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漢押注人形機器人:出貨年增 10 倍,「安全模組」成中美分水嶺!AI 時代的安全新戰場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臺灣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蠻有意思的新聞:工業電腦廠「新漢(NEXCOM)」宣布,今年他們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出貨量有望年增 10 倍! 🚀

但更特別的是,他們認為「安全模組(Safety Module)」會成為中美市場的關鍵分水嶺。這不是誇張的口號,而是反映出整個人形與工業機器人產業,正在從「酷炫 AI」走向「安全落地」的新階段。

這篇我會帶你看懂:

1️⃣ 新漢這次在美國展會釋出的重點是什麼?

2️⃣ 他們怎麼從控制器一路做到安全模組?

3️⃣ 為什麼安全會變成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

4️⃣ 最後,這趨勢對市場與投資人有什麼啟示?

延伸閱讀:揭秘新漢人形機器人控制器:台灣「沒有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如何用「三腦」引領AI機器人新世代

從「生成式」走向「實體 AI」,安全成為新關鍵 🔐

這則新聞來自 2025/11/10 DIGITIMES。新漢在 embedded world North America 2025(11/4–11/6,美國 Anaheim) 的展會上大動作宣佈:

👉 他們的人形/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今年出貨量可望年增 10 倍

👉 並強調「安全模組」會是中美市場的決勝點

簡單來說,新漢認為未來的工業機器人競爭,不再只是誰的 AI 算力高、速度快,而是誰能「安全地」讓機器人在人類身邊運作。這其實也是一個市場文化的差異:

  • 在歐美,企業非常重視人員安全與合規(functional safety);
  • 但在部分中國市場,價格與導入速度往往壓過安全規格。

他們的邏輯很清楚:安全會變成市場篩選機制。

有安全模組的廠商能打進歐美高階市場,沒有的只能在價格戰裡苦撐。

同時間,新漢旗下 NexCOBOT 與 NexAIoT 也早已佈局這一塊。

從 2024 年開始,他們就推出通過 TÜV Rheinland 功能安全認證 的平台,符合 EN 61508 / EN ISO 13849-1 標準。

今年 8 月更在台北自動化展發表 MARS400 T10 控制器,內建 NVIDIA Jetson Thor AI 晶片 + ESC210 安全系統,把「算力、運控、安全」三件事整合成一個模組。

👉 小體積、高即時性、安全認證全包,一次搞定。

這也是所謂「實體 AI(Embodied AI)」時代的必然演進——當 AI 不只在雲端說話,而是在工廠裡動手、搬貨、走路,安全就成了生死線。


新漢的「安全布局」是怎麼長出來的 📅

我們如果拉一條時間軸來看,新漢這套「安全攻勢」其實是有節奏地推進的:

  • 2020–2023|打底期:開始開發安全控制平台(SCB100),搭配 Intel x86 架構,重點放在可擴充的安全 I/O 模組與流程文件化。
  • 2024/04|取得 TÜV Rheinland 認證:正式通過 SIL 2 / PL d 等級的功能安全證書。對 OEM 來說這非常關鍵,因為代表你買新漢的產品,就能少跑 1–3 年的合規驗證流程。
  • 2025/08|推出人形機器人控制器 MARS400 T10:整合 AI 運算與安全控制模組,專為人形與協作型機器人設計。
  • 2025/09|ISO / ANSI 新版標準上路:ISO 10218:2025 與 ANSI/A3 R15.06-2025 同步更新,功能安全正式被明文化。這波改版被視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安全分水嶺」。
  • 2025/11/04–06|登場 embedded world North America:新漢再度以「安全模組 × 人形機器人」為主軸登場,並在展後由 DIGITIMES 報導曝光「出貨年增十倍」的訊息。

換句話說,新漢的安全牌不是一時話術,而是三年鋪墊、兩年認證、一年收割。

剛好搭上 AI 機器人與功能安全標準改版這兩股大浪。🌊


為什麼「安全模組」成為市場分水嶺?⚙️

那「安全模組」到底是什麼?它到底在機器人裡扮演什麼角色?🤔

簡單講,這是一組能讓機器人在出事前「自我保護」的系統。

它包含四大部分:

  1. 安全控制器(Safety Controller/PLC)
  2. 安全 I/O 模組
  3. 安全驅動/伺服器件
  4. 安全通訊協定(例如 Safety over EtherCAT, 簡稱 FSoE)

這些元件會在關鍵時刻接管控制權,確保系統能「安全停下來」。

例如馬達異常時觸發 STO(Safe Torque Off),或在人員靠太近時進入 安全限速(SLS) 模式。

而其中的 FSoE(Safety over EtherCAT) 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技術,它能讓機器人用毫秒等級的速度交換安全信號,確保在危險發生前完成動作。對高關節數、需要同時控制多部位的人形機器人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那為什麼它會成為中美市場分水嶺呢?

1️⃣ 法規與責任文化不同

美歐市場的安全與責任鏈制度非常嚴格,一旦發生意外,法律追溯會直接影響廠商;所以廠商願意花成本在安全模組上。 反觀部分中國市場更重視成本與速度,因此在非必要時傾向省略。

2️⃣ 應用場景不同

歐美客戶偏好「人機協作」環境,例如工廠協作臂、物流 AMR、人形機器人等,這些應用的人接觸機率高,安全系統就變成必需品。

沒有這些安全模組,就等於沒有進場門票。

3️⃣ 產業正在往平台化發展

新漢把「AI 算力+安全控制」整合在一個模組裡,客戶只要用這套平台,就能快速符合認證要求。這讓他們的解方有黏著度,也能鎖定高毛利市場。💡

整體來看,安全模組就像是 AI 機器人的「良心」——讓智慧不只是強大,而是可被信任。


重點整理 💬

這次的新聞,絕對不只是「參展消息」。它其實在講:AI 機器人商機的下一階段,決勝點會在安全。

📍 關鍵觀察

  • 新漢出貨年增十倍的樂觀預期,不只是數字,而是反映全球工業自動化的安全升級潮。
  • 安全模組、功能安全認證(如 TÜV / ISO / ANSI)會變成新門檻。
  • 對市場來說,「安全做前面」的供應商,將掌握更多歐美專案機會。

📈 未來 6–12 個月可觀察指標:

1️⃣ 新漢在北美/歐洲是否拿下更多安全型控制平台專案?

2️⃣ 是否與 NVIDIA、光學感測、驅動器品牌合作更深?

3️⃣ 新的安全產品是否推出分級版本(PL d / PL e)來應對不同市場?

4️⃣ 人形機器人量產化後,是否出現基於 MARS400 T10 的商業落地案例?


總結一句:安全不是選配,是入場門票。

在「實體 AI」崛起的時代,誰能讓機器人安全地工作,誰就能主導市場。這也是為什麼新漢要在美國展會上,把「安全模組」擺成主題。

如果你也想持續追蹤人形機器人與工業 AI 的進展,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 ✨ 下次見囉 👋

延伸閱讀:

【Mech 系列】中國人型機器人公司全覽 🤖🇨🇳

【Mech系列】 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總覽|開場篇:含各公司詳細介紹🤖

【Mech系列】美國小型核能新勢力大揭密:8 大公司完整解析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系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x 全系列介紹

【Mech 系列】全球機器人補助與政策總覽|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Mech系列】人形機器人核心硬體全解析:從零件開始的下一場科技革命

【Mech週報】2025年11月2日|上週科技新知回顧|10/26–11/01熱點整理

【Mech系列】DARPA 量子競賽 Stage B 晉級企業 x 11家量子科技公司依序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5會員
702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10
深入解析臺灣傳動零組件龍頭廠和大的轉型策略。從汽車齒輪供應商,如何成功跨足機器人減速機與半導體設備領域,並積極佈局北美市場。探討其高品質製程、與大客戶的緊密合作,以及新事業對未來營運的潛在影響。
Thumbnail
2025/11/10
深入解析臺灣傳動零組件龍頭廠和大的轉型策略。從汽車齒輪供應商,如何成功跨足機器人減速機與半導體設備領域,並積極佈局北美市場。探討其高品質製程、與大客戶的緊密合作,以及新事業對未來營運的潛在影響。
Thumbnail
2025/11/10
中國人形機器人近期傳出「爆單」消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本文深入分析,釐清訂單背後的細節,包括哪些是實際採購、哪些僅是框架協議,以及此波熱潮的真正驅動力。透過事件重點、時間線整理與判斷指標,協助讀者辨別資訊真偽,瞭解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真實發展動能。
Thumbnail
2025/11/10
中國人形機器人近期傳出「爆單」消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本文深入分析,釐清訂單背後的細節,包括哪些是實際採購、哪些僅是框架協議,以及此波熱潮的真正驅動力。透過事件重點、時間線整理與判斷指標,協助讀者辨別資訊真偽,瞭解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真實發展動能。
Thumbnail
2025/11/09
這篇文章會帶你看懂馬斯克最新的「AI 機器人賭注」:他說 Tesla 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不只會自動化低技能工作,還能「消弭貧窮」。讀完後你會了解這項願景背後的真實進展、Optimus 四年來的演化、技術與成本挑戰,以及這場「用機器人拯救世界」夢想的可行性與變數。
Thumbnail
2025/11/09
這篇文章會帶你看懂馬斯克最新的「AI 機器人賭注」:他說 Tesla 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不只會自動化低技能工作,還能「消弭貧窮」。讀完後你會了解這項願景背後的真實進展、Optimus 四年來的演化、技術與成本挑戰,以及這場「用機器人拯救世界」夢想的可行性與變數。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