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的套利邏輯
▋投資報酬不是直線
答案是 非常不建議,特別是資本小的大眾,因為有幾個盲點。
第一,股票市場的報酬並非一條直線向上的累積方式,而是伴隨價格波動與風險溢酬的所有權投資。長期雖然正向,但短期完全混沌難測,也無法預測金融風暴、疫情等黑天鵝事件。
不論台灣或美國的股票,雖有複利累積的特性,但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出現過報酬極低的年份,也出現過井噴式的豐收年份。年報酬可能是 -3%、-4%、2%、12%、-5% 等,完全不是線性的。大盤指數也只能在非常長期中,才因人類文明與生產力提升而帶來報酬。
▋槓桿帶來的危險
在借款的短期下,走勢幾乎無法預測。當我們借款或買進帶槓桿的標的(如正二、正三、反二、反三),對大眾而言,本質上就是賭博。如果遇到連續幾年的熊市,就算後來反轉,在資金斷鏈或信用破產之前,多數人早已被市場淘汰。
股市不是永遠牛市,也不是永遠熊市,而是高低交錯中往上移動。若抱持「牛市永久」的假設去借款開槓桿,本質上就是高度危險,甚至註定失敗。
▋自有資金與借款的差別
用自有資金投資的人,可以控制開銷,降低交易成本,在景氣低迷時像水庫一樣儲積能量,單純持有並等待。但一旦用到借款,只要碰到逆境,反而最容易被擊倒。
▋借貸條件的不平等
大公司與具備高社經地位的人,在借貸時往往享有有限責任與更好的條件;但一般工薪階級條件更差。當資金斷鏈時,銀行不會借,反而可能逼人走向民間高利貸。表面上是 2% 的利率,還不出來就可能變成 20%,甚至遭遇詐騙,對家庭與人生都是毀滅性打擊。
▋總結
借貸抵押來投資股票,對大眾而言,並不是無風險套利。他與金融機構的匯率套利、或企業融資投資本質完全不同。這其實是把自己的人生放上賭桌,與不可控的風險和巨大資本對賭,本質是不智且危險的,謹以此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