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別人的錢,誰還會用自己的錢!
貸款≒用別人的錢≒能負擔的負債≒槓桿
當今房市熱絡,不管是「成屋」與「預售屋」市場都可說是「資金」、「貸款寬鬆」及「供不應求」造成的,購屋者因為「現在不買就買不到、或以後買不起了」而恐慌急著出手,並且在通膨預期、物價節節上漲與股市漲至24,000點的背景下,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強烈,種種因素促成了搶房熱潮、房價上漲及許多「怪象」。
尚未看過超負荷的「高房價」原因剖析(上),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本篇章以分享說明「貸款」為主,未來有機會再聊聊「資金」)
在臺灣,升息步調相對緩和,長期來說處於相對低利的融資環境,許多人因此「用別人的錢」購屋。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和「提高人們購房的能力」,政府往往會「放寬金融管制」或「給予補貼」,銀行也就「相應配合」提供「寬鬆的貸款條件」,包括「放寬貸款審核標準」、「高貸款成數」、「寬限期」、「低利率」和「長還款期限」等。
「高貸款成數」和「寬限期」使得購屋者更容易獲得貸款,而「低利率」和「長還款期限」則有助於減輕每月還款壓力,提高購屋的可負擔性,大量的「貸款」資金源源不絕地注入房市內,進而推升房價。房價的上升進一步刺激了更多人借款購房,形成了一個循環反復的現象。
(有沒有覺得以上文字描述像是近期火熱的「新青安房貸」!?「新青安房貸」就是一種「貸款寬鬆」,「新青安房貸」全名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是政府為支援無自有住宅家庭的青年購置自己的「自住」房屋,開辦的購屋優惠貸款政策。包括提高貸款額度、政府利息補貼、延長貸款年限、延長寬限期。)
(買房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不是等房價跌,而是政府及銀行對你友善的時候趕快買房!!能用別人的錢等於賺錢的時代到了!!)
🌾貸款不是「負債」嗎?那又怎樣!!
有一群人視「負債」為洪水猛獸,一輩子小心翼翼的賺錢、花錢,從來不借錢,也不允許自己有無謂的「負債」,等到自己能夠全款買得起的時候才出手;而另一群人為了達成買房目標,積極尋找所需的資源,透過「貸款」實現了買房的目標。
那些視「負債」為洪水猛獸的人,可能永遠不敢邁出那一步,也可能永遠買不到房。而透過「貸款」買房的人,把銀行當作是一個可以借錢、滾錢的場所,而不只是一個單純存錢的地方,不僅早已開始享受房子的「使用價值-居住」,也可能透過房產的「買賣價差」賺取可觀的資本收益。
「負債」還能抵禦「通膨」
「負債」能抗「通膨」?可以「用別人的錢」、「貸款」抗「通膨」?對!!
「通膨」是什麼?最近大家應該都能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以前一顆茶葉蛋5塊錢,現在一顆要13塊,或是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但便當裡的飯菜量變少了,這就是「通膨」。「通膨」指整體價格或物價水準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當整體物價水準上漲,人們的購買力就會減少。
經過上面淺顯易懂的解說,大家應該會有感:「錢越來越薄!」及知道了貨幣購買力會被「通膨」吃掉。以每年平均3%的通膨率為例,今年存入銀行的100萬元,明年實際的購買力就只剩下97萬元(儘管戶頭上的金額仍顯示100萬元)。同理,「負債」的實際價值也會因通膨而下降,原本需要償還的100萬元的貸款在通膨後的實際負擔相當於97萬元。這意味著,通貨膨脹不僅讓物價上漲,也減少了我們手中的錢和銀行裡的錢的實際價值。
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在銀行有「貸款」的人反而從中受益,因為「負債」的實質價值下降。舉例說明,假設未來10年的平均通膨率是3%,我們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購買或投資一項每年增值3%的保值的商品,10年後這項商品的價格會增至1,344萬元,而我們只需償還「貸款」1,000萬元,數字上多賺了344萬元。
你說還要付利息啊,沒錯,若這10年的銀行貸款利率是2%,假設這10年我們都只還利息不還本金,最後一個月才連同本金一起清還,那麼10年後總共需還給銀行的貸款本金加利息是1,200萬,借款成本是200萬元,帳面上,我們還多賺了144萬元,換句話說,是銀行因為通貨膨脹損失了144萬元。
因此,通過貸款,可以將通貨膨脹的不利因素轉嫁給銀行。由於錢會隨時間貶值,從銀行借貸愈多的人愈能受益。
(以上數字僅為舉例說明,旨在便於理解。)
🌾「槓桿雖美好,反轉不得了」
當我們向銀行貸款購買房屋時,就像是銀行出60~80%的錢,而買方只出20~40%的錢就能取得房屋所有權。換句話說,就是用最小的資金量(自備款),藉著銀行低利率貸款的支點,購買價值更高的資產(房地產)。簡而言之,用銀行貸款買房,就是運用「槓桿」的方式來實現買房目標。
「槓桿」除了可以讓人提早買到理想的房子外,對大部分領固定薪資或無親友金援的人來說,不利用貸款「槓桿」幫助,可能很難買得起房。「槓桿」還是投資房地產的報酬率驚人的主因。從財務、金融的角度來看,臺灣的房地產其實是一種「最長時間兼最低成本(低房貸利率)的槓桿投資」。
【房地產投資報酬率=漲幅X槓桿率】
舉例來說,如果房價從1,000萬上漲了 20 %,即漲了200 萬。若採用全現金支付,不貸款「槓桿」,則房地產投資報酬率為:20 % X 1倍槓桿率= 20 %。然而,如果是只付2成的自備款,其餘用貸款買房,即相當於開了5倍「槓桿」,使用了「槓桿」之後,則房地產投資報酬率為:20 % X 5倍槓桿率= 100 %。
近期房價漲幅驚人且明顯,利用貸款「槓桿」買房的投資報酬率普遍都相當可觀。「在臺灣哪裡能找到投資報酬率100%的投資?」正是這種對房價上漲的強烈預期及投報率高,促成了搶房熱潮、房價上漲及諸多「怪象」。
(以上數字僅為舉例說明,旨在便於理解。)
從以上說明可知「槓桿」並非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毒藥,而是該熟悉的操作工具。適度的「槓桿」對投資人有好處,但是過度使用「槓桿」可能會導致災禍。換句話說,「槓桿」就是一把雙面刃,在房價上升軌道中能放大投資收益,但在下跌過程中也會放大損失,帶來致命的打擊。
當前臺灣房市紅火,市場一片樂觀,甚至出現了不少房市怪象及亂象。對未來房價的「過度樂觀」預期,加上「過度投機」和「貸款寬鬆」,大量資金湧入房市,導致房價不斷飆升。這種情況與全球歷史上幾次房市泡沫破裂前的情景極為相似,為此,分享「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和「美國次貸危機」的事件,希望這些歷史事件能帶給我們寶貴的啟發。
「日本房市泡沫破裂」
二次大戰後,日本經濟逐漸復甦。1960年代至1980年代,日本經濟每年高速成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及世界第二強國,外匯存底超過4,000億美元,占全球的50%。
1985年起,日圓快速升值,每年增值超過5%,吸引國際熱錢湧入股市和房市,加速泡沫增長。為刺激內需,1986年起,日本政府連續5次降息,促使股價和房價大幅上升(1990年,日本主要6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上漲了約90%,普通的日本人根本買不起自己的住房。)
隨著股市和房市的快速上漲,通膨壓力增加,日本央行自1989年起轉為緊縮政策,將利率從2.5%快速提升至6%。政府亦限制房地產貸款增長速度,導致金融機構房貸放緩(從1987年的36.6%下降到1988年的10.2%,到了1991年,日本的商業銀行幾乎停止了房地產的貸款。)。
這些政策導致1990年1月12日日本股市暴跌70%,公司破產導致大量的不動產湧入市場,房市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房價從1991年Q1後迅速下跌。此外,隨著日圓匯率套利的空間愈來愈小,國際熱錢竄逃,導致房價一去不復返。
1991年房市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20年」,住宅價格從1991年跌至2009年,共跌超過45%。2010年房價才止跌回暖,但距當初高點仍有很大距離。
「美國次貸危機」
1990年代,美國房市持續樂觀,許多人相信房價只會上漲,甚至買不起房的人也借錢購房。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後,聯準會為了救市,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從2000年的6.5%降至2003年的1%。低利率推動房價迅速上升,美國10大城市的房價在十年間上漲近三倍,抵押貸款規模達到25,200億美元。
市場對房市充滿信心,加上貸款政策寬鬆,有些貸款機構甚至不檢查申請人的身份資格,導致信用紀錄不佳或無信用紀錄的人也能借錢買房。
(在美國除了跟銀行貸款外,還可以跟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簡稱次貸公司)貸款,例如有名的房利美跟房地美。這些次貸公司從銀行或金融機構那邊購買房貸債權,把這些貸款證券化,然後再賣給投資銀行或投資人以獲得資金,這就是所謂的MBS(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這類型的金融商品經過層層包裝,一般人都難以理解,再加上當時的評級機構造假,給予這樣的金融商品非常安全的評級,誤導投資人,讓許多投資人爭相購買,埋下了之後危機發生的種子。)
2004年6月起,美聯儲開始連續升息,在兩年內進行了17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至2006年的5.25%。隨著房市供過於求,房價於2007年1月開始下跌。房價下跌加上貸款利率上升,導致許多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次貸公司因債務違約而申請破產。2007-2008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全球股市普遍腰斬,金融業受損嚴重。
從根源上看,「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和「美國次貸危機」都是「貸款寬鬆」導致的,低利率、高槓桿,市場上到處都是錢,所有的錢都流向了房地產,房價飛漲,到最後泡沫破滅,資不抵債,遍地「負」翁。
🌾「槓桿開到滿」但「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雖然房市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不高,但危機往往在大家忽視時逐漸醞釀,直到最終爆發。購屋族可以樂觀地看待長期的市場走勢,同時也必須謹慎評估未來可能的風險。
當前政府對於房市槓桿風險的管控,是不會冒著風險突然緊縮的,而是逐步收緊。例如,去年買房你可以借100萬,今年只能借80萬,明年慢慢縮到60萬,一步步把銀行跟購屋者的債務槓桿往下降。此外,在臺灣,升息的步調相對緩和,不會出現劇烈的升息,加上銀行的審核嚴格,要出現如「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和「美國次貸危機」的情況極不可能。
尚未看過既希望「房市泡沫持續變大」,也期待「房市泡沫破裂」,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然而,強烈建議在使用槓桿時,務必「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槓桿投資最重要的是現金流,現金流能夠保持穩定,你才能有能力承擔負債。如果連下個月的貸款都無法支付,那麼你應該考慮「降低槓桿」或者「不使用槓桿」,因為這意味著你的槓桿已經超出了你能承受的範圍。此外,如果只有在寬限期內才能支付房貸,那這間房子可能真的不適合你,「墊腳尖硬上車」,最終可能會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