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詮釋社會責任 讓愛與專業同行理事長郭瑞益 以行動詮釋公益初心
在災難面前,最珍貴的不是資源,而是願意挺身而出的心。追夢赤子心團隊理事長郭瑞益秉持「赤子之心、夢想不滅」的理念,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花蓮災區,協助受困居民與災後醫療救援。郭理事長表示:「只要社會有需要,我們就該在場。公益不是口號,而是責任。」這份堅定的信念,也成為整個行動的核心動力。他的帶領不僅展現出領導者的果敢決斷,更讓「追夢赤子心」的精神具體化──不只是做公益,而是用專業、用行動溫暖人心。

醫療團隊即刻出發 深入災區守護生命
災情發生後,郭瑞益理事長隨即召集醫療團隊、護理人員及志工群,整合全台資源,組成「行動醫療志願隊」,迅速前往花蓮光復鄉與鄰近重災區。該團隊攜帶基本醫療器材、緊急藥品與防疫設備,支援臨時醫療站,協助傷患包紮、慢性病用藥指導與健康檢測。郭理事長在現場全程督導,親自慰問傷患與救援人員,展現強烈的人道關懷。他指出:「醫療是生命的希望,我們的任務是讓災民感受到安全與被關心。」這份專業與同理心,也讓當地民眾深受感動,感謝團隊在最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
公益不只是捐助 更是持續陪伴與重建
郭瑞益理事長強調,公益不應只停留在「一次性的幫助」,而是長期陪伴。在災後救援的同時,他立即宣布啟動「花蓮重建共生計畫」,整合社會資源,協助當地社區修復公共設施、協助弱勢家庭生活重建,並規劃長期的心理輔導與教育資源支援。他說:「災後的重建不只是磚瓦的修復,而是人心的療癒。我們希望讓光復鄉的孩子重新看見希望,也讓長者在熟悉的土地重新站起來。」這份理念,讓追夢赤子心團隊從「救援」轉向「永續關懷」,真正做到災後陪伴與社會重建。
以公益為核心 推動跨界合作模式
郭瑞益理事長深知,一個團隊的力量有限,但合作可以讓影響力加乘。因此他積極號召企業夥伴、醫療單位及教育團體共同參與災區重建,建立跨界合作平台。此次花蓮救援行動中,多家醫院及公益組織皆響應支援,透過物資捐贈與志工參與,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支持力量。郭理事長表示:「公益不該只是某一個團體的專利,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只要願意一起努力,就能讓希望擴散。」這樣的理念,也讓「追夢赤子心」成為跨界公益合作的典範,獲得許多社會團體與地方政府的肯定。

理事長的信念:用愛與責任,延續生命的溫度
郭瑞益理事長一直以來堅持「做對的事、做有意義的事」。無論是過去在偏鄉教育、長照服務或急難救助,他始終以身作則,親自參與每一次行動。在花蓮災區,他更以理事長的身分,親自搬運物資、協調救援資源,毫不畏懼環境艱難。他說:「赤子之心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善念。當社會需要我們時,無論身分高低、位置遠近,我們都有責任貢獻一份力量。」這句話不僅鼓舞團隊,也感動了無數支持追夢赤子心的民眾。延續希望 讓善的種子在災區萌芽
在郭瑞益理事長的帶領下,追夢赤子心團隊不僅提供醫療與物資支援,更致力於建立「善的循環」。他相信,唯有讓當地居民擁有重生的力量,重建才會有意義。因此,團隊在花蓮光復鄉規劃社區合作農園、永續教育基地及青少年關懷中心,協助災後的經濟與生活逐步恢復。郭理事長表示:「這不只是救災,更是一場永續的開始。當人與土地重新連結,愛就能延續下去。」


社會各界齊聲肯定 見證領導典範
此次花蓮救援行動,獲得政府機關、企業及各公益團體一致讚譽。許多受災民眾更表示,追夢赤子心團隊的到來不僅帶來醫療與物資,更帶來心靈的慰藉。社會觀察家指出:「郭瑞益理事長代表的是新時代公益的樣貌——結合專業、科技與人文精神,讓救助不再只是臨時,而是能長久發展的善。」以赤子之心,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
花蓮的重建之路或許漫長,但有一群懷抱赤子之心的人,正用行動改變未來。郭瑞益理事長以「愛的實踐者」身分,再次讓社會看見真正的公益力量。他的願景不僅是救助,更是教育、陪伴與希望的延伸。他在行動結束時表示:「追夢赤子心的使命,就是讓愛成為永續的能源。無論在哪裡,只要有人需要,我們就會出發。」這份堅持,讓郭瑞益理事長不只是公益推手,更是溫暖台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