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黃金白銀外,作為工業金屬的銅價也一路走高,今年以來國際銅價已經上漲近24%。雖然不如黃金和白銀「耀眼」。不過上週的銅價飆升至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2024年5月,銅價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創下歷史新高每噸11,104.50美元。伴隨著AI熱潮不斷推進,業內人士已經開始預期,年底價格銅價可能達到每噸11,000美元甚至12,000美元,甚至有分析形容「銅是新的石油」。

AI和銅價的關係是什麼?眾所周知,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運行是電力的“饕餮巨獸”,而電力系統是銅的消耗大戶(發電、輸電和用電環節都離不開銅)。這就意味著,AI的快速發展,正在全球引爆一場對電力和電力基礎設施的空前投資,這直接拉動了對銅的核心需求。
近幾個月來,銅價受到聯準會寬鬆政策以及全球一系列重大礦場停產的支撐。一系列事故和生產中斷導致剛果民主共和國、智利和印尼主要礦場產量減少這些停產不僅導致供應減少,還凸顯了礦商在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
不像黃金專注於避險屬性,銅價很大程度上和全球經濟和製造業前景相掛鉤。今年4月,川普推出重磅互惠關稅政策後,對製造業和全球貿易前景黯淡的恐慌情緒蔓延,銅價在三天內一度暴跌了16%。儘管目前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基於全球向工業、交通電氣化和再生能源發電增加的轉變將支撐銅需求的成長。
瑞銀發布報告,上調2026-28年銅價預測,主要原因是今年印尼格拉斯伯格礦山產量預期下調、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礦山和智利埃爾特尼恩特礦山發生事故以及秘魯發生抗議活動,這些因素可能加劇礦山的短期供應風險。摩根士丹利預測,明年銅產量將比需求缺口59萬噸,創下2004年以來的最大供應缺口。
AUTUMN GAMES
不過從需求面來看,實際上近幾個月來,消費者對實體銅的需求一直相對低迷。國際銅研究集團預計2026年銅供應將出現15萬噸的缺口,不過今年仍將出現17.8萬噸的盈餘。法國巴黎銀行根據格拉斯伯格產量下降調整了年度虧損撥備,預計明年銅市場將「平衡」。
所以銅價的前景仍取決於需求面,目前除了全球範圍內的AI熱潮,實際上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PMI數據疲軟,傳統用銅大戶(如建築、家電行業)需求不振。而全球主要交易所的銅庫存則處於相對高位。高庫存是需求不振的最直接證據,它與價格的上漲形成了背離,暗示著當前上漲更多由金融需求而非實體消費驅動。任何顯示全球經濟疲軟或刺激政策不如預期的數據,都可能引發部分獲利了結式的回檔。
不過,歷史季節性走勢表明,銅價通常傾向在9月或10月觸底,在當前貴金屬集體強勢和AI熱潮的背景下,即便不是貴金屬的銅價也具備繼續刷新高位的動力。整體來看,短期內震盪加劇,但中長期上漲的底層邏輯堅實。能否將高點刷新至1.2萬美元/噸,取決於「預期」向「現實」的轉換速度。
以上分析由ATFX亞太區首席分析師Martin Lam提供。
(以上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ATFX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盈虧負責。)
ATFX是業界領先的金融科技經紀商,業務分佈在全球24個地點,並持有9個監管機構頒發的牌照,包括英國FCA、澳洲ASIC、塞浦路斯CySEC、阿聯酋SCA、中國香港SFC、南非FSCA、毛里求斯FSC、塞席爾FSA和柬埔寨SERC。憑藉對客戶需求、創新技術和嚴格的監管合規性的高度承諾,ATFX為全球客戶提供卓越的交易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