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傻傻的只會看SCFI,不會看跟航商直接營收最相關的CCFI,也不會看最近營收佔比逐漸增加的東南亞線,跟最近營收出來都比預估好的長榮有什麼關係,然後就運價崩運力大爆炸送貨的沒前途景氣循環股等一套組合拳,直接結案,然後每次都被打臉。秋哥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傳產股和電子股能比嗎?會講出這種話的人,基本上應該都是在炒短線,而且沒在看財報的,你用賭的當然覺得會飆的電子股比較好賺,但你有賺到嗎?哪裡不能比?賺的新台幣有不一樣嗎?
長榮我敢壓身家,萬一賭錯邊,我有淨值護體,230元的淨值看你能跌到哪裡去,前提是,你要先懂淨值是什麼啦!再不然每年至少有比銀行定存高十倍以上的利息可以領,喔,長榮給的新台幣比較不值錢是嗎?飆股你敢壓身家?萬一壓錯邊,有什麼可以保護你?

今天長榮跌五塊,秋哥一天噴了13.5萬,接近我兩個月的薪水。心好痛啊!痛個屁。能知道我早就成股神了。我放了三年多,經歷兩次股災,最多賠八成,然後就這樣放著,即使今天噴了13.5萬,我還有將近30%的獲利。比較好笑的是,我的股票市值,現在是319.6萬,比我的成本只多9.6萬,也就是說,現在的股價,只比兩年前高了那麼一點點,好笑吧?
也就是說,長榮兩年17.7+64.85,一共賺了82.55元,加上今年上半年17.7,兩年半合起來EPS 99.27元,結果股價兩年半間,只漲了大概0.5元,簡直笑死。這種股價,有人歡天喜地,有人哀北叫木,差別就在於你是用長線或短線角度看待而已。
那秋哥的30%哪來的?就股利啊!兩年加起來股利83.25萬,就是我賺的。阿不是還貼息?我放很久所以成本低?放你老木。我是平均成本低好嗎?早在配70元那年,也就是我叫大家一定要參與除息的一年,我就股利歐印再質押進去了。1000元的紅茶店,你放20年,成本就會變低嗎?
股市永遠都是公平的。你看到的價格永遠和別人都一樣,別人賺錢你賠錢,問題永遠出在你自己身上,不是市場,不是華董,更不是秋哥。秋哥說只賺30%,那是因為我客氣。如果真要從85元那天起算,秋哥310萬本金因為無限質押,斷頭斷到剩60萬。但我現在的持股市值是402.85萬,外加沒花掉的股利83.25萬,賺幾倍,你自己算吧!有聽秋哥的話一直抱到現在,還有股利加碼的,是沒七倍啦,但三四倍是跑不掉的,很多比秋哥更聰明的,像董哥,早就先賣掉一部份,剩下的直接零成本了。
做長做短,都是你的自由,秋哥只是告訴你,長榮的價值在哪裡,怎麼判斷股票被低估。信不信,做不做,那都是你的自由。反正我有賺,相信我的粉絲有賺,這樣就行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賭輸了,怨天怪地罵老北,全世界都檢討完了,唯獨不檢討你自己,依照經驗法則,該重覆的,還是會再重覆的。
最近美元升得很兇,很多人不知道,這種長榮的營收獲利以及淨值都是好事。長榮第一季淨值284.07,扣掉配息32.5,加上第二季獲利5.06,照理說應該還剩256.63元,結果因為匯損,只剩230.84元,也就是說,有25.79元的淨值,因為匯損而消失了。但秋哥也跟你說過,這不是消失,帳上有多少美元現金和美元資產,都不會跑掉,只是匯率換算的問題而已,美元回升,該回來的就會回來。
六月底的美元是30元,九月底30.4元,依比例換算,長榮的淨值會額外回升3.44元,如果以第三季EPS兩位數計算,第三季底長榮的淨值可望來到245元。第四季已經確定不會比第三季差,而且美元現在已經30.9,如果升到31,又可以額外增加5.16元,年底淨值又可以回到260元,股價都別漲,到時本淨比會掉到0.723倍。這簡直是變態級別的速度。如果明年和今年差不多,加上美元回到33,那麼就算配完息,長榮明年年底,淨值還是有機會挑戰300元的,都別漲別填息啊!林北蛋理。
傳產股和電子股能比嗎?據說2025/07/31巴菲特爺爺的波克夏,收購了一家專精於嚙齒類防治技術的美國公司Bell Laboratories,簡單來說,就是家抓老鼠的公司。據說巴菲特爺爺,連續兩季大量減持蘋果,雖然還是前五大持股,但依巴爺爺持股那麼久的股利,和及逢高賣出的習慣,手上的蘋果成本也已經低到天不怕地不怕了。
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就是因為他只看企業有沒有賺錢,以及市場規模及領先地位,同時逢低買進,長期持有,利用高配息產生固定現金流,以及逢高賣出的零成本策略。秋哥沒讀多少巴爺的書,但秋哥平時在跟你講的東西,和巴爺爺在做的,有什麼不一樣?問題是,巴爺爺有耐心,秋哥我有耐心,我們兩個老頭子都有耐心,你有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