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至 11 月,設計人不容錯過的「2025 南國設計沙龍」在屏東悄悄登場,屏東縣政府邀請 10 位臺灣優秀設計師,從視覺設計、包裝設計、產品設計到體驗設計等,一一來到屏東,分享他們在設計界的珍貴實戰經驗與心法。
身為一位商品設計系畢業、從事平面設計相關工作、剛好又身在屏東我來說,這場盛會簡直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尤其這麼好康的活動,每場講座皆為免費報名,當然是每場都要報名啦!
「2025 南國設計沙龍」開場至今已完成 5 場講座,這篇文章就讓我來小小的紀錄一下這 5 場講座的重點,讓沒機會來聽的人也能略知一二!另外還有 5 場講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報名。2025 南國設計沙龍 講師卡司
♦ 09.05 方序中|究方社 創意總監
♦ 09.12 方智弘|方自設計 創辦人
♦ 09.19 馮 宇|IF OFFICE 創辦人
♦ 09.26 陳慕溪|設計師、影像導演
♦ 10.03 吳孝儒| 無氏製作 創辦人
♦ 10.17 蔡孟仰|ADC STUDIO、 Tools to Liveby / 禮拜文房具 主理人
♦ 10.31 聶永真 |永真急制 負責人
♦ 11.07 黃國瑜| Transform Design 創辦人
♦ 11.14 許博軒| PHDC branding consultancy 設計顧問
♦ 11.21 胡忻儀| 均勻製作 總監

2025 南國設計沙龍主視覺
開幕場:三金典禮視覺總監——方序中
赫赫有名的設計師方序中,老家住在屏東東港,一個鮮為人知的眷村裡。也許是因為都有屏東人的背景,總覺得很敬佩方序中老師。
設計領域橫跨音樂、電影、戲劇、企業品牌及典禮視覺統籌的方序中老師,不只為宮崎駿電影設計臺灣限定版的特典海報,與藝術家董十行聯手重新設計《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魔法公主》、《風之谷》、《紅豬》等多部知名作品的海報,也為 2019 臺灣設計展在屏東「超級南」設計主視覺,更為 2025 年「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設計超可愛的臺灣原創角色「a-We」,成功博得眾人的注意力。
如此擅於應用材質變化、印刷技巧,設計中充滿巧思與創意的方序中老師,在講座中分享了他在設計之前,一定會做的三個自我提問。
1. 我是誰
2. 我想傳達什麼
3. 我想獲得什麼
不從「答案」中找答案,而是從三道自我提問,思考設計物想要傳達的意義,如此做出來的設計,才更有獨特性。
北漂返鄉的東港設計師——方智弘
和方序中同為屏東東港人的方智弘,過去曾經北漂工作過一段時間,直到幾年前回到屏東,才開始從土地中重新認識「美學」,從小農餐桌的目尼身上,了解美學如何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
也許是某種緣分,回到東港的方智弘,陸陸續續接到了東港迎王相關的設計案件,如王船文化館的 LOGO 設計、王船文化館首場特展「溫的日子」的策展企劃,到「日王市集」的主視覺設計, 甚至是最新特展「七角頭——藍圖」的策展。
在回到東港生活之前,方智弘曾經設計過一版東港迎王的主視覺,當時他就像是用觀光客視角在觀看迎王,以火焰為主要設計意象,然而在實際回到東港、參與迎王、了解在地居民與迎王之間的關係後,方智弘說,比起火焰,迎王更應該是與大海有關,在深刻認識東港迎王的習俗之後,所設計出來的視覺便更加有共鳴、有層次了。
方智弘說:「土地會給我們追尋的答案」。
設計不只是「好看」,更要從土地出發,從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出發。而屏東擁有多麼美麗的山林、大海、歷史跟文化,蘊藏其中的美學,正等待我們去一一探索。
臺灣包裝設計重量級代表——馮宇
你或許不認識馮宇,但肯定看過他們所做過的品牌設計!
IF OFFICE 曾為全家便利商店打造出「匠」吐司、「極」鬆餅、「滿餡」麵包等全新品牌,也設計出「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卡面,更為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製作一系列的主視覺設計。
他從國外品牌企劃談起,講述日本開化堂的純手工精製茶罐,是如何從面臨閉店危機,翻身成為日本知名品牌;而藏壽司又是如何打造出好玩的迴轉壽司體驗,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再談到他們如何為國內全家便利商店製作「匠」吐司、規劃出深植人心的「Let's Café 」,又為飾品品牌 VACANZA 重新設計 LOGO,打造專屬的品牌設計。
馮宇說:「美感不是品牌設計的解方」。
好看的設計救不了品牌, 能夠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地位的, 是「品牌價值」。唯有「好的產品力」加上「設計力」,才能強化「品牌價值」,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
最有「深度」的設計師——陳慕溪
為什麼他是最有「深度」的設計師呢? 陳慕溪不僅是一名設計師,更是一名自由潛水教練!能夠一口氣下潛達 70 公尺,在如此深度的海中,肺部會被壓縮到僅有拳頭大,陳慕溪說,他從潛水中的「呼吸渴望」去體驗生命, 再從這些生活體驗中,轉化成設計養分。
陳慕溪的設計風格相當奔放自由、具有野性,從媒體傳達設計出身,跨足動畫、視覺設計,曾為蛙鞋品牌 Evolve 設計臺灣旅人系列的蛙鞋,以旅行、臺灣、潛水等元素創造獨特的各種標籤,更有個性化的貼紙提供給消費者自由拼貼。
他也為「野生讀者節」製作了獨樹一格的主視覺設計,採用手繪方式繪製標題字、插圖,創造出非常狂野的作品;更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超時空島嶼餐桌」設計展覽視覺,將飲食記憶製成 NFT 的封包,彷彿真的能將食物真空包裝送上宇宙。
陳慕溪說, 他其實很不擅長歷史、文學, 然而在與這些不熟悉的領域合作時, 反而更能打開視野、在跨領域之間創造出設計火花。
從地方工藝到工業設計——吳孝儒
無氏製作吳孝儒設計師的作品,早在我就讀大學時期就已拜讀過,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張結合傳統古董圈椅與塑膠板凳的「圈凳」,創造出了極具臺灣味的椅子設計。
然而這場講座中,吳孝儒卻是從音樂說起。吳孝儒說,許多音樂的創新,是從「取樣」開始的,從舊有的旋律中取樣,再重新詮釋成新的曲風,讓曲調傳唱於世。音樂如此,設計也是如此。
吳孝儒多次將舊有傳統的元素、工藝,進行轉譯重新設計,比方「塑磁」即是將塑膠餐具特有的波浪結構,挪用至陶瓷之上,藉此製造出即使單薄也堅固的陶瓷作品。此外,在「漆瓷」作品中,以傳統瓷器的花紙圖樣作為基礎,進行重新設計,打造出新舊交融的現代器物。
吳孝儒說,產品設計是從優化舊產品開始, 一點一點的讓產品更好用,就是好設計。
在為茶籽堂進行包裝重新設計時,他們曾多次琢磨於瓶身設計的曲線角度,每一款都僅僅落差一點點,儘管消費者大多看不出來,他們仍然細膩的調整出最佳瓶身設計。吳孝儒說,產品設計很無聊,就是常常坐在電腦前調整很小的東西,然而,看似微小的設計,卻能影響很多人。
當吳孝儒透過扭蛋展,將乏人問津的玻璃工藝作品推銷出去,當他透過社會設計,將臺東設計中心打造成為公部門與民眾的橋樑,他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設計最「漂亮」? 做自己就是最好看的!
~2025 南國設計沙龍第 6-10 場講座節錄,下集待續~
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 + 愛心 + 留言❤️
💟小額支持我~請我喝一杯珍奶🧋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 Instagram / Threads,看我分享生活!
💟訂閱【茶水間|陪你跨職場旅人生】,看 10 位職人專欄文章
延伸閱讀
🟧設計實驗室:設計新手常見 3 大地雷!快檢查你犯了沒?
🟧旅行小筆記:屏東下淡水溪鐵橋絕美「九月雪」甜根子花海!
🟧書影輕鬆讀:《鏈鋸人:蕾潔篇》劇場版值得一看的 3 個原因
🟧職場下午茶:大學別怕選錯科系,真正影響人生的是這件事!
🟧邊境隨筆:屏東冷氣推薦!設計師也滿意的冷氣安裝美學——耘達冷氣工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