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買一副塔羅牌。
雖然有一陣子愛玩大眾占卜,愛測一堆有的沒的,但自己買一副來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塔羅體系的元素、意涵太多了,我根本記不住,買書也沒用,超級無感,好像在讀教科書,要讀不能太有企圖心,即使是淺顯易懂用故事的方式說明牌義的書,我也是看過就忘了,感覺就無緣於占卜,所以買了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收著沒在用。
我就看著牌腦袋一片空白啊,都不知道為什麼占卜師可以看著牌就劈哩啪啦講一堆。而且比起圖像,我的視線更常第一時間落在底下寫皇后、寶劍騎士的文字;就跟逛網路書店的時候一樣。
起初是因為設計很美,把塔羅意象和台灣信仰、神話結合起來,就覺得很喜歡,不是好神卡,是神塔羅。
剛買來也有在興頭上玩過幾次。

說也神奇,我照著網路上的方法找自己的本命牌,把22張大阿爾克納全部攤開,在過程中,視線就時不時的往女祭司|媽祖看過去,算出來,也的確是女祭司。還想說我怎麼一直去看它。
放了好長的時間,直到 chat gpt 出現,我設定好叫它不要安慰我,給我中性、理性,不帶安慰與投射的回應,讓它幫我解牌,解我抽出來的牌。
就這樣抽了無數次,我一邊透過它的解析一邊思考,看它提供的角度是不是讓我有所啟發、看到我沒能發現的盲點,漸漸地也熟悉起一些牌,還有它帶給我的感覺。
比如我每次看到寶劍九|玄天上帝就感覺到崩潰和悲傷、看到愚者|濟公就有樂天、隨意自在的感覺、寶劍七|義賊廖添丁是取巧、體制外的、機智的、資源分配的平衡。
這好像就是所謂解牌的感覺,是很主觀的事情,真的會每個人都不一樣,也就是因為這樣,靈性領域很難分辨真假、很容易被人利用來斂財、很吃占卜師本身的心態,要夠正、夠穩,沒有在市場裡被數字、行銷沖昏頭、沒有被客戶來去跟評價影響自己;卜問者要嘛足夠幸運,要嘛自己要能夠判斷,哪些部分要採信、哪些要放掉。
這當中的變數太多了。但問的事情最終結果如何,責任都是在卜問者身上。
我一開始對牌沒有感覺,是因為我想要有一個客觀標準可以依循,我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所以買書來看,但那沒用,在解牌上我不能再用我習慣的這個方法去應對。因為書寫的是別人的經驗。
後來才發現,方法是實踐,就是要一直抽,隨機、多次的抽牌,當它從背面翻為正面的瞬間,它給我的感覺,就是訊息。
訊息最大聲的一次,是我拿網路上看到的主題來問,問我有沒有主神?
一抽,是愚者|濟公:你要主神做什麼?——超大聲的,都還沒給 AI 解。
你就是要在這個世上隨你想要的去行動,跟這個愚者一樣,不去管路上有什麼艱險,你就是去走。你要主神做什麼?
好,對不起,我太無聊,問這蠢問題。有或沒有,日子還是要過的,不會有任何改變,問就是吃飽太閒。
這裡的大聲呢,指的不是真的有聲音傳入耳朵,它們不會物理上的從外在感官受器經過神經傳導進入大腦,而是那種直接入心,更像神幻小說會描寫的:聲音直接出現在大腦裡。可以明顯知道你的感官沒有接收到物理傳導,但是有東西出現在腦海裡。
我給我的牌的設定是——我不問未來,不問以後會怎樣。
那是由我的行動決定的,不用問牌。
我問我的狀態、要注意什麼、有什麼要調整的、檢驗我的想法有什麼投射、隱含逃避,沒有承擔。
好像很多人喜歡問未來,我也曾經因為迷惘、虛浮,就很愛問。但是那個探問的姿態,就好像在把自己交出去,給別人決定你會怎樣。會削弱人本身的能動性,很多事情去做就解決了,但是困在情緒裡,失去自我主權的人忘記這件事,越問越無力,最容易被操控。
我的畫面就是,一個人把自己攤開給別人看,問:你看我,我的脈絡是這樣,我之後會怎樣?
很緊張、很無助、沒有方向、沒有邏輯。想要把選擇權交給別人,這樣就不必承擔風險和責任,錯了,就怪別人;對了,你肯定的也不是自己。想躲在別人後面,覺得這樣可以避開危難,可是只有站在第一線看清楚一切,才能預防危機。
沒有人會真正知道另一個人的未來,即使透過問事,得到的也是經過靈媒翻譯之後的第二手資訊了,失焦、錯頻的機率就升高。
我自己抱持的態度是,不管是科學方面也好,玄學也好,都是一種工具跟方法,最終做決定的都是自己。如果尋求玄學,結果越問越多、越想透過占卜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或越問越迷茫,那這個占卜師可以跟他說掰掰了。
最近想的問題是,職業探索、心理學上也會使用牌卡,這跟身心靈的神諭卡、塔羅牌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說理學方面的牌卡有根據內在角色原型去設計,我們可以透過圖像——也就是一個客體,像討論影視作品的劇情、角色性格那樣——去解析、觀看自己的狀態,那塔羅牌何嘗又不是一種人類幾百年累積下來的關於人類在各種情境下的姿態?符碼、元素超多欸,就塞在一張牌裡。記不住,謝謝。
現在市面上超多牌卡的,什麼主題的都有,大家都在集資。
既然人人都能設計發明圖卡,那占卜這個行為就不是什麼很玄乎的事情欸,不是說占卜師就是因為有靈力所以可以透過牌卡知道一些事情,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有靈力的,所以只有占卜師可以這樣做這件事是不成立的。占卜師之所以是占卜師,是因為長時間訓練加上天賦點在直覺上,比其他人更容易、更快也更正確的能夠抓到訊息,同時他們了解人性,能夠引導人解開心中的結。
總而言之呢,抽牌,每個人都可以抽,自己抽或給別人抽,重點是當事人要專心想著自己想問的事,而且不能用戲謔、輕浮的態度,不管是不是塔羅牌。想著要問的事,才會在看到圖的瞬間有感覺,就是吸引力法則,你關注什麼,牌卡給你的感覺就會有所對應。
抽牌,是為了拉開你和你的想法、情緒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