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 我是Mech Muse~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幾年無論是在新聞裡,還是生活周遭,機器人的身影越來越常出現?
從自駕車、工業自動化,到醫療輔助與服務型機器人,這不再只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而是各國政府投入鉅資、企業爭相佈局的現實戰場。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最新研究,世界主要國家與地區幾乎無一例外,將「機器人」視為未來產業的核心。這些計畫不只是政策文件,而是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影響著未來十年科技、產業,甚至我們的日常生活。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以下是本系列將逐一解析的國家/地區,以及它們在機器人研發上的代表性方向:
- 中國:從1970年代起步,透過《中國製造2025》與「十四五」規劃,巨額補助智慧機器人與核心零件研發,全球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第三名。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中國 | 機器人國家戰略全解析:從「863計畫」到「十四五」的產業野心
- 日本:以《新機器人戰略》和「月球計畫」聞名,將機器人視為解決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利器,聚焦醫療、照護與產業自動化。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日本 | 從《新機器人戰略》到「登月計畫」,打造人機共生未來
- 韓國:靠《智慧機器人法》與多期國家計畫推動,製造業機器人密度世界第一,但核心零件仍依賴進口。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韓國 | K-Robot 經濟:從製造業霸主到全球機器人夢
- 新加坡:推行國家機器人計畫(NRP),結合製造、物流、醫療與智慧城市應用,雖資金規模不大,但策略靈活。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新加坡 | 小國如何用智慧打造大未來
- 澳洲:以資源產業為突破口,廣用自動化卡車與礦業機器人,2024年推出《國家機器人策略》,投資金額達數十億美元。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澳洲 | 從礦場到社區,打造責任與創新的雙軌未來
- 歐盟:透過Horizon Europe和SRIDA推動AI與機器人整合,資金龐大,並重視環境永續與太空應用。
延伸閱讀:【政策系列】 歐盟 | 從工業到太空,打造「倫理+科技」的未來
- 德國:工業4.0的發源地,以「高科技戰略」為核心,持續投資人機互動、外骨骼與智慧製造。
延伸閱讀:
- 義大利:PNR與PNRR計畫下,聚焦工業4.0、農業食品、健康機器人與基礎設施檢測,並探索自駕計程車。
延伸閱讀:
- 英國:透過「工業策略挑戰基金」與「智慧機器2035」布局,重點放在核能、離岸能源、食品生產與智慧製造。
延伸閱讀:
- 瑞典:Vinnova 與 Robotdalen 等創新計畫推動醫療、農業與智慧城市機器人應用。
延伸閱讀:
- 瑞士:以 NCCR Robotics 為核心,專注穿戴式機器人、救援機器人與教育機器人,強調以人為本。
延伸閱讀:
- 美國:由 NSF、DoD、NASA 三路並進,預算規模全球最大,涵蓋軍事、太空探索、醫療與基礎科研。
延伸閱讀:
- 加拿大:最知名的是 Canadarm3,AI 驅動的太空機器人;同時積極投資月球漫遊車與日常自動化應用。
延伸閱讀:
系列安排
- 免費導讀篇(你正在讀的這一篇) → 建立全局觀。
- 付費專題篇(從下一篇開始) → 逐一解析各國的政策、補助金額、技術重點與影響。
🔔 下一篇,我們將從「中國」開始 —— 從863計畫到「十四五」,中國如何一步步推動自己成為全球前三的機器人強國?記得追蹤,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