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 系列】中國人型機器人公司全覽 🤖🇨🇳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付費專區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帶大家逛一圈中國人型機器人的版圖。這篇文章不會鑽太細的技術公式或評分表,而是給大家一張「地圖」:有哪些公司?它們各自走的路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讀完這篇,你會對中國人型機器人產業的全貌更有感覺。接下來的系列,我會逐家寫專文,一間一間聊。


中國為什麼能跑這麼快?🇨🇳

要理解中國人型機器人的速度,先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影片上線,沒多久就能看到有「山寨版」甚至「進階版」出現?原因在於中國的供應鏈完整度

  • 零組件齊全:從致動器、減速機到視覺感測模組,大部分都能在國內找到。
  • 實驗場景多:車廠、電子代工廠甚至園區,都願意開放試用,因為他們也想探索「省人力」的可能。
  • 資金與政策推動:政府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資本市場也願意給機器人公司高估值。

這三個條件疊起來,就讓中國的公司能「快速試、快速迭代」。所以你會看到有人走工業場景,有人做服務巡檢,有人往教育科研,有人專攻文旅或消費。這些不同路線拼起來,就成了一張超熱鬧的版圖。


不同路線的大方向🤖

中國的人型機器人公司大致可以分成幾種路線:

  1. 工業導向:衝著車廠、電子廠的產線去,專注「固定工序」。
  2. 服務導向:從巡檢、導覽到值守,重視和人的互動。
  3. 教育科研:提供模組化產品、SDK,養一群開發者社群。
  4. 醫療康復延伸:原本做輔具、康復,慢慢走向通用人形。
  5. 文旅展演:強調擬人外觀與交互,在公共空間吸睛。
  6. 消費/家用:價格壓低,先搶家庭與教育市場,再往 B 端擴展。

這些路線其實常常重疊,但每家公司通常會有一個最核心的主打。


十家代表公司簡介🤖

來,快速過一下名單:

  • Astribot(星塵智能)
    打出「高速操作」的口號,S1 展示靈巧手速,讓大家驚呼「機器人原來能這麼快」。雖然還在展示階段,但已經吸引到很多媒體和資本關注。
🤖 公司介紹 x Astribot 星塵智能:從 DFAI 到 S1,中國人型機器人的「最強操作」解法
  • CloudMinds(達闥)
    早期就推 XR-1,把「雲端 AI+5G」概念帶進人型機器人。特色在於「隊伍作戰」:多台機器人協同,而不是單打獨鬥。
  • DEEP Robotics(雲深處)
    四足起家,戶外越障表現不錯,現在推出人形 DR01,想把穩定步態的優勢搬到工業場和巡檢場景。
  • EX Robots(EX 仿生)
    專注擬人外觀,重點在「像人」而不是「效率」。常見於展館、文旅園區,靠長時交互和表情模擬抓眼球。
  • Fourier Intelligence(傅利葉智能)
    背景來自康復醫療,GR 系列一步步往全尺寸人形發展。優勢是安全設計和穩定性,在醫療、輔助場景有基礎。
  • UBTECH(優必選)
    Walker 系列是中國少數持續迭代的人形產品。強調自研致動器,並試著推進到商用值守和產線應用。
  • Unitree(宇樹)
    以「平價+開放」聞名,G1/H2 等產品把人型門檻壓得很低,很多研究者、愛好者都買得起。社群氛圍特別強。
  • 智元(Zhiyuan Robot)
    主打「多產品矩陣」,G1/G2 加上靈巧手和其他模組,形成一個完整線。策略是「鋪量」,讓產品彼此支援。
  • Kepler Exploration(開普勒探索)
    聚焦工業試點,特別是在車廠和電子代工廠。比起酷炫表演,他們更在意能不能過驗收、能不能真的替工人上線。
  • Ant Group(螞蟻)R1
    大廠入局的指標。螞蟻 R1 雖然還在展示,但品牌效應很大,等於是「把這件事推到社會面」。

這些公司各有什麼潛力?🤖

中國的人型機器人有一個共同點:速度快,但要看長期持久力

  • 有的公司擅長「表演級」影片,但要進產線還差一步。
  • 有的公司出身工業,雖然看起來不華麗,但 KPI 可能更務實。
  • 還有一些則靠生態和社群,先把開發者抓住。

所以,這些公司目前都還在「探索期」,但從不同角度切進去,最後可能會走出完全不同的發展路線。


接下來的系列怎麼寫?🤖

這篇是總覽,接下來我會逐家專文介紹,可能順序是:

  1. Unitree:平價開放的代表
  2. UBTECH:Walker 的商用挑戰
  3. Fourier:從康復跨向通用
  4. Astribot:速度的價值與限制
  5. DEEP Robotics:從四足到雙足
  6. CloudMinds:雲端協同的可能
  7. EX Robots:外觀擬真的商業化
  8. 智元:多產品矩陣的打法
  9. Kepler:工業試點的嚴格門檻
  10. 螞蟻 R1:大廠入局的意義

每篇我都會盡量讓大家一看就懂。


最後聊聊

人型機器人短期不會「無所不能」,但已經能做一些特定任務。中國的優勢是供應鏈+測試場景多,挑戰則是如何把速度轉換成持久的競爭力。

我會持續把這個系列寫下去,一間一間公司拆給你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我會陪你一起追最新的人型機器人和 AI 發展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35會員
526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01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人形機器人的真挑戰——在被推、拉、扯時還能穩住身體、持續出力。你會知道 THOR 怎麼讓機器人學會像人一樣「傾身借力」、整合全身協調,並看到它在實驗裡表現比以往強七成,真正跨出從展示走向實用化的關鍵一步。
Thumbnail
2025/11/01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人形機器人的真挑戰——在被推、拉、扯時還能穩住身體、持續出力。你會知道 THOR 怎麼讓機器人學會像人一樣「傾身借力」、整合全身協調,並看到它在實驗裡表現比以往強七成,真正跨出從展示走向實用化的關鍵一步。
Thumbnail
2025/10/31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擎朗(KEENON)如何把人形機器人 XMAN-R1 正式導入上海虹橋機場飯店,成為全球首例「通用+專用」協作應用案例。你會看到這項技術的發展時間線、實際應用場景、導入關鍵與營運效益,幫助你掌握服務型機器人落地的最新趨勢。
Thumbnail
2025/10/31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擎朗(KEENON)如何把人形機器人 XMAN-R1 正式導入上海虹橋機場飯店,成為全球首例「通用+專用」協作應用案例。你會看到這項技術的發展時間線、實際應用場景、導入關鍵與營運效益,幫助你掌握服務型機器人落地的最新趨勢。
Thumbnail
2025/10/30
這篇文章會帶你掌握最新的人形機器人市場趨勢 🤖。你將看到:價格如何跌破 1 萬美元、2023–2025 的關鍵事件時間線、背後的技術與商業模式突破=。讀完能快速理解未來 15 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大方向。
2025/10/30
這篇文章會帶你掌握最新的人形機器人市場趨勢 🤖。你將看到:價格如何跌破 1 萬美元、2023–2025 的關鍵事件時間線、背後的技術與商業模式突破=。讀完能快速理解未來 15 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大方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1. 製造業 2. 自動化產業 3. 航太產業 4. 汽車產業 5. 能源產業 6. 半導體產業 1. 學習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應用於機械設計和製造流程優化 2. 結合AI與機器視覺,用於品質檢測和缺陷識別 3. 學習預測性維護技術,利用AI預測設備故障 4. 應用AI於機器人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Thumbnail
1. 製造業 2. 自動化產業 3. 航太產業 4. 汽車產業 5. 能源產業 6. 半導體產業 1. 學習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應用於機械設計和製造流程優化 2. 結合AI與機器視覺,用於品質檢測和缺陷識別 3. 學習預測性維護技術,利用AI預測設備故障 4. 應用AI於機器人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Thumbnail
「Embrace AI to unlock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unleashing creativity and marketing infinite potencial.」擁抱AI,開啟效率新時代,釋放創意與行銷無限潛力
Thumbnail
「Embrace AI to unlock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unleashing creativity and marketing infinite potencial.」擁抱AI,開啟效率新時代,釋放創意與行銷無限潛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工廠自動化是利用技術和系統來達到免人工或少量人工需求,減少人力成本。機械手臂作為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選擇應基於應用需求、成本效益和技術支持等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工廠自動化的概念、機械手臂的原理、價格,以及如何挑選機械手臂公司。
Thumbnail
工廠自動化是利用技術和系統來達到免人工或少量人工需求,減少人力成本。機械手臂作為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選擇應基於應用需求、成本效益和技術支持等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工廠自動化的概念、機械手臂的原理、價格,以及如何挑選機械手臂公司。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獨家調查:台灣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報導者 - 代工四強搶AI商機多路並進 廣達、緯創、仁寶及英業達軟硬整合|經濟日報 - 全球 2024 選舉年,AI 時代的政治面臨壓力測試|科技新報 - 「SEMICON Japan」大獲成功,疫情後實體展會的變化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獨家調查:台灣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報導者 - 代工四強搶AI商機多路並進 廣達、緯創、仁寶及英業達軟硬整合|經濟日報 - 全球 2024 選舉年,AI 時代的政治面臨壓力測試|科技新報 - 「SEMICON Japan」大獲成功,疫情後實體展會的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