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翔演劇團—《蘑菇》
2025.06.21 水源劇場

舞臺的色調晦暗,最引人注目的是右舞台上方懸吊的魚缸,看起來沒有水,內部長滿螢光綠藻,不明其意;其次是舞台後方佈景高掛的圓形的洞。
我們知道是關於母子對話的戲,很難歸納出它在說「什麼」,對話內容實虛交織,很多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場。如果要理出一條故事線——就劇本寫下的客觀事實——兒子成為列車上的殘暴的兇手,犯案動機或許跟他過去被關在家裡牆背後的小房間脫不了干係,舞臺上的母子對話在我看來是他們臨別前對彼此最後的坦白,可以發生在空屋的家,或是其中一個人的腦海。
潮濕的小房間孕育蘑菇,成為母子關係中的毒品。
開頭是很家常的對話,關心出門去哪、電視在看哪一台、外面天氣如何、要記得吃保健食品等等,母親極力阻止兒子出門,想了各種話題拖延他的離開,一開場就感受到這位母親鋪天蓋地的關心與愛,甚至有點過度到神經質,我們後來知道母親在成為母親前是一位詩人,所以當他和兒子聊到難以觸碰的話題,總會用花園四季冰川星辰來稀釋自身的感受、顯示人類的渺小,有點超現實。
這部作品本來就有「魔幻寫實」的標記。母子對話當中不斷出現宇宙、時間、房間被打穿的洞、蘑菇、生命的意義,跳躍與虛無飄渺的內容讓人難以拼湊這對母子的過去與現在。魔幻的還有對話乃至爭吵的過程中兒子兩度失手讓母親沒了呼吸,把她塞進冰箱,她又從冰箱裡復活,和兒子講了兩個、或是三個在他們幽默默契之下的無聊冷笑話,「他還在那裡」。人死了可以重來,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對嗎?
最有舞臺效果和詭異氛圍的是母親給兒子的驅魔,看過不同卡司的朋友說這一段兩位母親的表演方式不一樣,但同樣是狂熱的儀式。音樂很陰森,燈光很奇妙,母親嘴裡唸唸有詞著多重語言的咒語,拿著加油棒在被鍊住的兒子身邊狂舞,不曉得在為誰加油,堅定、強烈、令人恐懼,而後母親又被兒子殺死了一次。
到這裡,我已經接受這齣戲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了,台詞聽起來鏗鏘有力振振有詞,不過兩人的認知和行為時而近、時而遠,出現什麼都不會覺得奇怪了,因為我慢慢瞭解,人死了可以重來,就代表這不是「真實」的世界,是想像。
幻想裡面什麼都有,所以中後段出現了Michael Jackson、愛因斯坦與毛澤東,他們打破他的寂寞,最後按下愛因斯坦手中的遊戲搖桿,引爆原子彈誕生蕈狀雲,又名「蘑菇雲」。出現這三位在歷史上極有意義的已故名人,我想到很多精神異常的人都會聲稱自己與某位名人(或神明)有所連結,偏執的崇拜,或以其之名做出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或許兒子就是因為這樣才犯下罪行,又或者,是犯下罪行之後更多奇怪的想法才在腦中生出。
最後一幕,母親與兒子的角色對調了,換成母親想要出門離開,兒子盡力慰留。母親離開之前,跟他說了一個他出生時的故事,關於單人房裡面與室友對話的故事,讓她餘生都在問自己是誰,令人不寒而慄,又覺得這可能又是母親心裡的自我對話,只要這樣想,這部劇本就沒有那麼難懂了。
「我們沒有急,我們一直都很慢,是最後一秒本來就長這樣。 」
一開始知道這齣戲還得拜2024總統大選所賜,2023年九月飾演母親的演員辭演,讓這部作品遲了兩年才被觀眾看見。2025年換了製作團隊,以雙卡司的方式重新讓《蘑菇》搬上舞臺,我和朋友們選擇徐堰鈴與崔台鎬的場次,九十分鐘無中場休息,可能因為看戲時一直在等待能理解的橋段出現,所以體感上比九十分鐘還要久。
徐堰鈴與崔台鎬的表演很清晰,徐堰鈴演出神經質、灌注太多愛、能為兒子奉獻所有的那種偏執母親,崔台鎬的兒子相較之下是冷漠的,活在自己的世界,沒有媽媽那麼瘋狂,但是他講某些話的時候會讓人突然有點想哭。
母子在聊「生命的意義」的時候,我想起曾經忘記在某一部戲也有角色在思考生命的意義,他引用「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這句話,依稀感覺也是崔台鎬,但翻遍了看戲的紀錄真的想不起來是哪一部戲。
「這是開始還是最後啊?」
「都是。」
「我們現在是要睡著了,還是要醒來了? 」
「都是。」
「最大的刑罰不是禁閉,是無邊際。」
很謝謝朋友在看完戲之後在網路上找到劇本,讓總是過好幾個月才要寫心得的我能重讀這個故事。《蘑菇》的劇本很好閱讀,許多台詞引人深思,母親的詩很有韻味,給人滿滿的畫面感,然後真的會覺得自己渺小;我最喜歡的還是一體兩面,一體兩面之下,我們的世界都變得好大,沒有絕對,恐怕才是生命的意義。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就算我一輩子不能完全理解行星運行的原理,卻很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相對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