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RE30?它算綠電嗎?—從企業承諾到行動的綠能路徑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隨著「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識,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談論綠電與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在這股浪潮中,「RE30」這個名詞頻頻出現:有人說它是環保新指標,也有人好奇它究竟是不是綠電。
raw-image

RE30 是什麼?

RE30 是企業或機構承諾在營運過程中,至少 30% 的用電來自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它源自國際倡議 RE100(100% 再生能源使用)的延伸概念,RE100 是由氣候組織 (The Climate Group) 與碳揭露計畫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讓企業能以階段性目標穩健前進。

換句話說,RE30 並不是「一種電」,而是一項「綠電使用比例的承諾」。而企業若要達成 RE30,就必須透過實際購電或綠電憑證,確保至少三成用電來自綠色能源。

舉例來說:每使用100度的電,就有30度是來自再生能源的發電,其他的70度則是使用傳統發電的灰電 (如 : 燃煤、天然氣 )。

綠電範圍:認識再生能源

台灣對於「綠電」通常指下列再生能源的各種型態:

  • 太陽能(Solar):地面、屋頂、水面
  • 風力(Wind):陸域、離岸
  • 水力(Hydro):慣常式、抽蓄式
  • 生質能(Biomass):直接燃燒、熱轉換技術、化學/生物轉換技術

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不排碳的特性,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能兼顧環保與善盡社會責任,因此不少企業設定 RE30 為初步實現的階段目標。

台灣常見的綠電取得方式:

raw-image
RE30 是目標,而非手段;T-REC、綠電方案、PPA 才是企業達成 RE30 的具體途徑。


RE30:從承諾到行動的橋樑

RE30 是企業邁向「碳中和(Net Zero)」的起點;它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種策略性的能源轉型。許多企業會先設定 RE30 作為第一階段目標,逐步提升到 RE50、RE100。

這樣的過程能兼顧成本、能源穩定性與品牌永續形象,讓企業在轉型路上更有彈性。

為什麼企業要導入綠電?

  1. 國際供應鏈要求
    Apple、Google、TSMC 等大型企業要求供應商揭露用電結構與再生能源比例。
  2. ESG 評等與投資人關注
    綠電使用已成為企業永續報告的重要指標。
  3. 品牌形象加分
    永續品牌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同與市場信任。
  4. 長期成本控管
    長期綠電合約可降低未來電價波動風險。

台灣企業如何達成 RE30?

  1. 盤點用電量:先掌握年度總用電量與來源。
  2. 設定比例目標:確定 3~5 年內的階段性目標(如 RE30)。
  3. 選擇綠電來源:可透過 T-REC、PPA 或台電綠電方案。
  4. 追蹤與揭露成果:於 ESG、永續報告或品牌網站公開進度。

這是一條需要時間與策略的路,但也是企業邁向永續的必經之路。

RE30,是行動,不只是口號

RE30 不只是一個宣言,它代表企業開始用實際行動改變能源結構。

RE30 是綠電的一種使用承諾(不是電力種類本身),但與「綠電」密切相關。

當越來越多企業從 RE30 起步、逐步走向 RE100,整個社會的能源版圖也將隨之轉變, 邁向更乾淨、更永續的未來。


延伸閱讀:RE30電力商品介紹 ( PDF下載檔案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WA 沙龍
36.4K會員
460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NOWA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一位即將屆退的餐飲科教師,在退休後毅然決然與先生一同創業,憑藉著決心、學習和韌性,不僅事業有成,更獲得了金質獎的肯定。她的故事顛覆了對熟齡生活的想像,展現了臺灣女性的堅毅與勇氣,證明年齡從來不是實現夢想的限制。
Thumbnail
2025/10/05
一位即將屆退的餐飲科教師,在退休後毅然決然與先生一同創業,憑藉著決心、學習和韌性,不僅事業有成,更獲得了金質獎的肯定。她的故事顛覆了對熟齡生活的想像,展現了臺灣女性的堅毅與勇氣,證明年齡從來不是實現夢想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6/08
最近這一份南北奔波的工作,與許多年輕朋友有接觸的機會,不乏剛畢業的新鮮人,也有的出社會沒幾年,未滿30歲的青春臉龐,前景光明正是展翅待飛的階段,曾經我也擁有這樣的美好,或許當年遇到的職場前輩,也是這樣看著我。
Thumbnail
2025/06/08
最近這一份南北奔波的工作,與許多年輕朋友有接觸的機會,不乏剛畢業的新鮮人,也有的出社會沒幾年,未滿30歲的青春臉龐,前景光明正是展翅待飛的階段,曾經我也擁有這樣的美好,或許當年遇到的職場前輩,也是這樣看著我。
Thumbnail
2024/11/03
2024年10月很不平靜,接連登陸的「山陀兒」與「康芮」颱風,讓各地放起了颱風假,而我也順勢觀看朋友推薦多時的韓劇《請輸入檢索詞WWW》。這齣2019年的作品,劇中背景與我過去的職場環境相仿,雖然網路早已不是熱門關鍵字獨大的年代,但即時熱門新聞,依舊是網路族的瀏覽習慣。嗯,你今天搜尋了嗎?
Thumbnail
2024/11/03
2024年10月很不平靜,接連登陸的「山陀兒」與「康芮」颱風,讓各地放起了颱風假,而我也順勢觀看朋友推薦多時的韓劇《請輸入檢索詞WWW》。這齣2019年的作品,劇中背景與我過去的職場環境相仿,雖然網路早已不是熱門關鍵字獨大的年代,但即時熱門新聞,依舊是網路族的瀏覽習慣。嗯,你今天搜尋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記者/梁秀君 報導】 環境永續及淨零排放為國內外備受關注之重要議題,今年邁入第3屆的亞太永續博覽會,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配合2050國家淨零轉型政策及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政策積極推動相關施政,透過參與展覽形式拉近與民眾距離。交通部延續去年參展的能量與成效,今年擴大規模再次
Thumbnail
【記者/梁秀君 報導】 環境永續及淨零排放為國內外備受關注之重要議題,今年邁入第3屆的亞太永續博覽會,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配合2050國家淨零轉型政策及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政策積極推動相關施政,透過參與展覽形式拉近與民眾距離。交通部延續去年參展的能量與成效,今年擴大規模再次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Thumbnail
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下,循環經濟成產業供應鏈減碳和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如何將產業鏈中的廢棄物當成材料,再製成可用產品,建構共生共存平台,形成永續循環的生態產業,成為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契機,期待更多人能看見資源再利用的價值,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污染,達到循環經濟目標。
Thumbnail
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下,循環經濟成產業供應鏈減碳和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如何將產業鏈中的廢棄物當成材料,再製成可用產品,建構共生共存平台,形成永續循環的生態產業,成為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契機,期待更多人能看見資源再利用的價值,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污染,達到循環經濟目標。
Thumbnail
在ESG 的理念大行其道、綠能/電動車是市場追捧的產業明星之際,Larry MacDonald 很冷靜的點出綠能產業一樣消耗可觀的資源,也提出數據強調無法應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那麽哪種能源才是符合各項標準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在ESG 的理念大行其道、綠能/電動車是市場追捧的產業明星之際,Larry MacDonald 很冷靜的點出綠能產業一樣消耗可觀的資源,也提出數據強調無法應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那麽哪種能源才是符合各項標準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歐盟在今年初終於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歐洲議會以 593 票贊成、21 票反對壓倒性一致通過反漂綠法令,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Thumbnail
歐盟在今年初終於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歐洲議會以 593 票贊成、21 票反對壓倒性一致通過反漂綠法令,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