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口說障礙:我面試 72 次的真實自白與成長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佩服表達能力強的人,我卻活在沉默裡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表達能力強的人,他們能在面試時侃侃而談,也能在會議裡即時反應

而我,卻像被困在一個看不見的牢籠裡

過去一年包含今年九月我總共面試了 72 間公司,其中 63 間是面對面,結果全敗

失敗的原因很殘酷:聲音不穩、回答顫抖、邏輯不清

只要到了陌生環境,我就像被按下靜音鍵,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因為太怕說錯、怕被否定,最後乾脆選擇沉默

原生家庭,奪走了我的自信

這份恐懼,和我的成長背景脫不了關係

我來自一個語言貧乏的家庭。父母說話常常模糊不清,當講不過別人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動手

這樣的環境,讓我從小學會壓抑自己,不敢多說一句話

到了三十多歲的我,聽家人說話,仍常常需要像翻譯機一樣,把他們斷裂的句子補齊

最常聽到的就是:欸,那個那個,哪個弄好詞彙貧瘠到可憐

那一刻我才驚覺原來我自己,也一樣不會表達

缺乏自信,就是原生家庭留給我最大的傷口

我不會推銷自己,甚至因為一句說錯的話,讓朋友誤會、讓合作破局

久而久之,我愈來愈少開口,甚至連跟人講話前,都必須先深呼吸

文字能修飾,口語卻赤裸

文字的好處,是我能先思考、再修飾、最後送出

但面試不同,它像是一場即時反應的戰場:沒有回收鍵,沒有腳本

童年的環境「一句話不合就挨打」,讓我到現在還不懂得怎麼好好組織句子

這樣的混亂,一路從求學延伸到職場,成了壓在我心上的無形高牆

面試 72 次的挫敗:最赤裸的考驗

面試,是口語表達最赤裸的場域

每一次自我介紹,我都能感覺到喉嚨顫抖的聲音逐漸爬上來:語速紊亂、腦袋一片空白

我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社恐?

或許吧。

更準確地說,我是對「陌生且沒有把握的環境」感到極度不安

安全感,決定了我的表現

線上面試,是少數讓我覺得自在的場合

因為在家裡,我熟悉每個角落與聲音,語言溝通上能侃侃而談

但當我踏進別人的辦公室,就好像有兩隻無形的手同時雙管齊下:一隻掐住我的喉嚨,一隻壓住我的心臟

那份緊張,讓我幾乎窒息

我很佩服那些能隨手接電話、應答如流的人

對我來說,那是一道高牆

而我,反而更習慣用文字,來守護自己

說話,一旦出口,就再也收不回

文字,卻能一改再改,甚至刪掉不留痕跡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願意花上幾倍的時間,也要用文字與世界對話

因為文字,是我唯一能掌控的東西

它給了我安全感,也讓我在這個嘈雜的世界裡,找到屬於唯一的宣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n the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我是陳,寫字的人 🖋️ 想推廣在地故事或品牌?歡迎找我,用文案替你發聲 來信:theyouwrit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