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九节–无懈可击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22 分鐘
raw-image


当一群天神来参访阿姜曼的时候,又发生了另一起神秘事件。天神的领袖开始与他对话,表示:「您于此处的停留,带给了所有的天神相当多的喜悦。由于您无远弗届的慈心光环,弥漫笼罩着整个地球与天界,我们都非常享受这份极大的幸福。您散放出的光环难以形容地美好,且无与伦比。也因此,我们总能知道您在什么地方。您所散发出「法」的氛围遍及十方。当您教导比丘、沙弥和在家众时,你的声音也会穿越整个地居天与空居天,产生出无边无尽的共鸣。除非是已死去的天神,不然的话所有的天神都能听得见您的声音。」我会写下更多关于阿姜曼与这位天神之间的对话。虽然我无法保证它真实无误,但这些内容都是我从可靠的来源那里听来的。阿姜曼用以下的问题与天神展开了对话:「如果我的声音真像你说的那样在天地间产生共鸣,那么为什么人类却听不到?」

天神的领袖回答:「人类怎么可能会了解道德戒律?他们一点都不关心这些。他们只会以自己的六根去造恶业,从自身不断生出地狱业果的因缘。他们打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一天都是这样。当他们身为人类时,一点不关心他们应该奉行的道德。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兴趣以道德利他的方式来使用他们的感官,在他们一生中所累积的道德数量实在太有限了。可以这样子模拟:人类寿命的十倍甚至百倍,都比不上一般的天神 —— 就更不用说那些寿命极长的梵天神(brahmā)了。人类的总人口数极为庞大,这反而意味着无数的轻忽放逸,因为会注意的人少之又少。人类都应该要护法,却鲜有人知道佛法与道德的珍贵。」

「恶人只知道造孽,他们之所以会被称为人是仅因他们会呼吸。一旦他们停止呼吸,他们就会立刻淹没在自己的恶业下。我们天神能了解这些,为何人类不行?这根本就不是秘密。当有人过世时,比丘就会被邀请去为死者念诵《吉祥经》。但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在那个时候又怎么会去听呢?在死亡最初的那一瞬间,他的心识就已被自己的恶业紧紧地捆绑住,他又怎么可能去听法呢?就算他在世的时候也不会对佛法感兴趣。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听法 —— 如果他们有兴趣与渴望的话,但很明显他们并不感兴趣。难道您没有发现当比丘在诵经时他们可曾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因为他们没有兴趣,所以佛法并没有真正嵌入他们的心中。他们最迷恋的东西,就连一些动物也都会感到肮脏与厌恶,这些都是不道德的人最喜欢享受的事物,而且从不会感到厌倦。就算他们濒临死亡,仍热衷于这一类的事情。我们天神对人类的了解远胜于人类对我们的了解。而您,尊者,是一位非常特别的比丘。您非常了解人类、天神、地狱的众生与所有的众生,而这也是为什么诸神都向您顶礼的原因。」

当天神说完后,阿姜曼想进一步厘清而问道:「天神都拥有天眼与天耳,能使祂们看到与听到极远的事物。天神们比人类更了解人间事件的善与恶,难道你们不能找出一个可以让人类更能注意到善与恶的方法吗?我觉得你们比人类的老师更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你们有办法可以做得到吗?」

天神回答道:「我们天神已看过许多的人类,但从未见过跟您一样无懈可击的人。您一直对天神与人类平等散发着慈悲,也同时熟悉各式各样从粗糙到最精致微妙的有情。您已试过去教他们接受有天神以及其他无数确实存在于这个世上众生的事实。但尽管如此,一代又一代,从生到死,没有人真的看见过这些众生。所以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对天神感兴趣?至多,他们可能会窥见一些奇怪灵异的事情,但在还没有仔细搞清楚前,就声称他们见鬼了。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从我们天神这里得到任何有关善与恶的忠告?虽然天神一直都知道人类的存在,但人类对我们天神有关的事却一点兴趣也没有。这样您教我们怎样去教人类呢?这根本就办不到啊!我们只好让业力与果报自行运转,就连我们天神也是不断承受过往业果。如果真超脱了业力,我们就都到达涅盘了,那么我们就不用在这些困境中待这么久了。」

「你说当已作业耗尽时就可证得涅盘,天神都了解涅盘吗?天神也会跟其他的众生一样去经历痛苦与折磨吗?」

「尊者,我们当然也会经历这些。历来出世的诸佛皆毫无例外教导众生要超脱苦,他们从未教我们要继续待在苦的泥淖中,但世人却对他们所喜爱的事物比涅盘还要有兴趣。因此,没有人考虑过想要证得涅盘。所有的天神都会记得并对涅盘的概念印象深刻,因为那是每一尊佛传授给各处众生的教导。但天神在摆脱天人之身并趋向涅盘之前,还有浓密的业力罗网必须先处理。只有这样,所有的问题才会止息,而这种随业牵引的出生、死亡与再生的轮回,也都终将停止。」

「是否有许多的比丘能与你们天神沟通?」

「只有一些可以,但不是很多。他们大部分都是像您一样住在山林里喜欢修行的比丘。」

「是否有在家人也具备这种能力?」

「有一些,但非常的少。他们必须求法若渴,并依法修行,直到他们的心变得明亮与清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应到我们的存在。天神的身体构造对祂们自己而言都相对粗糙易见,但对一般人而言仍是太过精致微妙而无法察觉。所以只有内心明亮清晰的人才有办法感应到天神。」

「经典中说天神因人类令人反感的恶臭而不喜欢接近人类。这种令人讨厌的恶臭到底是什么?如果真有这种恶臭,为什么你们却常常来拜访我?」

「有高道德标准的人类就不会那么令我们反感,这种人都有会激发我们去尊敬他们的芬芳;所以我们对你的说法从未感到厌烦。那些,会发出令人作恶气味的人,都是些道德沦丧的人,因为他们厌恶道德,即便道德被公认是三界非常好的东西。他们反而喜爱那些高道德标准的人所厌恶的事情。我们一点都不想接近这种人,他们真的令人作呕并臭气四溢。天神其实并不厌恶人类,但只要一接触人类就会经历到这些事情!」

当阿姜曼叙述有关天神或其他种类的神灵时,比丘们都听到入迷了:他们都浑然忘我,也忘了流逝的时间与一天的疲劳。他们希望,也许有一天他们自己也能亲自体验到这些事情;而这份希望也让他们乐于修行。这也是阿姜曼讲述关于他自己或其他人的前世经历时所发生的情况,听众们都很热切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却忘了该超脱苦并取证涅盘。有时候比丘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心」已走偏了,并告诫自己:「嘿,我快要疯了!我竟然没有思惟如何解脱苦,反而却在追逐过往已不复存在的幻影。」这样,他又会重新恢复正念一段时间,但很快又会再度溜走,回到同样的思惟。因此,许多比丘发现实在有必要定期自我反省。

阿姜曼有关天神与其他来访神灵的故事都相当地吸引人。特别是,他提到在鬼道里也有像人间一样的流氓或黑道(恶灵、邪魔厉鬼)。这些心性邪恶并造成混乱的邪灵一样会被逮捕,并关在我们人类称作是「监狱」的一个地方。不同种类的罪犯会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这些牢房都已「鬼」满为患。有男的猛鬼与女的猛鬼,牠们都是非常残忍凶猛一类的厉鬼,而且不分男女。阿姜曼说,从牠们眼中露出的残酷无情便可清楚看出牠们不会响应任何的慈悲或善意。

鬼众就如同人类一般,也住在城市里。大城市里也住着监督管理众鬼的鬼王。有相当多的鬼,秉性很正直善良,因此赢得众鬼及恶鬼们一致的敬重。众鬼都由衷敬畏那些神通广大与法力高强的鬼神,这不仅仅是一种逢迎谄媚,而是自然法则使然。阿姜曼总说邪不胜正,而他在鬼界中的见闻更印证了这件事。有累积善业的众生因他们其他的恶业成熟,仍会投生到鬼道;但,他们善良正直的个性却未曾改变,所以他们在鬼界拥有极大的权柄,这样的鬼甚至能治理一大群的鬼众。这些鬼众的社会并不像人类的社会一样被分类或有种姓阶级制度,牠们反而严格遵循业力法则的权柄。牠们的业力使得牠们不会像人类那样有偏见,牠们的存在本质上是由牠们的业果所掌控 —— 这是不变的原则。因此,我们在世上使用权力的方式,就无法在牠们的世界中适用。阿姜曼曾详细解释过这些事情,但很抱歉我记得的并不多。

阿姜曼是透过禅定以「意生身」[a]去探访众鬼。当鬼众一看见他,就会像人类一样赶紧告诉大家来顶礼他。鬼界的鬼王非常尊敬阿姜曼,并对他有净信。祂带领阿姜曼参观鬼众所居住的各处,包括关着男女恶鬼的「监狱」。鬼王对阿姜曼解释各种不同种类的鬼的生活状况,并指出那些被关的鬼都有敌意,并过分骚扰他人的安宁。牠们依照各自罪刑的严重程度而受到监禁。人类创造出「鬼」这个字眼来称呼牠们,但事实上牠们就如同其他的有情一般,是以牠们天生的条件真实地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

阿姜曼总喜欢在山林中住上一段很长的时间,他在那空帕农府指导比丘一段时间后,开始必须思考他自己的处境。他经常想到自己的禅修,他知道他仍缺少足够的决心来完成在他眼前的最后任务。很明显,只要他继续抗拒这个呼唤并持续教导弟子,他自己个人的努力就一定会被耽误。他说,打从他为了指导在东北部的比丘而从中央平原回来后,他就觉得他的「心」进展得比他独居时还要来得慢。他觉得在达到最后的目标前他不得不再加把劲,这样他就不用再挂念自己的修行进度了。当时,阿姜曼的母亲以优婆夷[1]的身分与他一起生活了六年。他对母亲的挂念使他不方便去任何的地方。于是,他获得了她的同意,便决定送她去乌汶府。然后他与母亲及弟子们离开了那空帕农府,直接穿越了Nong Sung山区,经过Kham Cha-ee走出山区,到达乌汶府的Lerng Nok Tha区那一年,他于乌汶府Amnat Charoen区的Nong Khon村结雨安居。在那里有许多比丘和沙弥与他住在一起,他也很认真指导及训练他们。当他停留在那里的时候,有信心并接受他训练的出家与在家众人数逐渐增加。

某天的深夜,阿姜曼在静坐,他的心入定后便立刻出现了一个影像,影像中许多比丘与沙弥以一种美好、有序且肃穆的方式,恭敬地走在他的身后。然而,有一些比丘却匆匆从他的身旁过去并走在他的前头,一点尊重与自律也没有;其他的人则以毫无纪律的方式拼命找机会超过他。最后,有些比丘竟拿着劈开的竹竿钳住他的胸口,使他几乎无法呼吸。当他见到这些比丘不恭敬的行为 —— 甚至是残暴地折磨他 —— 他更加专注用心去看清未来将发生的事件。随即,他了解到那些恭敬走在他身后的比丘都将是谨言慎行并忠实将他的教导付诸实践的比丘,也是尊敬他并护法的比丘,他们能确保佛法在未来兴盛。他们在未来能维持佛教的传统与修行,使自己对佛法与各地的人都能有用处。他们受到的尊敬与荣耀将遍及整个人间乃至天界,他们会依照世尊的传统教导坚持住佛法的完整性。因此,佛教不会衰落与消失。

而那些没有恭敬心并不经意从他身旁走过去的则是自以为是且狂妄自大的人。他们自认他们的禅修比老师的还要优越,无视于他之前指导他们正确修行的事实。他们对他在佛法上的教导毫无感恩之意,因为他们自认精通一切,也因此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但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整个佛教,包括来接受他们指导的人。他们的心将被这种比丘的错误所毒害,这些人又反过来伤害自己与他人,包括徒子徒孙,而不会发现自己是否走在正道上。

再下一组是那些等待机会想要超越他的比丘们所组成的,这象征着一种恶劣的态度即将展开及并对未来的佛教产生影响。就如同前一组比丘,他们坚持各式各样错误的邪见,对自己与整个佛教都造成伤害。同时,他们对佛教与所有佛教徒的心灵集中都是威胁。因为他们无法正确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佛教将陷入完全毁灭的危险中。

而那些用劈开的竹子夹住阿姜曼胸部的比丘,则是自认见多识广并从而采取行动的比丘。尽管是错误的行为,但他们还是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对还是错。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会造成佛教界以及老师很大的不安。阿姜曼说他很清楚最后一群的比丘有哪些人,而这些人在不久之后就会带给他麻烦。由于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弟子,而且曾得到他的同意与祝福在附近结夏安居,所以他很难过他们会这样做。他们回来的目的是来扰乱他而不是给予他应有的尊重。

几天后,府长与政府官员来到僧团,而这批代表团就是由那一群在他禅境中对他施暴的同一群弟子所陪同。他并没将禅境中所看到的一切告诉这批官员,而只是很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他们集体请求阿姜曼向当地的人民募款,将筹募所得的金额在当地盖一些学校,他们解释这么做可以帮到政府。由于阿姜曼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他们一致决议来找阿姜曼商量,寻求他的协助。他们觉得这项计划如果有他的参与,一定会成功。当阿姜曼一知道他们的目的,便立刻明白这两名比丘是这次麻烦事件的始作俑者。而这起募款事件就代表禅境中对他的攻击。后来,他把那两名比丘给找来,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诫,他告诉他们身为一名禅修的佛教比丘,他的生活之道是根植在自我克制与平静之上。

这段故事之所以会在这里重新提起,主要是为了使读者能了解「心」的神秘性:包括能知道明显的或隐晦的事,以及有关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知识,阿姜曼在很多情况下都证实了他具有这种能力。他为人处事超然客观,想法也从不隐藏任何不可告人的世俗动机。凡他所说过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领悟与体证,而他说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去思惟。他绝不会去愚弄那些容易轻信的人们,或者造成他们的伤害。

这里记录下来的一切都是阿姜曼只跟亲近的核心弟子说过的事 —— 并没有对其他人说过。因此,作者揭露阿姜曼的事件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决定,但我认为这对那些有兴趣的人可提供一些有用的细节。就禅定及超自然神通这两方面来说,在今日的头陀比丘中,阿姜曼的经验在范围上可说是最宽、也最不可思议。有时候,当环境许可时,他会直接明确说明他的神通。但在其他的时候,他只会间接提及并作为一般教学之用。在沙里卡石窟的那一段期间,他曾以他心通读取某个老比丘的心思,就因为那一次的经验,尽管他很热切想要帮助他的弟子们看到他们自己的不正思惟与邪见,但他对于能窥知他人的心思一事,始终抱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当他很直接指出某个比丘的不正思惟或某个比丘的正思惟时,对方可能会因他的直率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他们往往会误解他的慈悲而得不到利益,若是因他的话而恼羞成怒便极可能导致有害的恶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阿姜曼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告诫比丘,他担心犯错的人会在同侪的面前感到尴尬与恐惧。所以他并没有指名道姓,只是给予警告,使对方能自我觉醒。但即使如此,有时犯错的人还是会陷入很严重的沮丧,因为他感到自己在集会中受到了公开的谴责。阿姜曼自己也相当清楚这一点,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变通。

可能有一些读者对于这边所写下的一些事会感到不舒服,我对这一点感到抱歉,但我已正确无误地记录关于阿姜曼自述的每一件事。许多在他指导下的上座,都已确认并详尽叙述了这些经过,也给我们保留下相当多的故事。

一般来说,外界的感官对象对修行的比丘会造成最大的危险。他们乐于在心中颠倒妄想与异性在色、声、香、味、触等身体方面接触的画面。虽然他们不是故意要这么做,但这种倾向早已根深蒂固深植在他们的个性中。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指导,这些都一定是阿姜曼的基本教诫。比丘们当然也会有别的想法或念头,但除非是特别的夸张严重,否则他不太会去管它们。

傍晚的集会显然是最重要的时刻,阿姜曼会要他的听众们保持身心的平静,当他在说法的时候,他不希望有任何事情打扰他们或他自己,以确保他的弟子们都能从闻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有人在当时放逸,心生邪念,就在他沉溺在邪念时,就会给他闪电般霹雳的一击(当头棒喝)。这使得这名胆敢胡思乱想的比丘颤抖不已,并几乎当场昏厥。虽然阿姜曼没有指名道姓,但他把胡思乱想的内容给公开,就足以带给这名犯错的比丘全身的冲击。而其他的比丘也会跟着惶恐不安,因为他们深怕自己一个不注意也同样会沦为妄想下的牺牲品。在他说法的期间,当头棒喝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响起,他的听众都屈服于现场的压力,聚精会神地端坐,保持警觉。有一些比丘竟然在当时入了甚深的禅定,而那些尚未达到这种境界的比丘也害怕妄念纷飞而被喝斥,因而持续保持平静与专注 —— 或者该说阿姜曼就像是一只让他们害怕的老鹰,冷不防随时向下俯冲来抓取他们的头颅。

就因为这个缘故,与阿姜曼住在一起的比丘在集中心念这一点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基础也愈来愈稳固。他们与他住得愈久,内外举止就会与他的互动更和谐。那些与他住上一段相当时间的人,对他活泼的教学方法都心悦诚服。不论在说法期间或平时例行的活动,他们都很有耐心地去了解他所使用的灵活方法。他们不厌烦地观察他,都试着尽可能追赶上他的脚步。他们对「法」的渴望以及各种日常修行的认真,使内心的坚忍每天逐渐增加,直到他们都终于可以独立。

至于那些跟他住在一起却未能证得道果的比丘,通常都是因为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外界的事务上,而忽略了内心的修持。譬如说,当他们心猿意马时,他们会怕阿姜曼严厉的苛责。当他为此而责备他们的时候,他们又会因为太过于害怕以致于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冷静地思惟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既然都已经跟随一位优秀的老师修行还因循苟且,实在是很没有道理的事。他们来到那里,也住在那里,却没有任何的改变,比如说:他们还是用跟以前一样的态度听法,仍陷在跟过去一样的思惟窠臼里,在处理每一件事的时候仍不脱无明习气,以致于阿姜曼根本就没有机会可以开导他们。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就跟他们当初刚来的时候一样,完全没有改变。可肯定的是他们的品德并没有什么改变,而吞噬他们的恶习却仍持续累积,未曾削减。因为他们对这些恶习并未感到厌倦,他们只好跟那些不幸的人一样,找不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对抗恶习并扭转修行的方向。不管他们与阿姜曼住在一起多久,他们仍跟放在一锅美食中的杓子一样,永远不知锅中美食的滋味如何,却只能周而复始从一锅到另一锅。同理,蕴积了无数的邪恶无明将我们抬起并丢进「苦」的锅子里,或是另一个充满折磨的锅子里。毫无疑问的,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根杓子,从这一锅又被丢到另一锅里。我想要精进并调御自己的时候,总是会有耳语跟我低喃,叫我放弃,叫我放逸。我想要追随阿姜曼的足迹,我想要听他教我的法,并以此模式去思惟。但耳语又再度响起,要我循旧习去思惟及生活,它就是不要我作任何的改变。到最后,我们开始信任起无明,直到很快便失去警觉,在处理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因循苟且。因此,我们只剩下因循苟且的自己,对于激励自尊或赢得他人的赞赏这一点,却没有任何的改进或进步。习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极重要的课题,因为它们深植在我们的个性里。如果我们不好好认真调御自己,去观察及质疑每一件事,那么它必将盘根错节而难以拔除。

阿姜曼在干季初的时候与他的母亲一起离开了Nong Khon村。他们在每个村落都停留一、两个晚上,直到他们抵达阿姜曼曾住过的家乡。在那里,他教导母亲以及村民,直到他们都已无疑惑。然后,他才辞别家人,开始往中部平原的方向行脚。

他以头陀比丘特有的那种不疾不徐的方式缓缓地行脚。如果他偶然抵达某一处有充足水源的村落或地方,他就会搭起伞帐,开始平静地禅修,直到他的身心又重新获得了能量,才会再度展开旅程。在当时,因为没有汽车,所以大家都是靠双脚徒步行走。尽管如此,他说他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因为他主要的目的就是禅修,而终日徒步行脚就等于是经行了一整天。他丢下他的弟子独自一人走到曼谷,就像是象王离开了牠的眷属独自到森林里寻找食物一般。他体验到一种身心的释放,犹如将长期以来压迫在胸间的烦恼刺给拔除。他穿越了原野、梯田区,身心轻盈,全神专注在禅修上。沿路上几乎没有可以遮阳的地方,但他毫不理会太阳的灼热。这样的状态让他觉得长途旅行似乎变得更轻松了。他肩上背着钵及伞帐,以及头陀比丘的一些个人必需用品。虽然它们显得有些笨重,但他却一点也不嫌累赘。事实上,由于他卸下了对弟子的挂念而如释重负,反而觉得像是飘在空中一般。他的出离感是全面性的,他的母亲也不再是他的挂念,因为他已尽他所能让母亲达到不动摇的信仰程度。从那时起,他只需为他自己负责。他走路时都思惟着这些事情,一边也提醒自己不能失去正念。

他就以这种方式在没有人潮的路上经行,到了日正当中的午时,天气相当的炎热,他才会在森林边缘找一棵舒适的大树,在树荫底下稍作休息。他就那样平静地坐在那里,在树荫底下禅修。到了下午,天气变得没有那么热,他领悟到一切有为法的固有危险,因此培育一颗清明、觉醒的心,带着沉稳继续向前行。他需要的只是旅途中可以提供他每日托钵、有足够村民的小村落;或者是与村落有适当的距离可方便他落脚及休息的好地方。

在继续出发之前,他曾在某个更适合的地方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阿姜曼曾提过,当他抵达位于北标府(Saraburi)及呵叻府之间的Dong Phaya Yen森林时,他发现了许多树木丛生的山脉,能为「心」带来特殊的喜乐。他为了强化「心」,便有意延长停留在此地的时间,因为长久以来他渴望能再住在这种与世隔离的山林中。他在离开一处好地方之前,都会决定先留在那里禅修一阵子,直到该继续前行的时间已到。他就这样持续穿越这个区域。他描述当地充满着有各种动物出没的森林及山区,他以观看以下的动物为乐:群鹿、野猪、水鹿、飞狐猴、长臂猿、老虎、大象、猴子、麝猫、野鸡、熊、豪猪、树鼩鼱、地鼠及许多其他各种小动物。这些动物出来找食物的时候,如果正好遇到他经过,也都不会表现出害怕的样子。那个时代的森林区并没有任何的村落,就算有住户,数目也相当的稀少,大约只有三到四户,而且彼此间相隔甚远,他们都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这些居民会在阿姜曼经过的山区边缘捕猎野生动物,种植稻米及其他谷类。当地的村民对头陀比丘很虔敬,所以他能够依靠他们而乞得食物。当他住在那里的时候,他的修行很顺利。因为他们从不会去打扰他或浪费他的时间,他也不与人来往并自给自足,所以一路上,身心方面都毫无阻碍,直到他平安抵达曼谷。

[a] 禅定中的心意所化生的身体。

[1] 白衣优婆夷,是指穿着白长袍并严格受持八戒的在家女信徒,也就是现代的佛教八戒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6會員
380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9
当阿姜曼住在Sam Phong的村庄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当时是干季,大约有六十到七十位沙弥与比丘住在那里,但干净的水却不够用。于是比丘与当地的村民开会,决议就既有的井再深掘下去,以取得更多干净、可用的水。当决议达成之后,一个上座便去取得阿姜曼的同意进行工程。阿姜曼听完后, 沉默了片刻,然后以
Thumbnail
2025/09/29
当阿姜曼住在Sam Phong的村庄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当时是干季,大约有六十到七十位沙弥与比丘住在那里,但干净的水却不够用。于是比丘与当地的村民开会,决议就既有的井再深掘下去,以取得更多干净、可用的水。当决议达成之后,一个上座便去取得阿姜曼的同意进行工程。阿姜曼听完后, 沉默了片刻,然后以
Thumbnail
2025/09/29
说完了天人,我现在该写一些来参访阿姜曼的人类访客。身为人类,我自己也在这则事件中;但以下若有任何不吸引人的地方或不当之处,我都愿跟读者致歉。就某方面来说,你们肯定会发现到我有一种无可救药的调皮个性。然而,我觉得有必要忠实记录阿姜曼私下跟弟子们说的一切。我恳求你们的原谅,我收录这则事件是为了让你们
Thumbnail
2025/09/29
说完了天人,我现在该写一些来参访阿姜曼的人类访客。身为人类,我自己也在这则事件中;但以下若有任何不吸引人的地方或不当之处,我都愿跟读者致歉。就某方面来说,你们肯定会发现到我有一种无可救药的调皮个性。然而,我觉得有必要忠实记录阿姜曼私下跟弟子们说的一切。我恳求你们的原谅,我收录这则事件是为了让你们
Thumbnail
2025/09/29
有一次,一位追随阿姜曼很久的弟子回忆说,在他指导下的许多沙弥和比丘(bhikkhu)都能表现出已解脱了无明。虽然大家都住在一起,却没有人有不如法的言行。不管是独自一人,或与他人一起履行比丘的义务,或参与聚会,所有人都是平静与安详。没有听过比丘与阿姜曼讨论禅修问题的那些人,只能从外观去推测他们可能
Thumbnail
2025/09/29
有一次,一位追随阿姜曼很久的弟子回忆说,在他指导下的许多沙弥和比丘(bhikkhu)都能表现出已解脱了无明。虽然大家都住在一起,却没有人有不如法的言行。不管是独自一人,或与他人一起履行比丘的义务,或参与聚会,所有人都是平静与安详。没有听过比丘与阿姜曼讨论禅修问题的那些人,只能从外观去推测他们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好不容易獲得的喘息卻又是另一個事件的開端。   同時他們也為了未來增加自身的能力,慢慢釐清現況。   準備前往 火神"Hephaestus"所統治的國度。   下集   第十五章 啟程
Thumbnail
  好不容易獲得的喘息卻又是另一個事件的開端。   同時他們也為了未來增加自身的能力,慢慢釐清現況。   準備前往 火神"Hephaestus"所統治的國度。   下集   第十五章 啟程
Thumbnail
據說...凡人不能得罪的阿修羅一族,恰巧是〔龍族神獸〕...
Thumbnail
據說...凡人不能得罪的阿修羅一族,恰巧是〔龍族神獸〕...
Thumbnail
羅馬除了希臘天神外,還有掌管太陽和光明的天神傑納斯。神明間的爭執和冷門的八卦消息,將帶您一窺羅馬天神的神祕世界。
Thumbnail
羅馬除了希臘天神外,還有掌管太陽和光明的天神傑納斯。神明間的爭執和冷門的八卦消息,將帶您一窺羅馬天神的神祕世界。
Thumbnail
———》 我不明白,一切都走樣了。 我慢慢地踱步,波泠山還是如許絕美。才一天的時間,很多混亂的謎語一道接一道地擲進原先單純無憂、絲毫不設防的心靈──而所有的重點都繫在他身上,阿爾法特!
Thumbnail
———》 我不明白,一切都走樣了。 我慢慢地踱步,波泠山還是如許絕美。才一天的時間,很多混亂的謎語一道接一道地擲進原先單純無憂、絲毫不設防的心靈──而所有的重點都繫在他身上,阿爾法特!
Thumbnail
『守護神!果然都是罪人——!』隨著牠的慘叫聲,『水神』放聲喊著,奮力地將牠劈成兩半。
Thumbnail
『守護神!果然都是罪人——!』隨著牠的慘叫聲,『水神』放聲喊著,奮力地將牠劈成兩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