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水火不融戚風蛋糕
水火=西瓜英文watermelon,取其water,「水」+「火」龍果
不融=「不融」於蛋糕組織裏
蛋黃裡加糖打至泛白,倒入油繼續攪打。加牛奶和酒拌勻,篩入麵粉充分攪拌均勻。蛋白內倒醋打至粗泡,分三次加糖,逐漸打成細泡,最後呈現彎勾。取少量蛋白霜與蛋黃麵糊拌合後,倒進剩餘部分,充分將兩者混合均勻。填模,埋入果乾丁輕敲排氣,送進預熱170度烤箱烘烤30分鐘後,剩餘10分時覆蓋烤烘布續烤後,取出倒扣放涼。
戚風蛋糕,英文chiffon cake,於1920年代由一位名為哈利貝克(Harry Baker)的保險從業人員,在兼營的烘焙小店裡販售的人氣蛋糕而知名。
它是藉由攪打蛋黃和糖至泛白,與植物油結合乳化後,添加液體,和麵粉拌勻,靜待蛋白與糖打製成蛋白霜,再兩相結合的基礎過程,經過中高溫烤焙後的,帶有輕盈蓬鬆口感的一款蛋糕品項。
為了膨脹有形,有些配方會額外添加泡打粉;為了增香添味,與豐富品嚐層次,也會列入如香草、檸檬、肉桂、水果、堅果等各式香料與調味於食譜中。
如今日的這一款奠定於原味基礎上,添點蘭姆酒提香,埋入自製果乾,紅紅黃黃零星點綴,看著美聞著香,心也飄香欲仙,體悟了人本是食(食欲)色(美好事物)性也。
能吃能睡能動雖是平凡日常,卻也是不凡的福氣。
如女兒有天在廚房清洗碗盤,一面聊起適才早餐內容與食後感受,正好拭去了碗盤所有水氣後,同時得出了她的飲食哲理,魚與熊掌勢在必得。等待熊抓到魚之後,再撲向熊,畢其功於一役,手到擒來,得來只需多點頭腦加一點功夫。
「能吃」擺在第一位,不無道理。更要的是,營養與美味兼備。尤其說到甜點上,不光看,還得盡力想,水火不容的地步倒是經常聽聞。但,就這款戚風,認真檢視配方,除了糖,都是友善身體的食材(若麩質過敏,以米粉或杏仁粉替換麵粉)。裡頭的糖,卻是促成這些食材組合成美味的關鍵媒介。
是說,魚與熊掌,真不可兼得?
又說,水火,真不能彼此相容?
再說,戚風蛋糕真是水火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