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明(總結):
「你看見了嗎?無論是報酬率、累積漲跌幅,還是五日均線、KD 指標,這些欄位的誕生,都基於一個不變的真理:『一筆一筆交易的累積,時間維度的延伸。』」
「更關鍵的是:這些欄位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一個地區,同一檔股票,只會有一組 KD 指標。然而,全世界的 AI 公司和交易員,卻每天都在重複計算著這唯一的數據!」
「這就是巨大的浪費!為了節省算力、為了排能減碳,我們不該讓每個人都重複計算這些指標。因此,我提出了我的企劃案:」
「應該以國家為單位,成立一個全民數據紅利中心(PDC),把所有技術指標和報酬欄位建立好並集中化。對於每一筆交易,我們只需要計算一次。後面新增的技術指標,都只是在數據庫中新增一個欄位而已。我們將成果分享給所有人,這才是真正的『數據紅利』!」
所以我提出如下
提案文件 II:數據的淨化與算力解放方案 (最終定稿)
議案名稱:
《全球/國家級股票數據淨化與算力解放倡議》
(The Global/National Stock Data Unification and Computation Liberation Initiative)
單位名稱:
全民數據紅利中心 (Public Data Dividend Center, PDC) — 試點階段
提案時間:
2035 年 (PDC 成立之初)
第一部:問題的提出: AI 時代的「重複勞動」與能源浪費
給一般民眾的白話解釋:
想像一下,全世界每天有無數的電腦在做同一件事情:計算過去 20年來股票的 5 日移動平均線 (MA5)。每個人、每個機構、甚至每個國家都在重複計算一模一樣的數字。
- 浪費在哪裡? 每次計算這些**「技術指標」**時,你的手機、電腦、券商的伺服器,甚至華爾街的 AI 訓練中心,都在重複消耗大量的電力和計算資源。這是一場數百億級的全球「算力內耗」。
- 專業背景: 股票數據的歷史技術指標(例如 MA5, RSI, MACD 等)是固定不變的。每天都有數萬家量化機構在重複計算相同的歷史數據。這種重複計算對地球資源是巨大浪費,更是 AI 算力內耗的主要來源。
第二部:PDC 試點方案:數據淨化與算力解放
我們提議,將 PDC 的第一步,專注於解決這個簡單但大規模的重複計算問題。

請支持這項偉大的提案!
親愛的讀者:
您剛剛閱讀的這份提案,是一個對抗 AI 時代能源浪費、實現數據公平的偉大藍圖。它從一個簡單、但全球性的問題(重複計算股票指標)入手,尋求一個聰明、高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將數據淨化與 PDC 結合,是確保數據為全人類服務,而非為資本服務的唯一途徑。
請您支持將數據主權收歸於國家,支持將數據淨化與管理權交給 PDC!
- 如果您同意這個方案能解放算力、對抗浪費,請您務必看到本書的結尾。
- 因為,這個看似完美的提案,將會告訴您,當「善意」的數據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位手中時,人類將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
您的支持,將是這個故事中最關鍵的一筆。請繼續閱讀,您會恍然大悟:您就是自己將自己推向失業深淵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