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網路版)
撰文:謝金河 2025\10\19 11:31
王世堅神曲穿透力非同小可!中國網紅創作人王博將王世堅在二○一七年台北市世大運質詢柯文哲的質詢帶入他的歌曲中,讓這首歌紅遍全世界,現在我已經聽過韓語,日語及英文發聲的曲子,甚至古典管弦樂團也在演奏這首歌,王世堅爆紅的程度更不在話下。
聽到這首歌,大家對王世堅質詢的「本來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睜眼說瞎話,你在哽咽什麼啦,你在哭什麼哭啦,沒出息!」現在大家都會唱,不過更深的意涵,必須把整首歌都聽完,才能了解這首歌的真意。……
王博很技巧把王世堅帶入歌曲中,加上AI技術,王世堅立刻搖身變成超級紅歌手,而且很有技巧避開中國嚴密的網路審查,也成為抖音上的神曲。其實這首歌在表達中國年輕人的無助與無奈。……
以上新聞同類內容風行網路,連立委王世堅也是看了網路才知自己紅遍世界。這個現象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到了這程度,不成為今日世界級網紅也難。這不是王委員的原意,卻是公眾人物無法避免的狀況。中國一句諺語:「好事不出門,壞事天下知。」這整個事,不論是歌詞、作曲或短片,都很難斷定是好事還是壞事,就要看閱聽人如何解讀詮釋了。
我這網路白癡因這事件知道了一個網路用詞:「迷因」。詢問金米奈(Gemini)先生,他回答了我的問題:「迷因」是英文 meme 的音譯,指「網路爆紅事物」或「梗圖」 的意思。它的主要含義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一、狹義(常見用法):特指在網路上廣泛傳播的幽默、嘲諷或能引起共鳴的圖片、影片、文字等內容,特別是加上文字的梗圖。這些內容通常具有易於複製、模仿、改編和傳播的特性,會在短時間內爆紅。
二、廣義(學術起源):由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創造,用來指文化或知識的傳播單位,類似於生物學中的「基因」(gene)。它描述的是一種思想、行為或風格,透過模仿、複製和變異,在人與人之間或文化中傳播與演化的現象。
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就是這種概念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具體體現。
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句台詞:「生命自有出路」。事件,或者是語言,只要發生(發聲,寫下,動作),就會留下痕跡,然後就有接觸到的他者引用,接著會產生哲學概念的「異化」。這異化的結果,就不受原來主體的控制。散發出去了,產生別種意義。就如,這首歌的歌詞,是由王委員多年前當議員時的質詢詞,由於太有戲劇張力,被大陸王博這位作曲者想出有吸引力的詞曲配對,當網路流傳到世界時,大陸說它是講台灣執政者無能,台灣說它是大陸統戰洗腦歌;大陸普羅百姓由歌詞聽到自己的心聲,台灣年輕人直覺有趣;日韓改成自己的民族曲風,美國改成搖滾版,非洲也嘎上嘻哈一腳。這真是世界村全民運動,至於原來王委員的語境,已完全消失。
前些年小哥費玉清唱的《一剪梅》也紅極一時,全球傳唱。然而,當時各國人都是唱中文,且盡量忠於原汁原味,沒有歪曲原曲,老外都唱得字正腔圓。這是站在藝術層面的美的散發。然而《沒出息》是社會心理層面的散發,它觸動了政治的敏感神經,因它的來源就是政治性的。「被政治」的老百姓只能接受政治的結果,就算所謂的自由民主制度,如今已是千瘡百孔目不忍睹。我們不用道貌岸然地誇獎或堅持某種政治體制,只要能讓人民安居樂業不受政客干擾的體制,就是好的政治體制。
如果一般老百姓聽到這首《沒出息》,都能夠深切反思自己的處境,那麼出自政治語境的這首《沒出息》對政治人物而言,不論是政治家或政客,統治者或有權力者,不就更應該捫心自問嗎?現今的世界村政治界,都在大亂鬥當中,就是因當權者都攥著手中的權力和利益,不肯放下。政商高層用的是《孫子兵法》、《厚黑學》,而不修行《論語》、《易經》、《聖經》,這樣如何能使百姓或員工有幸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