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風華老城區
既上篇介紹慕尼黑老城區以外的部分景點後,今日開始探索老城區內最多教堂、王宮的慕尼黑,由飯店搭乘地鐵抵達老城區後,開始由森德靈門( Sendlinger Tor)>阿桑教堂(Asamkirche)>卡爾廣場&卡爾門(Karlstor)>聖彌額爾教堂(Michaelskirche)>考芬格大街(Kaufingerstraße)>聖母教堂(Frauenkirche)>瑪莉廣場(Marienplatz)>尊龍的雕像(Wurmeck)>瑪莉恩圓柱(Mariensäule)>市政廳塔摟>聖伯多祿教堂(Sankt Peter) >茱麗葉雕像>穀物廣場(Schrannenplatz)&五月柱(Maibaum)

阿桑教堂(Asamkirche)
由森德靈門(Sendlinger Tor)地鐵站出站,森得靈門是慕尼黑老城區的南門,過了城門則開始進入舊城區為今日步行的起點,首先參觀慕尼黑眾多大教堂之一的阿桑教堂,是慕尼黑其知名度的景點,但觀光團因時間關係比較不會來此參觀。阿桑(Asam)指的是阿桑兄弟:Egid Quirin Asam和Cosmas Damian Asam,兄弟二人是巴伐利亞非常知名的藝術家,一位專精於壁畫,另一位則是灰泥雕塑大師,他們著名得作品"因斯布魯克主教座堂",後阿桑兄弟在取得現有土地之後,本是想興建私人住宅跟教堂,但市議會希望他們能開放教堂才會准許阿桑兄弟的建築方案,所以阿桑教堂就由私人教堂轉變成公共空間了,於1746年完工,內部是巴洛克樣式加洛可可風格,阿桑教堂內部之華麗真的筆墨難以形容,親眼目睹會更為震撼。
行經路上有我們最喜歡的Baren –Treff軟糖慕尼黑專賣店,地址Sendlinger Str. 19, 80331 München。

卡爾廣場(Karlsplatz/Stachus)
繼續往卡爾廣場前進,沒多久即來到廣場,廣場斜對面是慕尼黑的司法部門,在廣場上有一座噴泉其後方便是卡爾門,穿越卡爾門後便是進入舊城區行人徒步街的購物街起點,沿途許多精品、3C及咖啡廳與餐廳, 可以直達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當然不愛逛精品店的我們還是像尋寶一樣,找尋每一處景點與不一樣的雕塑。
聖彌額爾教堂(Michaelskirche)
聖彌額爾教堂位於慕尼黑舊城區的行人徒步區,是慕尼黑具代表性三大教堂之一,於16世紀末完工,此教堂象徵了慕尼黑對宗教改革的反動,當時新教的信仰在遍地開花。聖彌額爾教堂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藝復興式教堂,建築外觀看來非常德國南部經典建築樣式在建立之初影響了南德巴洛克建築風格甚大,外牆的雕像部分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古老的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王朝」成員的雕像。
過了聖彌額爾教堂後Neuhauser 步行街就變成考芬格大街(Kaufingerstraße),在步行區路上有一間博物館的正門口有一座豬雕像「Sitzender Keiler」像正了狩獵的不易,野豬的鼻子被摸的金閃閃,據說摸了會帶來好運,野豬雕像後方則是鯰魚青銅雕像「Wels Catfish」,一路上市容非常美麗,商店、住家都用花卉布置得美輪美奐。
聖母教堂(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 (Frauenkirche)是慕尼黑老城區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聖母教堂建於1468 – 1488年,教堂外觀的圓頂塔樓頗有特色,跟德國常見的哥德樣式教堂頗為不同。另教堂外牆有不少墓碑,以前教堂周遭是墓地,只有重要的官員、主教才有能力將他們的墓碑鑲嵌在教堂外牆以供紀念,在二戰時被炸的體無完膚,直到1994年才完成修復。
教堂裡面最知名的傳說就是"惡魔的腳印"(The Devil’s Footprint),其傳說就是建造之初惡魔以為建築內部不見天日,建築師用巧妙的設計讓教堂具有良好的採光,完工後惡魔參觀教堂時,一怒之下大力跺腳、逃出教堂,就是一個又去的傳說。
聖彼得教堂(Sankt Peter)
聖彼得教堂(Sankt Peter),是慕尼黑現存最古老的教堂,採用文藝復興風格設計,聖彼得塔是這座城市最好、最美麗的觀景點之一,可以爬上 306 級台階到達觀景台,慕尼黑的老城區的景色盡收眼底。慕尼黑老城區的教堂實在太多了,但也縱有特色,聖彼得教堂就是我們要登上塔樓最重要的景點。
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
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為慕尼黑地標,於三十年戰爭時驍勇善戰的瑞典國王Gustav II Adolf決定自慕尼黑退兵,稱之慕尼黑奇蹟,當地居民相信是聖母瑪利亞顯靈、拯救信奉舊教的慕尼黑倖免於新教徒屠殺,故將此命名為Marienplatz。這是慕尼黑老城區觀光人潮最多的地方,廣場中豎立了一根有著聖母瑪利亞圓柱,方形基底四個角上的青銅雕像,為天使斬殺惡魔的景象,四個惡魔分別是獅子、蜥蜴、龍、蛇,廣場一角還有一座有隻張大嘴巴魚噴泉( Fischbrunnen)。
市政廳(Neues Rathaus)及新市政廳是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是市議會、市長辦公室和部分行政機構所在,外觀裝飾非常華麗,整座棕黑色建築是19世紀末建造的哥德式建築,外觀有許多雕像,市政廳鐘琴(Rathaus-Glockenspiel)為全德國最大的木偶表演鐘,每天到11、12、17及21時,前方的瑪利亞廣場便會圍滿遊客,它由43個鐘和32個真人大小的騎士人物組成,持續約12分鐘左右,節目最後在鐘樓頂部靜靜地鳴叫三聲,標誌著節目的結束。


穀物廣場(Schrannenplatz)
穀物廣場(Schrannenplatz)位於慕尼黑老城區的中央位置,是中世紀的的運鹽路線,使逐漸聚集形成一個市集。早期的市集以販售各類食物及民生用品為主,之後各種穀物成為市集上的主要商品,後被稱為穀物廣場。有一間生鮮海鮮專賣店「Fisch Poseidon」,販售有生魚漢堡,魚肉的軟嫩但鹹是滿鹹的,品嚐之後與台灣美食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
每年五月廣場上會立起五月柱 Maibaum 是市場的地標,立五月柱是巴伐利亞人從十六世紀就開始有的傳統,是當地居民非常重視的傳統文化之一。廣場上也有露天啤酒餐廳,走累了就在此坐下休息一會,五月德國日落要到快八點半到九點才會天黑,走了好久才發現晚上七八點了天還是亮的,還是打道回飯店明日再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