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七月三十的某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親愛的你:

因為重啟核三的公投議題,想來跟你分享《車諾比的悲鳴》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當年在 1986 年 4 月 26 日凌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的反應爐爆炸事件。那段時間,報章雜誌頭條都是這件事情——這是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意外!

車諾比事件會發生的原因,是核電廠在某次停電演習中,反應爐的功率異常,但工作人員仍然執行測試。最終因為設計不良,導致反應爐暴衝爆炸,引發爐心火災。所有的輻射有害物質飛散在空中,這些放射性毒塵隨著大氣,飄向整個烏克蘭、俄羅斯境內,污染了歐洲大陸。

幾十萬居民被迫撤離家園,車諾比成了鬼城。政府用鋼筋水泥把核電廠封起來,試圖阻止有害物擴散,彷彿一個水泥棺材。而整個車諾比就像是陪葬者,成了一個被文明拋棄的火葬場。這次核災的輻射能量,是二戰原子彈爆炸的 400 倍!

很諷刺吧?當年事發在半夜,官員還在睡。早上起床聽到出事,還輕輕鬆鬆地說沒事。但就連呼吸的空氣都有毒,怎麼會沒事?

這就是我無法苟同重啟核三的地方。大部分人對核能的理解太表面。任何投資建設都有風險,但我們得想清楚:風險到底有多大?事故會怎麼發生?發生後會是什麼樣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為不知道事故有多嚴重,首批消防員在對輻射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衝到前線。最終,在隔離的負壓病房中見到自己的家人時,他們皮膚潰爛,每一次翻身,床單上都沾黏著脫落的肉塊;每一次咳嗽,都會咳出一小塊體內融化的內臟。尿壺裡都是血。

你能想像嗎?他們是真的「脫胎換骨」。

輻射感染者無法擁抱自己的親人。妻子、孩子只能看著,不能碰觸。家屬四處奔走,用盡各種管道搜刮大量牛奶送進醫院,因為醫生說,只能盡量讓感染者多喝水、喝牛奶排毒。有位消防員的太太剛懷孕,醫護人員千叮萬囑要她不能擁抱丈夫。但當心愛的丈夫眼看就要離世,她怎麼能守得住這個承諾?

最終,因為探視與給丈夫的擁抱安撫,她生下了一個畸形胎兒。

老人也沒有家了,他們能去哪裡?春天播的種、陪伴年長者的貓狗,都被留在那裏——留在火葬場中。

輻射在空氣中,在樹上,在水裡,在雲裡,在風裡,在放牧的母牛,在魚蝦的身體裡。周圍的隔離區杳無人煙,突然沒了人類的干預,花草樹木叢生,沒人採摘的農作物茂密生長,黃瓜結實累累。

那種生命力,看起來很刺眼。像是在嘲笑人類的貪婪與無知,像是在說: 「來啊,看是我惡毒,還是你命硬啊!」

有一位被驅離禁區的老奶奶,被警察發現她偷偷回到家住。警察問她都吃些什麼過生活?奶奶說她的黃瓜很大條,可以維生,她要跟狗在一起。警察問她幾歲了?奶奶說八十。警察嘆了口氣說:「你吃吧。」老得比輻射快就好了。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在以訛傳訛、唯恐天下不亂。他們說很多已開發國家都還在用核能,美國、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用,那為什麼你不用?

還記得為什麼福島核電廠會爆炸嗎?因為 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啊。至今大家還是把福島當成疫區,像躲瘟疫一樣地看待來自那裡的產品。臺灣是地震帶,蓋核電廠本來就是在瓦斯罐上點火。更何況,只要一個人為疏失,都可能導致無法承擔的後果。這一點,車諾比已經證明。

有些事是可以挑戰的,有些事是不允許我們挑戰的。我們沒辦法拿世世代代去賭。我們沒有直升機,也沒有在美國、加拿大的親戚房子可以移居。

而且,台電也沒跟你承諾重啟核三就能降低電費、電費永遠不漲。在不談電費的情況下,要重啟一個老舊退役的設備,中間的安全性仍是個超級大問號。而任何公安問題,小小的臺灣實在都承擔不起。

書中寫,那些冷血擁核的人輕鬆地說:「福島核災沒死人,車諾比只死了三十幾人。」——睜著眼睛說瞎話。多少畸形兒、白血病、甲狀腺癌的患者,在後來的幾年裡陸續死去。他們講得像只是在夜市爆米花炸到人。如果真這麼安全,擁核的人都值得擁有一包核廢料,睡輻射床,吃輻射黃瓜,五年就好了。如果沒事的話,2030再啟又何妨?

支持的人,各有所圖。為經濟、為電費、為了吵而吵。大家都說核能發電最有效率,但核廢料是放射污染物,需要十年的靜置,四十年的降溫,帶百萬年讓輻射降至安全值。臺灣就這麼小。巧芯說核廢料放他家,他 OK。

好啊,他 OK,我也 OK。最好幫核廢料搧風降溫,人間活菩薩。

-

啊,補充一個額外的分享。

當時的報紙上,也許還有一個小角落記錄著另一場被車諾比事故壓下去的災難——發生在 4 月 29 日上午的美國洛杉磯中央圖書館大火。

大火燃燒了七個多小時,毀掉了幾百萬本書。至今這場事故有人認為是人為縱火,也有人堅持是火星造成意外悶燒,眾說紛紜,原因仍充滿爭議。不管怎樣,這絕對是場文化浩劫。

經歷那段時光的記者後來出書寫道,這分明是場災難,卻幾乎沒人記得,因為那一年的報紙頭條都被車諾比佔據了。

你知道嗎?直到現在,此時此刻,中央圖書館的部分書籍還留著淡淡的煙硝味。

這個復原的故事也很豐富,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跟你說說。

From 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居|寄件備份|暫時是
0會員
12內容數
長期寫信跟朋友講故事,講著講著,覺得放在這裡備份也不錯。 啊 我是堅定的咖哩不拌派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1979年初版,1984年第三版赫萊瑞恩系列-國家 譯者感言 : 這本書(下載) 幫助我們學習以「靈性觀點」看待世界和自己。 我們試著採用「譯註」的方式列示1979〜2017年間世界各國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好讓讀者能作為後續的觀察、參考、和印證。
Thumbnail
1979年初版,1984年第三版赫萊瑞恩系列-國家 譯者感言 : 這本書(下載) 幫助我們學習以「靈性觀點」看待世界和自己。 我們試著採用「譯註」的方式列示1979〜2017年間世界各國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好讓讀者能作為後續的觀察、參考、和印證。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新成立的俄羅斯弊案叢生, 各項產業生產停頓,供需失衡,經濟崩盤,民生物資全面缺乏, 莫斯科天天有示威抗議遊行,國內情勢蕩紛亂不安。 中國因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帶動經濟成長許。 多人看準莫斯科商品需求,大量採購衣服、手錶、食品,小型家電, 攜帶大筆現金搭乘從北京
Thumbnail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新成立的俄羅斯弊案叢生, 各項產業生產停頓,供需失衡,經濟崩盤,民生物資全面缺乏, 莫斯科天天有示威抗議遊行,國內情勢蕩紛亂不安。 中國因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帶動經濟成長許。 多人看準莫斯科商品需求,大量採購衣服、手錶、食品,小型家電, 攜帶大筆現金搭乘從北京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核能的產生、核裂變、核衰變、核嬗變反應、U-235的核裂變、連鎖反應、核能威力之謎,透過核能的簡介帶你進入核能的世界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核能的產生、核裂變、核衰變、核嬗變反應、U-235的核裂變、連鎖反應、核能威力之謎,透過核能的簡介帶你進入核能的世界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