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核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過十年,或者,已經十年了啊。

這本書也歷經了十年,從2013年二十萬人走上街頭反核開始,脫離政治選擇,核論述終究需要一個人民的文本,一個開放給社會參與的文本,而這本書的發起與完成,真的又是一次喚醒許多記憶的社會運動,讀到最後,我輩中人一定都會感受到意志的顫動。

關於核,我覺得當作教科書、當作科普書、當作工具書,都是補課很重要的價值與貢獻,這本書也點出非常多台灣當前常見的核論述與其不足,就算反核,也應該更清楚反對的是哪一項缺失造成的傷害:台灣的反核運動是一個巨大的集合名詞,是由關注台灣核電各種缺失的不同人群,在過去四十年的各個時間點聚合而成。

  • 核能發展,原子核武研發與美國的歷史淵源
  • 民用核電研發,電廠興建的核安問題
  • 民用核電運轉,電廠核廢料的存放問題
  • 核電廠除役,加總核安與核廢料的雙重難題

用時間斷帶記述重大事件,最令人驚異的是歷史中決定性的關鍵若改變,受惠或受害的人也是瞬間易位:若新竹計畫開啟而非桃園計畫;若電廠與核廢選址為你家鄉而非他的家鄉,當宏大敘事先放下,先從小民小日子的角度重新看待這些歷史,你會發現你真的一無所知。

讀的過程你會發現,政治、科技、專家一旦掌握絕對的話語權,之外的議題都會統包成同一件事,威權阻礙公共政策與民主所需要的跨域專業對話,而能夠防範未然的聲音都不被採納,多次的核安問題浮上檯面,又輕輕放下,延宕多時的核廢選址議題,已實質的造成後續無法收拾的後果,而後承擔後果的仍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這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的報導,核能產業所顯現的犧牲體系,是地理與少數民族的雙重邊緣,無法發聲的自然,為中央所做的犧牲,東大哲學系教授高橋哲哉認為:這種犧牲的體系,無法從現代憲法的人權原則上獲得正當化,更無法在人道倫理上獲得正當化,應盡快廢除核電。

反核的詞彙,包含著反對邊陲為中心犧牲,反對絕對的科學進步主義,可是,亞洲的擁核程度,會跟經濟發展與專家話語綁在一起:邊緣必須為中央犧牲、自然必須為科學進步犧牲,必須。

日本有五十六座核反應爐,提供三成左右電力,僅次日本的韓國鼎盛時期有二十四座核反應爐,依樣提供三成左右電力,而儘管台灣看似超前,核電廠陸續除役,但後續接續而來的專業技術與人力欠缺、龐大預算而來的圍標綁標、仍無解方的核廢料儲存、以及持續面對的核安不確定,仍是反核與擁核都應該共同處理的核電代價。

你沒有資格問我為何拒絕核廢料,因為那是我天生的權利。

我讀到排灣族Ruvaniyaw王室反核宣言眼淚都掉下來,歷史只差一點點,犧牲的體系中就會存有我父親的故鄉。我們可以不熟悉不關心其他人的家鄉,但多多關心自己的家鄉,或者是現在居住的新故鄉,或許就是一場場社會運動能夠帶給下一代的期盼。

反核運動走過四十年了,參與其中的長輩耆老們是看不到最終結果了,但這個文本,必須一直往下寫,因為,全世界都才剛要開始,面對這漫長的告別之路。


海島核事:反核運動、能源選擇,與一場尚未結束的告別

王舜薇, 崔愫欣|春山出版|2023

raw-image





avatar-img
37會員
134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實說,這是一本會讓我猶豫要不要看完的小說......因為我怕穢傳染啊! 但看完後,鬆了一口氣,而且覺得一定要推薦這本書給新竹廣大的新居民、剛搬到新居所的居民、剛買房子的居民......不是壞心,而是這本小說,談的根本是都市發展與地方創生的田野紀錄專題,只要拿掉怪談就可以了。 我是倒過來認識小野
葛瑞琴・魯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我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當時的我正值工作轉換期,急需閱讀換氣,幫助自己走出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的一年。 過了很多很多年的現在,她仍持續產出也持續暢銷,而我再次走到一個急需閱讀換氣的階段,我決定再次找她當我人生中途的領隊。 真的是沒有找錯,這本書再次帶領我走向Be
不能忘記,要記住妳在這裡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像是刻入骨頭那般牢記著。 只能透過小說,才能消化歷史傷痕,因為真實的傷痕是血是屍體是死亡,真實的歷史是作戰是編制是軍事用語,真實的人物隱身而消逝,真實隨著歷史而消失,只有小說留了下來,用一個不那麼悲傷的故事讓讀者足以準備好,面對更殘酷的現實。
可以幫幫我嗎?我不想要任由房子荒廢腐爛下去了! 家,作為建築物,只是容器,人,做為居民,才是選擇家的模樣最重要的。 透過恐怖來療癒世人受傷的心,最宜家宜居的勸世輕恐怖小說,營繕師異譚系列第三集熱騰騰上市! 獨步文化又帶我來到新世界,我以前最喜歡的恐怖小說家之一是朱川湊人,每每都從他的都市恐怖作
你和我一樣,也是初次拜讀京極夏彥作品的讀者嗎? 雖然不是從京極夏彥最廣為人知且一鳴驚人的出道作《姑獲鳥之夏》開始,但結合了妖怪、推理、哲學、儒學,名物學、博物學......等淵博海量知識,以及或許仿造了戰後初期小說寫法,大量意識流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都讓這部作品的份量與難度超乎預期,但也見識了京極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老實說,這是一本會讓我猶豫要不要看完的小說......因為我怕穢傳染啊! 但看完後,鬆了一口氣,而且覺得一定要推薦這本書給新竹廣大的新居民、剛搬到新居所的居民、剛買房子的居民......不是壞心,而是這本小說,談的根本是都市發展與地方創生的田野紀錄專題,只要拿掉怪談就可以了。 我是倒過來認識小野
葛瑞琴・魯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我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當時的我正值工作轉換期,急需閱讀換氣,幫助自己走出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的一年。 過了很多很多年的現在,她仍持續產出也持續暢銷,而我再次走到一個急需閱讀換氣的階段,我決定再次找她當我人生中途的領隊。 真的是沒有找錯,這本書再次帶領我走向Be
不能忘記,要記住妳在這裡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像是刻入骨頭那般牢記著。 只能透過小說,才能消化歷史傷痕,因為真實的傷痕是血是屍體是死亡,真實的歷史是作戰是編制是軍事用語,真實的人物隱身而消逝,真實隨著歷史而消失,只有小說留了下來,用一個不那麼悲傷的故事讓讀者足以準備好,面對更殘酷的現實。
可以幫幫我嗎?我不想要任由房子荒廢腐爛下去了! 家,作為建築物,只是容器,人,做為居民,才是選擇家的模樣最重要的。 透過恐怖來療癒世人受傷的心,最宜家宜居的勸世輕恐怖小說,營繕師異譚系列第三集熱騰騰上市! 獨步文化又帶我來到新世界,我以前最喜歡的恐怖小說家之一是朱川湊人,每每都從他的都市恐怖作
你和我一樣,也是初次拜讀京極夏彥作品的讀者嗎? 雖然不是從京極夏彥最廣為人知且一鳴驚人的出道作《姑獲鳥之夏》開始,但結合了妖怪、推理、哲學、儒學,名物學、博物學......等淵博海量知識,以及或許仿造了戰後初期小說寫法,大量意識流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都讓這部作品的份量與難度超乎預期,但也見識了京極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不管個人或國家,其發展階段,或多或少要面對巨大衝擊,面對種種衝擊,如何敘事則是關鍵所在。一旦觀察角度出了問題,難免黃腔走板,甚至自說自話,久而久之,便難以令人信服。 1950年代,台灣正值戒嚴時期,歷史觀點依然籠罩在華夏大一統的陰影下,從早年的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參觀完青田七六後 在書店無意間發現這本書, 由於故事是追憶的寫作形式 讀著讀著, 建築場景與書中人物竟然就自動結合起來 另外, 書中描寫不少台灣光復後二三十年間的社會生活樣貌 就像照片一樣,一張一張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帶我們走過那一段未曾真實生活過, 卻也能感同身受的歷史 青田七六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我相信和平,唯此人類才能更加發展,但和平的條件是地位的對等和相互尊重。 幾年前造訪對岸,深刻體會到那種不自由的大環境下,失去言論自由的人民,連帶生活都有著一種厚重的「被壓抑感」。這種感覺,不知道身在台灣的人們能不能體會? 我們發展民主這三十多年來,各種言論如繁花盛放,不用擔心講了什麼話後會有人身安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不管個人或國家,其發展階段,或多或少要面對巨大衝擊,面對種種衝擊,如何敘事則是關鍵所在。一旦觀察角度出了問題,難免黃腔走板,甚至自說自話,久而久之,便難以令人信服。 1950年代,台灣正值戒嚴時期,歷史觀點依然籠罩在華夏大一統的陰影下,從早年的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參觀完青田七六後 在書店無意間發現這本書, 由於故事是追憶的寫作形式 讀著讀著, 建築場景與書中人物竟然就自動結合起來 另外, 書中描寫不少台灣光復後二三十年間的社會生活樣貌 就像照片一樣,一張一張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帶我們走過那一段未曾真實生活過, 卻也能感同身受的歷史 青田七六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我相信和平,唯此人類才能更加發展,但和平的條件是地位的對等和相互尊重。 幾年前造訪對岸,深刻體會到那種不自由的大環境下,失去言論自由的人民,連帶生活都有著一種厚重的「被壓抑感」。這種感覺,不知道身在台灣的人們能不能體會? 我們發展民主這三十多年來,各種言論如繁花盛放,不用擔心講了什麼話後會有人身安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