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洙」是在「太陽造紙(태양제지)」工作了25年的資深員工。高中畢業後就進公司從基層做起,透過努力工作與進修,能力獲得業界認可,一路晉升至主管職。與妻兒、寵物住在獨棟洋房,過著令人稱羨的五子登科生活。

在幫老婆「美莉」(孫藝珍 飾)舉辦生日PARTY這天,在烤架上的正是公司送給萬洙的高級鰻魚,萬洙將之視為公司對自己的重視。第一次吃鰻魚的兒子問了「這是蛇嗎?」引起了大人的笑聲。但在隔日回到公司後,萬洙才知道原來他收到鰻魚禮盒,還真的是公司準備送來一條蛇的先兆。

一年下來,萬洙的退職金即將耗盡。原本打扮光鮮,積極參與同好會活動的老婆裝扮也變得樸素,神情難掩疲態,如同菜籃裡枯黃下垂,特價販售的大蔥。
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庭,萬洙拿著履歷拜訪另一間大型造紙廠「文造紙(문제지)」。文造紙的「文(문)」正好也是韓文中月亮(Moon)的外來語發音。儘管對方根本沒有職缺,萬洙不惜下跪求情,最終仍是一無所獲,甚至換來羞辱。畢竟在太陽上生活了25年的人,哪有那麼容易就能移居到月亮上呢?
過去20多年來生活就是工作的萬洙,唯一的興趣便是種植盆栽。為了讓盆栽成長成自己期望的樣貌,必須以鐵絲纏繞,用外力扭曲枝幹生長。這次,他期望能同樣透過自己的雙手扭轉命運,但先扭曲的卻是自己的人格。

萬洙先是鎖定了文造紙的主管「善哲」,希望透過善哲出意外,讓「文造紙」出現職缺。但就他在屋塔房上舉起一個辣椒盆栽要往下砸向善哲的瞬間,順著盆栽滴落在他頭上的水反而讓他回復冷靜。他想到就算善哲消失,自己也不見得能順利填補他在文造紙的位置。
於是他以辣椒盆栽作為靈感,以「辣椒紙業」為名,在業界雜誌刊登假的招募廣告,藉此搜集可能的競爭者的個資,提前將他們解決掉,最後篩選出兩名經歷比他更優秀的求職者。

一樣在造紙業有豐富的經驗,面臨中年失業後變成酒鬼的「具凡模」(李星民 飾)是被萬洙鎖定的第一個倒霉鬼。儘管有家人的支持,也有其他選擇,但具凡模無法放下曾為造紙領域專家的驕傲,堅信自己必須貫徹造紙這條路,無法接受自己恢復為一個無足輕重的身份。在他的立場來說,無法放棄自己耕耘了數十年的領域,是種「無可奈何」。

萬洙其實在具凡模身上看到了自己固執,同時也理解他的「無可奈何」。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具凡模將要發現自己的妻子(廉惠蘭 飾)外遇之前,萬洙基於保護心態要設法引開具凡模的注意力,因為就如同他儘管懷疑自己的妻子在外有新歡,卻一直不想面對。具凡模其實就是萬洙的反射,所以對萬洙來說,具凡模最難下手。

但到了第二個目標「古時造」(車勝元 飾),狀況就不一樣了。古時造選擇面對現實,成為一位鞋店銷售員。萬洙親眼見到一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變成了為了銷售獎金必須對人低聲下氣的服務業從業者,感慨萬千的他甚至對古時造吐露了一些心聲。或許是一回生二回熟,又或者時造所展現的正是萬洙自己不願接受的「妥協的樣貌」,所以下手時並沒有太多猶豫。
最終,順序又回到了「善哲」。藉著美酒與善哲深聊的萬洙,發現善哲過著滋潤的生活,但能力遠不如自己,這反倒是近一步降低了他的罪惡感,加強了萬洙要把如同牙痛般的失業問題徹地解決的決心。
《徵人啟弒》改編自1997年美國經典小說《斧頭》(The Ax),這部作品早在2005年就曾被搬上大銀幕,當時的中文片名為《職場殺手》。時隔20多年,韓國導演朴贊郁重新詮釋了這個關於職場生存的黑色寓言。

韓版原片名《어쩔 수가 없다》直譯為「沒有能做到的事了」,中文常被譯為「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別無選擇」。這個短句的內涵遠不止表面的「沒辦法、辦不到」,更深層地揭示了一種宿命論、逃避現實、推卸責任的心態縮影。這句話反覆出現在電影台詞中,甚至連併購萬洙公司的美國管理者,一聽到要討論裁員問題,立刻就脫口而出"We don't have choice"。一句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無可奈何」,正是朴贊郁導演對現代勞動困境的尖銳諷刺。

朴贊郁的改編將故事置於AI與自動化浪潮的當代背景下。在僧多粥少的勞動環境中,過去的「勞資矛盾」已悄然轉化為「勞勞矛盾」,階級鬥爭淪為低階級的互鬥。資方輕巧地抽身而退,而勞動者卻被困在零和遊戲中進行困獸之鬥。對那些主張「無可奈何」的人所製造的不幸,真的只能「無可奈何」嗎?
影片採用經典恐怖片的拍攝手法,以黑色幽默呈現荒誕氛圍。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每位資深演員都展現了令人驚艷的突破性演出,可視為演員們對導演的高度信任。朴贊郁的作品一如既往地塞滿了充滿隱喻的畫面與對白,僅僅一刷恐怕難以全面解讀其中深意,值得反覆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