~除垢需要時間, 既然錢都花,就盡量
Thumbnail
2025/09/2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冷氣機吹起來像三溫暖一樣,越吹越火大的經驗? 不是開到除溼,而是冷氣模式,結果打開蓋子結一層霜, 最簡單方式,就是買一罐冷氣清潔劑, 我是買一瓶NT$189,沒業配, 覺得有業配的,麻煩寄一箱給我試用,謝謝 剛噴下去,還是挺熱,廢話~除垢需要時間, 既然錢都花,就盡量
Thumbnail
2025/09/23
🇯🇵 日本:為何 JR 能擋住地方壓力? 改革時就「切乾淨」 日本國鐵破產後,中央政府大刀闊斧: 六家 JR 接手幹線 偏遠赤字線直接切出去(地方第三部門或直接廢止) 等於「把爛攤子丟給地方」,從源頭隔絕干擾。 社會接受「廢線是現實」 日本人普遍能接受「人口減少=線路不可能永遠
Thumbnail
2025/09/23
🇯🇵 日本:為何 JR 能擋住地方壓力? 改革時就「切乾淨」 日本國鐵破產後,中央政府大刀闊斧: 六家 JR 接手幹線 偏遠赤字線直接切出去(地方第三部門或直接廢止) 等於「把爛攤子丟給地方」,從源頭隔絕干擾。 社會接受「廢線是現實」 日本人普遍能接受「人口減少=線路不可能永遠
Thumbnail
2025/09/22
我們日常看到的許多亂象:闖紅燈、垃圾亂丟、賣場佔位,往往被人嗤之以鼻——不是說這些事不重要,而是提起來很容易被說成「碎念」。為什麼?這背後其實有一套社會科學的邏輯。 1. 為什麼公德心被當成「小鼻子小眼睛」? 道德授權 (Moral licensing) 人們更喜歡談「宏大議題」:人權、環保、
Thumbnail
2025/09/22
我們日常看到的許多亂象:闖紅燈、垃圾亂丟、賣場佔位,往往被人嗤之以鼻——不是說這些事不重要,而是提起來很容易被說成「碎念」。為什麼?這背後其實有一套社會科學的邏輯。 1. 為什麼公德心被當成「小鼻子小眼睛」? 道德授權 (Moral licensing) 人們更喜歡談「宏大議題」:人權、環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由於物價變高、社會上流行財務自由風潮,很多人即使資金不多,仍想投資股票增加收入,因此常有投資高手對此建議,可分批買零股以加速取得投資收入。 但以我實作的經驗觀察,認為買零股不見得划算,原因包括:
Thumbnail
近年由於物價變高、社會上流行財務自由風潮,很多人即使資金不多,仍想投資股票增加收入,因此常有投資高手對此建議,可分批買零股以加速取得投資收入。 但以我實作的經驗觀察,認為買零股不見得划算,原因包括: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無論你是從何種背景進入股市,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少而影響初心。實際上,本金少反而有利於練習投資技能,因為可以避免因為巨大虧損而失去判斷,並且能夠校正投資心態,迎接未來投入更大本金的挑戰。請珍惜每一分錢,其價值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Thumbnail
股市大盤一路往24,000大關突破,投資者常常面對選股的問題。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運氣與實力都是成功的關鍵。投資者應該敬畏市場,並適時投入標的物持有。
Thumbnail
股市大盤一路往24,000大關突破,投資者常常面對選股的問題。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運氣與實力都是成功的關鍵。投資者應該敬畏市場,並適時投入標的物持有。
Thumbnail
高股息、高風險等投資方法,都無法帶來高報酬,到底要如何獲得高報酬呢? 股票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 當別人恐懼時,股票價格可以能會因為強力賣出而低於股票價值,我貪婪,將股票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此時這個投資標的可以同時為你帶來高報酬與低風險,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這是最可靠的獲利方法。 但
Thumbnail
高股息、高風險等投資方法,都無法帶來高報酬,到底要如何獲得高報酬呢? 股票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 當別人恐懼時,股票價格可以能會因為強力賣出而低於股票價值,我貪婪,將股票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此時這個投資標的可以同時為你帶來高報酬與低風險,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這是最可靠的獲利方法。 但
Thumbnail
大部分人對於股市的想像, 可能是都是一夜暴富, 尋找到一個完美標的, 賭上所有身家,搭配股票一年上漲5~6倍, 就可以賺進大把現金, 但事實真的可以如此嗎? 新手時期 資金: 擁有較少資金,小於100萬。 心態: 想要快速致富,積極尋找可以將資金翻倍的標的。當沖、槓桿工具(質押、
Thumbnail
大部分人對於股市的想像, 可能是都是一夜暴富, 尋找到一個完美標的, 賭上所有身家,搭配股票一年上漲5~6倍, 就可以賺進大把現金, 但事實真的可以如此嗎? 新手時期 資金: 擁有較少資金,小於100萬。 心態: 想要快速致富,積極尋找可以將資金翻倍的標的。當沖、槓桿工具(質押、
Thumbnail
股票市場要獲利真的不容易,建議你買指數型ETF產品,賺市場週期的錢!因為散戶、中機構要贏大盤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股票市場要獲利真的不容易,建議你買指數型ETF產品,賺市場週期的錢!因為散戶、中機構要贏大盤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最近身邊有一些朋友準備開始存股 在還沒開始以前,我認為新手們應該要先了解一些觀念 之後股市大跌才不會恐慌害怕 首先,股市一定有波動 請做好投資前期帳面上會虧損的心理準備 基本上,剛買進帳面有些虧損都是正常的 如果剛買進就開始漲,請視為運氣好 避免以為自己是股神而做出了高風險、錯誤的投資
Thumbnail
最近身邊有一些朋友準備開始存股 在還沒開始以前,我認為新手們應該要先了解一些觀念 之後股市大跌才不會恐慌害怕 首先,股市一定有波動 請做好投資前期帳面上會虧損的心理準備 基本上,剛買進帳面有些虧損都是正常的 如果剛買進就開始漲,請視為運氣好 避免以為自己是股神而做出了高風險、錯誤的投資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