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幫家裡的小朋友規劃保險。
原本只是想幫他多一份醫療保障,但聊著聊著,業務員問了我一句—— 「爸爸媽媽想要幫孩子做『長期保障』,還是單純先把『階段風險』補起來就好?」
這句話讓我開始思考:
到底該選「定期保險」,還是「終身保險」?
什麼是定期保險?
定期保險顧名思義,就是「有期限」的保障。
只保障特定年期,比如 10 年、20 年、或保障到 65 歲。
保險期一到,如果沒有再續保,保障就結束。
最大的優點就是——保費便宜、保障高。
對爸媽來說,定期保險可以在有限預算內,給孩子比較大的保障金額。
例如:
用每月幾百元,就能幫孩子買到數百萬的重大疾病或壽險保障。
缺點也很明顯:
等到保障期結束,如果那時孩子年紀已大,想再續保、或重新買新保單, 可能會遇到「體況變差」或「保費變貴」的問題。
那終身保險呢?
終身保險的重點在「保障一輩子」。
不論是壽險或重大傷病險,只要保單有效, 孩子長大成人後,這份保險仍然繼續存在。它比較像是一種「保障+資產傳承」的概念。
很多父母會選擇在孩子小時候就幫他投保終身險, 等孩子長大結婚,甚至自己當父母時,這份保單仍是他名下的「長期資產」。
但代價就是——保費相對較高。
若要買足夠的保障額度,保費負擔可能比定期保險高出好幾倍。
那要怎麼選?有沒有「標準答案」?
其實沒有絕對對或錯。
而是要看「你想解決什麼問題」。
- ✅ 如果你想「先顧當下保障、預算有限」,定期保險比較實際。
- ✅ 如果你想「讓孩子一輩子有一份基礎保障或資產傳承」,終身保險更貼近長期規劃。
結語
保險的核心用意,是透過轉移風險,在我們或家人遭遇意外、疾病或突發事件時,能獲得一份經濟上的支撐與保障。當風險發生時,有了保險的金錢補償,能在某種程度上降低生活與財務上的衝擊,讓家庭得以穩定地度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