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劇場狂粉的日常 鳳君
家,是最私密也最複雜的場域,既能滋養愛,也可能成為深沉痛苦的淵藪。
綠光劇團繼2014年首演之後,於2025年再次重磅推出改編自普立茲獎《August: Osage County》的年度旗艦經典劇作《八月,在我家》。這部作品曾於2013年改編成美國電影《八月心風暴》,並由兩大影后梅莉·史翠普和茱莉亞·羅勃茲精彩演繹,足以證明其劇本的深度與撼人力量,絕對值得走進劇場,一同面對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家庭習題,窺探愛與傷害交織的複雜面貌,並重新思索「家」的真實意義。
✒️狂粉曰:「首演當年口碑爆棚到不行,現在綠光劇團再次端上這盤好菜,你怎麼能錯過呢?」
🌪️情感與真相交織,一觸即發的狂風巨浪🌪️
《八月,在我家》的故事發生在炎熱的八月,故事的開端是由家族的父親離奇失蹤開始,他的離去成了引爆整個家庭所有秘密與情緒的導火線。原本各自東西的三個女兒帶著個別的人生難題與隱藏的秘密,陸續回到這個滿盈回憶卻也壓抑的老家,表面上是為了釐清父親的下落,實則卻掀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這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聚首,如同一顆未爆彈,颳起了關於愛、責任與背叛的劇烈情感風暴。✒️狂粉曰:「開場就來個『結束才是開始』的最高境界,夠戲劇化吧?」😎
患有口腔癌、吸毒成癮且脾氣暴躁的母親麗蓉是這場風暴的核心人物,她掌握著全家所有秘密,卻也因此隱忍了一輩子。在丈夫失蹤後,壓抑多年的真相終於塵封不住。姐妹們也卸下沉默,悶熱如盛夏、窒息如密室的家庭對話就此炸開。這部戲透過一個家庭的崩解,血淋淋地揭示親人之間難以開口的真心話與難解的心結,揭露家庭生活中「離譜」與「難以置信」的事件,往往比戲劇本身更為真實。它看似沉悶卻扣人心弦 ,更會讓觀眾不自覺地被劇中角色帶入,反思自己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狂粉曰:「母親有毒,家人更毒,你準備好了嗎?這齣戲會讓你明白──家庭,永遠比你想像的更瘋狂」😱
⭐實力派的璀璨火花,共譜家族悲喜劇⭐
綠光劇團此次集結了臺灣劇場界重量級的堅強卡司,王琄、姚坤君、吳念真、顏嘉樂、鄧安寧、朱宏章和梁正群等實力派演員同台,為這齣情感崩裂的劇作注入生命,直接掛保證演出百分之百精彩絕倫。
●王琄在劇中擔綱梅莉·史翠普飾演的母親角色,這位母親懷揣並承擔著許多滾燙難堪家庭醜事,只為維繫這個家庭;她瘋癲、嗑藥、口出狂言,將對人生的不滿發洩在子女身上,但演員的詮釋讓觀眾仍能體會到她對家人的關心,在癲狂中流露出深沉的愛與無助。王琄的表現堪稱「強如鬼神般的演技」、「光存在於台上氣勢便震壓全場」,僅一句慵懶卻憤世嫉俗的台詞便能緊緊揪住觀眾的心與目光,完美演繹這位被生活所困,卻又深愛著家人的矛盾體。
●姚坤君再次接下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大女兒角色,她幽默地打趣說自己經過11年戲服還穿得下,算是冥冥中一個小小奇蹟?(間接證明姚老師真的保養得很不賴捏!😏)語氣裡帶著玩笑,也透著對角色多年來的親切與理解。。靜芬是最不想回家的女兒,帶著婚姻破碎的秘密強勢歸來,面對家庭災難選擇硬撐到底;繼承了母親的強勢性格,聰明睿智卻也咄咄逼人,在這個家庭中相對獨立自主,卻似乎也用錯了方法去愛人。與母親麗蓉之間的對手戲,充滿了戲劇張力與情感衝擊,兩位演員的飆戲無疑是劇中最引人入勝的看點。
✒️狂粉曰:「光是看王琄跟姚坤君在劇中激烈爭吵的名場面,就可以讓我配下三碗飯哪!」
難得回歸演員身份的吳念真,飾演選擇逃避、看似厭世卻內藏痛苦的老父。吳念真隨口提到自己也跟角色一樣有點厭世、想逃避;不過也提醒觀眾:若是覺得人生順遂或幸福的人更該進劇場看看,才會懂自己忽略了什麼,知道少掉的那些東西有多重要。閒談中還是藏著溫柔的人性關懷。
演出除了原班人馬的回歸,更有顏嘉樂詮釋溫和寡言的二女兒靜美,看似認份守己地照顧著這個家,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戀情,內斂的外表下,隱藏著強烈的情感爆發力,當塵封的真相被揭露時,其痛苦與絕望更是令人動容。張晴飾演的小女兒靜安則帶著新男友,試圖證明自己的人生並非失敗,角色看似善良無害,實則深諳世故,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並以自己的方式應對家庭的混亂。梁正群從10年前的年輕小輩蛻變為中生代角色飾演小女兒的未婚夫;鄧安寧與女兒鄧雨忱的同台演出,更為這齣以家庭為主題的劇作增添了一層現實與戲劇交融的趣味和亮點。
✒️狂粉曰:「三姊妹回娘家,各自精彩,卻又驚濤駭浪!絕對是火花四射,影帝影后級的飆戲現場!」
❤️🩹「家」的堡壘與其脆弱基石,解構血緣的複雜羈絆❤️🩹
《八月,在我家》不僅僅是一齣戲,它深刻剖析了家庭倫常議題,直視家庭的陰暗面,同時也包裹著無法言喻的愛。劇中探討了家人之間因血緣羈絆而產生的複雜情感——這是一種不可能輕易拋棄的連結。劇中揭示了家庭成員間因為認為是家人,就覺得彼此應該無條件理解、支持、接受,這種對家人的「理所當然」認知,反而讓關係變得脆弱,導致真心話更難以啟齒;然而一旦爆發,威力卻比原子彈更強大,言語如刀刃般在彼此身上劃下傷口。
導演吳定謙特別選用「中式圓桌」為核心視覺意象,圓桌在華人文化中常象徵團圓與和諧,然而在此劇中,它卻反諷地象徵臺灣家庭中周而復始的對話與傷害,像是輪迴般持續上演。將看似溫馨的聚會,一步步揭開彼此隱忍的裂痕,拋出對「家」的深刻提問:「一家人齊聚一堂,為何心卻依然孤單?」呈現了人生的現實沒有童話般的美好結局,許多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因為相聚製造了更多問題,讓家人更加分崩離析。正如劇中角色所說:「人生總是會嘗試用各種方法把我們逼到角落。」這也呼應了老父親魏立德常引用的艾略特名言:「生命如此漫長」(Life is very long),透露出對漫長生命的絕望。
✒️狂粉曰:「保證讓你又怕又愛看,想知道接下來又要爆什麼料!」
☘️超越劇本的在地共鳴,藝術與人性的完美交融☘️
儘管《八月,在我家》是改編自國外作品,但綠光劇團的演出成功地進行了「無痕」轉譯。就算說它就是臺灣長出來的故事也不覺得奇怪,這得益於吳念真對臺灣家庭的深刻理解與其擅長描寫家庭糾葛的觀察。這讓觀眾能夠毫無隔閡地投入劇情,產生強烈共鳴。
此外,導演的場面調度及節奏掌控也備受讚賞,無論是母女間的爭吵與對話、團圓飯與其後奪取藥罐子的場面流動,或是三處同時有人對話的能量調配,都令人驚嘆。每位演員環環相扣、看似日常卻相愛相殺的互動關係,展現角色之間暗潮洶湧的的心機與複雜性。十三位演員共同打造出極具高度娛樂性、充斥黑色幽默且富有強烈文學性的殘酷詩篇。
✒️狂粉曰:「觀後副作用就是強烈懷疑編劇是不是偷看你家的Line對話紀錄。」
🏠家的本質與無限反思,終將面對的自我審判🏠
「別把它只當舞台劇看,現實人生常常比戲裡更扯,每個人都一定能在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著看著,你一定會在某句台詞裡,認出自己的模樣。」《八月,在我家》不只是一場戲劇,它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重新定義「家」到底是什麼。家庭這個團體究竟是理所當然的存在,還是一種脆弱而特殊的關係。我們是否因為血緣的連結,而忽略了尊重與表達真心的愛?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或許一部130分鐘的電影或一齣舞台劇無法給出所有答案,但《八月,在我家》這齣戲的力量在於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促使觀眾反思與內省,探尋自己與家人之間最真實的連結與距離。將這些暗湧一一攤開在眼前,讓您在驚心動魄的過程中,看見最真實也最複雜的人性。
關於愛、親情、秘密與真相的終極審判,一場不容錯過的家庭盛宴,誠摯推薦您,走進劇場,與綠光劇團一起領會這場震撼人心的《八月,在我家》!
🌪️《八月,在我家》熱賣場次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2025/11/07 (五) 19:30
2025/11/08 (六) 14:30、19:30
2025/11/09 (日) 14:3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2025/11/15 (六) 14:30
2025/11/16 (日) 14:30
臺中市中山堂
2026/01/09 (五) 19:30
2026/01/10 (六) 14:30、19:30
2026/01/11 (日) 14:30
📌《八月,在我家》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https://reurl.cc/Om0N9v
請於購票網選擇【粉絲專屬優惠】:
即日起 - 2026/01/11輸入大寫英文【MANIA88】即可享有88折優惠
不限張數、不限地區、但最低票價不折扣
(本文為綠光劇團平面邀稿)
🏹所有社群排排站~(  ̄▽ ̄)σ 各個Podcas收聽平台請往這走~
💡若喜歡節目請給予五星好評,並歡迎訂閱、分享、轉貼和贊助劇場狂粉!
💰 歡迎斗內劇場狂粉,推坑更多人進劇場看好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