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沒有感受到「日本三大景的松島」的華麗標籤
更多的是帶著些許悲傷痕跡,卻仍努力振作的這座城市的精神

松島,日本三大景之一,來到仙台的第二天我們搭乘火車前往,距離市區40分鐘的路程,很快就抵達了松島海岸站。一出車站就看到大大的地標「松島」兩個字,沿路我們走在海岸邊的另一側馬路,先去了瑞嚴寺,828年被建立,後伊達政宗在1609年進行重修;參觀的過程不能拍照片,但可以看出很多細節都貼上了金箔,裝潢華麗,還有一些繪畫的部分,整體很莊嚴。
偶然看見的地標
參觀完瑞嚴寺,我們走在寺廟前的參道上,這裡種了一整排的杉樹,很巨大,非常高。
在我們驚嘆巨大杉木怎麼能長的那麼漂亮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是寫著「記念植樹 李登輝先生」植栽紀念 紀念碑。
後來又注意到旁邊有一個標示,標註當時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海水到達的位置。
雖然本來就知道這個災害非常嚴重,但實際看到還是覺得很衝擊,我看著標示然後再望向海的那一側,再加上之前曾經看過的海嘯影片,眼前似乎也看到了蔓延過來的海水的畫面,不敢想像當下會有多恐懼。災害發生當年我是10歲,還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和概念,只有依稀記得電視上的轉播。
現在看見的松島很美,但心裡還會有很多情緒浮現,即使並非親身體會,還是會覺得悲傷,但想到幫助重振的所有人又會覺得感動,也同時覺得應該要更珍惜自己所在的當下。

松島很漂亮
每一座小島都不一樣,搭配遊覽船上的解說和陽光照在海面上,可以特別感受到松島的美!像是仁王島的形狀真的像一艘船、雙子島則是兩座島間相連,還有紅色的福浦橋、五大堂,我們從太陽高掛到接近日落,在松島海岸停留了將近半日,卻還是覺得意猶未盡。

似乎只要換一個角度,就能重新看見松島的美,從松浦橋回程時經過了幾間面向海的飯店,我想像夕陽落在海面,不知道又會展現出哪一種的風景。期待下次再訪,能收集到更多對於松島的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