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大慶穿著一套深藍色西裝,襯衫與領帶搭配得簡潔低調,卻顯出他一貫的樸實氣質。林玉芳則是灰色套裝外套,裡頭配了粉色襯衫,短裙過膝,整體專業又帶著幾分柔和的女性韻味。
在客戶公司的會議室裡,兩人並肩坐著,投影幕上正顯示專案流程的圖表。大慶以理性的語氣說明:「我們在台灣楊梅的倉儲中心,核心模組已經能夠支援即時存貨查詢,不過測試人力有限,整合馬來西亞供應商的機器人系統時,還有幾個 API 的銜接需要時間。」
玉芳點頭,接著補充:「是的,但從管理面來看,系統的流程已經能完整呈現出貨狀況。我們評估過,這部分可以在三個月之後,交付第一階段驗收。雖然內部有壓力,但我們可以透過分批模組導入,與專業外包的方式,讓進度不至於延宕。」
對方客戶的主管頻頻點頭,並在筆記本上畫圈記錄。
中午,客戶安排他們在附近的定食餐廳用餐。大慶左邊是玉芳,對面與右邊則是坐著客戶團隊其他的軟體開發工程師以及主管,以英語交談。桌上有烤鯖魚、炸豬排、味噌湯與小菜,氣氛比上午輕鬆許多。玉芳微笑著與對方以英文、日語寒暄,偶爾也側過臉與大慶交換眼神,確認彼此在會議上的細節沒有遺漏。
午後的分項討論更為細緻,從人力資源配置、測試模組到最終提交時程,客戶逐一確認。玉芳主導進度與管理層面的說明,大慶則補充技術執行的可行性。最後一輪問答結束時,客戶代表露出滿意的神情,簡單表示:「基本上,我們很放心交給貴公司來處理。」
傍晚時分,客戶團隊特別安排了更隆重的招待。車子把玉芳與大慶送到梅田鬧區,居酒屋「共榮」的木門推開,裡頭已經坐滿熱鬧的客人。玉芳與大慶在安排的位置坐下,兩人並肩而坐,手裡各自拿著清酒杯。她側過頭,輕聲笑道:「今天的會議看來還算順利。」大慶點頭,神情放鬆了些:「嗯,至少客戶的反應不錯,技術細節再多花一點時間,我覺得應該能跟上。」
客戶團隊成員與玉芳、大慶、輪流點菜,木質長桌上很快就擺滿串燒、生魚片、壽司、大阪燒、壽喜燒一道道的美味菜餚,熱氣蒸騰,充滿人情味、再加上人手一杯啤酒,熱氣蒸騰,充滿日本關西的人情味。
***
夜裡,梅田街區的燈火依舊熱鬧。從居酒屋散場回到飯店,林玉芳和陳大慶並沒有立刻各自回房,而是先拐進飯店旁的 Lawson 超商。貨架上的飲料冰櫃燈光明亮,玉芳拿起一瓶爽健美茶,隨手又替大慶拿了瓶綠茶,笑著說:「你不是比較習慣不甜的嗎?」
大慶點點頭,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接過飲料。結帳後,兩人肩並肩走進電梯,沉默片刻,玉芳才開口:「要不要到我房間?明天一早還有現場的連線示範,我們最好再把流程走一遍。」
旅館房間空間不大,除了一張床以外,就是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以及廁所浴室。玉芳脫下外套,放在椅背上,坐到桌前打開筆電。玉芳叫大慶坐在床邊,高度也剛好可以把筆電放在同一張桌上。
她看了看時間,已經晚上九點多了。「雖然台北那邊現在應該快八點半,但我想他們應該還在。」玉芳說著,點下通話軟體,撥給台北的專案群組。
很快,螢幕亮起,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臉孔出現在鏡頭裡,身後是燈火通明的辦公室。有人還拿著速食晚餐盒,有人正在翻著程式碼的紙本列印稿,眼神卻都緊盯著鏡頭。
「林經理、陳組長,辛苦了。」台北的測試主管先開口,語氣裡帶著一點亢奮,似乎對於與日本客戶的進展很在意。
玉芳微笑著回應:「辛苦你們才對。今天會議順利,客戶大致滿意。但明天的現場示範很關鍵,我們得確認模組連線沒問題。」
大慶往前傾,補充道:「特別是倉儲系統和馬來西亞機器人 API 的整合,我想今晚最好再跑一次壓力測試。如果有問題,立刻記錄,我們早上連線時好有備案。」
螢幕另一端的同仁點頭,迅速開始操作。鍵盤聲和討論聲從筆電的喇叭傳來,帶著深夜裡特有的專注與急迫。
玉芳側過臉,眼角餘光看著大慶。他神情專注,眉頭微皺,語氣卻冷靜清晰。那一刻,她突然意識到,大慶在團隊裡,是能讓她安心的存在。
***
與台北團隊的遠端會議結束前,玉芳跟大家交代注意事項,逐一確認細節,最後才結束會議。
電腦螢幕黑下來,房間頓時安靜下來,只有冷氣低沉的聲音。玉芳喝了一口爽健美茶,轉頭看向大慶。
「大慶,」她忽然開口,語氣平穩卻帶著探詢,「你那篇〈專案之外〉,是在寫我吧?」
大慶一愣,手還停在滑鼠上,抬頭看她。
「妳怎麼知道?」
「你在文章裡寫,美美往前傾著身子看電腦螢幕的樣子,胸口的衣領滑下去,那段…」玉芳停頓了一下,眼神微微閃爍,「那天我就站在你桌邊,拿著一堆Bug List,叫你逐條解釋。你把場景寫得一模一樣。」
大慶有點坐立難安,嘴唇動了動,最後勉強笑了一下:「只是…寫著玩,沒想到會被妳看出來。」
玉芳放下茶瓶,靠在椅背上,目光沒有閃開,反而定定看著他:「大慶,所以你是真的看到了? 你的小說有寫,阿哲從鬆開的肉色胸罩,看到了成熟女人深褐色的山頂?」
房間氣氛沉重下來。大慶吸了一口氣,像是想把自己壓抑的東西慢慢吐出來:「學姊,妳知道的,我這些年都在做專案,常常加班、常常熬夜。很多時候,腦子裡就剩工作…還有那些跟妳的互動。妳在辦公室時很專注,可是有些舉動,不知道妳自己注意到沒有…對我來說卻很強烈。」
玉芳與大慶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前後差了三年,玉芳是圖書館系,大慶是資訊管理系。彼此在大學並不認識,是大慶幾年前跳槽來這間新創公司之後才知道。大慶在公司裡,大多跟其他同事一樣,稱呼玉芳為「林經理」或「玉芳姊」。只有在拜託玉芳幫忙,或是跟玉芳意見不同需要緩和氣氛的時候,才叫玉芳「學姊」。
玉芳沉默,指尖輕敲著桌面。她並沒有立刻表情嚴厲,而是有點複雜的神情。
「所以,你看到了?」她低聲問。
大慶搖了搖頭,說:「學姊,那是我自己亂寫加上的劇情。我有看到你的內衣,可是沒有看到更多了。可是不是要冒犯妳,我只是…寫著宣洩一下,算是一種…幻想。」
玉芳沒有馬上回答,只是拿起茶瓶喝了一口。
「好吧! 今晚早點休息。明天示範遠端系統,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
第二天上午,玉芳和大慶一早就來到大阪的會議室。長桌另一端,坐著五六位日方客戶,正中央是專案負責的課長佐藤,身旁還有技術顧問與年輕工程師。投影幕同時連線四方畫面:台北研發部、楊梅倉儲、新山機器人供應商。
玉芳坐在桌首,神情專注,微笑著對客戶說:「今天我們將完整示範整合平台的運作。各位可以同時看到楊梅倉庫的即時狀況,以及新山供應商的機器人操作。我們的雲端系統會自動同步數據,讓大阪這邊能即時掌握出貨流程。」
「好的,」佐藤課長語氣嚴肅,眼神銳利,「我們想看到的是貨品入庫、指令下達,以及機器人搬運的實際狀況。尤其是當訂單被修改時,系統能否即時更新。」
「沒問題,」玉芳答應,隨即轉頭對大慶低聲提醒,「你跟台北確認一下。」
大慶立刻透過耳機下指令:「台北,請啟動第一筆訂單,小型電風扇二十箱。」
螢幕上,台北研發經理點頭操作。接著楊梅倉儲的畫面顯示:倉管人員確認訂單,機器人啟動,滑行至指定貨架。
「各位可以看到,這裡是楊梅倉庫,」玉芳指著螢幕,「機器人正自動前往貨架定位。」
「嗯,速度不錯。」佐藤課長低聲和同事交換眼神。
就在此時,新山的畫面突然黑掉,螢幕上出現「連線中斷」。
玉芳心頭一緊,臉上卻維持鎮定的笑容,立刻補充說:「各位請看這邊,楊梅倉庫正在掃描條碼,數據已經即時同步到台北平台。」她一邊講解,一邊迅速掃了大慶一眼。
大慶壓低聲音急促地說:「新山掉線,我馬上聯絡。楊梅,切換備用網路,保持同步!」
「收到,十秒內恢復!」耳機裡傳來楊梅工程師的聲音。
另一端,新山供應商傳來急切的英文:「We lost VPN connection. Trying to reconnect. Please give us one minute.」
「快,客戶在看。」大慶壓低聲音催促。
客戶席間有人小聲議論:「剛剛畫面怎麼不見了?」
佐藤課長眉頭一皺:「機器人畫面呢?我們必須確定供應商端能穩定。」
「剛才只是畫面轉換延遲,」玉芳立刻插話,語氣溫和卻鎮定,「各位先看楊梅倉庫,貨物入庫的流程並沒有受到影響。」
她同時伸手在桌下輕輕碰了大慶的手臂,像是催促。
大慶手指飛快地敲打鍵盤,「新山,現在怎麼樣?」
「VPN恢復了,影像上來了!」
瞬間,螢幕重新亮起,新山的機器人畫面恢復,正將貨箱搬往出貨區。
「穩住了。」大慶吐了一口氣。
玉芳馬上補上:「各位剛才也看到,即使遠端連線短暫異常,我們的備援機制仍能保持作業不中斷。現在新山也恢復正常,請看,機器人正搬運貨物到指定區域。」
「嗯,不錯。」佐藤課長點頭,神色稍稍放鬆,「能即時恢復,這很重要。」
另一位技術顧問卻緊接著追問:「那如果同時有大量訂單湧入呢?平台能撐得住嗎?」
玉芳臉上維持笑容,手中卻緊緊握著原子筆。「這正是我們下一個要展示的場景。請台北團隊啟動壓力測試。」
會議室裡的氣氛仍然緊繃,大慶背後早已滲出冷汗,他一邊監控螢幕,一邊暗暗慶幸楊梅反應夠快。玉芳則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似的,沉穩地把全場情勢收攏在掌控之中。
***
「台北,請啟動壓力測試,」大慶對著耳麥低聲下令。
螢幕上,台北工程師點頭,隨即輸入指令。數秒之後,系統畫面跳動,顯示同時湧入二十筆訂單:電扇、電水壺、與小家電。
「各位可以看到,訂單量在短時間內激增,」玉芳舉著雷射筆,語氣沉穩,「我們平台會自動分流,楊梅倉庫即時接收,並同步指派新山的機器人進行調度。」
果然,楊梅畫面裡兩台機器人同時啟動,快速滑行到不同貨架。而新山的機器人則搬起貨箱,與另一台並行作業。
「速度還算流暢,」一位日本年輕工程師點點頭,隨即皺眉,「可是如果是百筆呢?甚至千筆?你們的平台延遲會不會超過三十秒?」
玉芳微笑,「您問得很好。這部分我們有模擬數據。」她回頭望向大慶,眼神帶著一點詢問。
大慶立刻在筆電上調出模擬報表,投影到螢幕,「根據壓力測試,我們同時承載五百筆訂單時,平均延遲不超過十八秒;到了一千筆,會接近二十八秒,仍在可接受範圍。」
「嗯……」佐藤課長雙手交握,半信半疑,「那如果在那個延遲期間,客戶要求取消或修改訂單呢?」
會議室氣氛再次繃緊。
「台北,」玉芳迅速下指令,「請修改剛剛的第三筆訂單,把電水壺的數量減掉一半。」
畫面上,台北工程師立刻操作。不到十秒,楊梅倉庫的螢幕閃爍,倉管人員收到更新指令,原先正在搬運的機器人停下,改將一半貨箱退回。
「這就是我們的即時修正機制。」玉芳面帶笑容,語速卻快了一點,「訂單一旦修改,無論在哪個節點,雲端平台都會立即傳達,並重新分配任務。」
佐藤課長沉默片刻,終於點頭,「なるほど……這樣的話,確實比我們目前的系統靈活得多。」
玉芳聽見這句,心底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卻仍維持鎮定的微笑,「當然,我們知道實際導入後,現場會有更多挑戰。所以我們設計了雙層備援與人工介入機制,確保再極端的情況,也能保障流程不中斷。」
會議室裡的空氣慢慢鬆動下來。大慶抬手擦了擦額頭,整個人幾乎癱進椅背。他知道,如果不是楊梅和新山的反應快,這場示範早就翻車。
「今天的展示,讓我們看到了潛力,」佐藤課長收起資料夾,面帶一絲嚴肅的笑容,「但還需要更完整的測試數據與三年的維護計畫。我們會再內部討論。」
「好的,我們會整理報告,三天內交給各位。」玉芳鞠躬,聲音清亮而堅定。
走出會議室時,大慶低聲對她說:「剛剛那一段,真的驚險。」
玉芳輕輕笑了笑,「驚險是常態,能不能把局面穩住,才是我們的價值。」
她的語氣雖然雲淡風輕,但大慶看得出,她手裡的文件夾邊角,已經被捏出一條明顯的摺痕。
***
午餐過後,玉芳與大慶再次回到會議桌。桌上擺著剛剛用過的茶具,會議氣氛已不若上午緊張,但仍帶著一種務實的專注。
玉芳翻開筆記本,逐條確認:「第一,正式導入前要提交三份文件:壓力測試完整報告、風險應對計畫,以及三年維護人力配置表。第二,需在下個月十五號以前,給貴公司一份完整的時程甘特圖與交付里程碑。第三,針對與馬來西亞供應商的協作,我們要額外再提供一份通訊協議與緊急處理機制的白皮書。這樣是否完整?」
佐藤課長低頭檢查會議紀錄,然後抬眼看向她,嘴角浮出一絲滿意的笑意,「はい。林経理,非常清楚。我們沒有其他補充。」
「那麼,」玉芳側身看了大慶一眼,語氣堅定,「系統端的部分就由研發組來補足細節。陳組長,這部分我會請你負責。」
大慶點頭,「沒問題。我會跟台北團隊確認,並在期限前完成。」
「很好,」佐藤課長闔上資料夾,乾脆俐落地站起身,「今天的會議到這裡為止吧。我們對這次的示範很滿意,雖然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合作方向。」
現場一陣鞠躬與握手。雙方的工程師也紛紛起立,交換名片,交換簡短的寒暄。
玉芳心裡暗暗鬆了口氣──能讓客戶在下午三點就提前結束,這是罕見的情況。她知道,這代表第一關已經跨過去了。
走出會議室時,陽光正從玻璃帷幕灑進來,映得地面一片明亮。玉芳看著大慶,壓低聲音笑著說:「看來今晚可以少想一點壓力了。」
大慶揉了揉肩膀,露出帶點疲憊的笑容,「至少今天算是及格吧。」
***
會議結束後,陽光還高掛在大阪的秋天空裡。玉芳看了看錶,笑著對大慶說:「陳組長,還不到四點,要不要在梅田附近走走?工作告一段落,也該放鬆一下吧。」
大慶愣了一下,隨即點頭,「林經理的提議不錯。我也聽說這裡有不少地方值得看看。」
於是兩人走出御堂筋線梅田站的人潮,沿著地下街往阪急百貨方向穿過,西裝革履的人群與觀光客交錯。
「這裡啊,」玉芳指著不遠處高聳的建築,「是梅田藍天大廈。聽說上面有空中庭園,可以看到整個大阪。」
大慶抬頭望去,透明電梯直衝天際,他輕輕吸了一口氣,「要是今天風不大,也許可以上去看夜景。」
兩人邊走邊聊,最後在阪急三番街旁的一間咖啡館坐下。落地窗外,是川流不息的行人。玉芳點了抹茶拿鐵,大慶則要了黑咖啡。
「其實,」玉芳拿著杯子,語氣輕鬆下來,「每次出差,行程都排得很滿,難得像今天這樣,有時間慢慢看看。」
大慶笑著攪拌咖啡,「說不定這就是合作的好處──有人一起分擔壓力,也有人一起偷閒。」
玉芳抿了一口抹茶拿鐵,心裡卻微微一動。這樣的對話,像是從工作延伸出來的一點私密空間,她感覺自己比平常更放鬆,也更靠近了眼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