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學習投資的前幾年,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因擔憂與市場看法的不同,而提早做了認賠來停損。
持續學習投資後,發現自己確實能力有限,因此打定主意,專精在基本面的研究上,用財報數據來預估,一家公司未來的獲利成長性跟股利多寡,能每年不虧損本金,賺取合理的報酬,並讓資產穩穩的長大,已心滿意足。
印象中大概是花了8年吧,才感覺到我的投資理論,真正的定型跟完整,這個時間都可以讀兩次大學了,如果沒有足夠的興趣跟熱情支撐,誰會想投入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的興趣。
然後也能體會為什麼有人說,投資的路上是孤獨的,因為並不會有人能理解你的想法,也很難找人討論深入的問題,大家的習慣跟喜好也不同,我想每個厲害的投資人,應該都是看起來相似,卻又極其獨立的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