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 娛樂隨筆|Movie15 影評
有時候,真正的戰場,不在星球上,而在你選擇相信的那一刻。

不同於以往的系列作品,本片不再是以人類視角出發,而是聚焦於終極戰士族群的內部——透過年輕獵人「戴克(Dek)」的試煉與成長,展開一場有別於血腥獵殺的「自我追尋」。
這是一部動作場面激烈、節奏明快的電影,卻在那些戰鬥與咆哮的間隙裡,講述著一個關於「不完美」與「信任」的故事。
在殘酷的宇宙獵場上,戴克不是最強的,卻是唯一學會與他人並肩的終極戰士。

背負的不只是重量,而是一段開始信任的路途。
弱者的試煉
戴克出生於終極戰士族群,是眾人眼裡的「缺陷品」。
父親視他為族內恥辱,命令其兄酷威親手終結他的生命。
但酷威選擇犧牲自己,將弟弟送往一顆神秘的「殺戮星球(Genna)」。
那是一顆充滿危險生物與極端環境的行星。
戴克決定在這裡證明自己,去狩獵連父親都畏懼的頂級掠食者——卡里斯克(Kalisk),一頭能快速再生、幾乎無法被殺死的怪物。
這場狩獵不只是場試煉,也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辜負兄長。
他也不斷告訴自己:現在的他,還配不上「戰士」這個稱號。

荒蕪的地表,處處都是考驗他的陷阱。
孤獨的獵人,第一次學會並肩
在殺戮星球上,戴克遇見了 韋蘭・湯谷公司(Weyland-Yutani) 的仿生人 希亞(Thia)。
她與另一台同型機器人 泰莎(Tessa) 受命前來捕獲卡里斯克,目的是為人類研究其再生能力。
希亞被植入接近人類的情感,與戴克相遇後,她看見了「孤獨背後的不安與恐懼」。
戴克一直堅信,終極戰士必須獨自狩獵,
因此他將希亞視為一個可利用的工具。
然而,希亞的開朗與真誠,漸漸撼動了他那道心牆。
在某次交談中,希亞提起「狼王守護群狼」的故事——
那不只是寓言,更像一面照見內心的鏡子。
他第一次開始懷疑,
真正的「戰士」是否僅代表殺戮,
還是,也包括守護。
從那之後,戴克逐漸理解並接納其他生命,
其中也包括一隻在旅途中陪伴他們的神秘生物——小巴。

希亞訴說著真相,讓兩人關係短暫破碎,也讓理解有了縫隙得以萌生。
體制的囚徒,信念的叛徒
希亞與泰莎,是同源而異命的存在。
兩人被植入相同的情感程式,卻因一場失敗的補獲,使內心走向分歧。
泰莎曾為了拯救希亞而受損,
從那刻起,她認為「情感」是任務的阻礙,
於是選擇以冷靜與效率取代一切情緒。
而希亞則因那次被救的經驗,
更加理解了「情感」的價值與人性的溫度,
她開始學會理解、學會同理。
這樣的對立,也在戴克的內心上演。
他渴望被族人承認,
卻痛恨那殘酷的體制奪走了他的兄長。
他想要被認可,
卻仍固執地選擇用體制的方式證明自己——
獨自獵殺,絕不退縮。
直到那場與卡里斯克的決鬥——
泰莎突襲拘捕了戴克與卡里斯克;希亞私自放走戴克,自己則被封鎖囚禁。
回到飛船,戴克發現小巴其實是卡里斯克的幼體——這次他們不是要去狩獵,而是要去拯救。

小巴,即使不會說話,卻用行動與他人建立羈絆。
當信念改寫命運
戴克帶著小巴前往拯救希亞,聯手對抗泰莎。
那場戰爭,象徵著「不完美者與完美體制」的對抗。
他運用從希亞學到的星球天然資源(植物與生物特性)轉化為武器與陷阱,
透過理解一切,讓強者與弱者的界線,在此重新被定義。
希亞被視為「失敗品」,因為她擁有同理心;
戴克被放逐,因為他不夠強大。
兩人都是體制下的殘缺品,
但正因為他們的「不完美」,他們能彼此理解,也開創了新的可能。
完美不該由他人定義,
而是選擇擁抱值得存在的差異。
當戴克最終擊敗泰莎,他並沒有被力量吞噬,
反而在希亞與小巴的目光中,看見了從未被賦予的價值——「自我」。

這場對峙,不只是力量,更是尋找內心渴望的模樣。
當力量回歸信念
回到族群的那一刻,戴克已不再是那個弱小固執的少年。
他不再以殺戮定義榮耀,而以「選擇」定義成長。
他擊敗父親,這不僅僅是復仇,
也是向那個相信自己的哥哥,證明自己。
此刻,他不再否認——此刻,他是「戰士戴克」。
他沒有回歸族群的規範。
因為他懂了——真正的戰士,不是遵守命令的人,而是能改變命運的人。
這段旅程的意義,不在勝負,而在理解:
信任他人,並非軟弱,而是戰士最終的進化。

戴克,以咆嘯掩飾不安,那是想證明自己的聲音。
為被看見的人
一開始,沒有人相信戴克。
他只是族裡的笑柄,一個連生存資格都被懷疑的「缺陷」。
只有酷威看見了他身上的潛力,
選擇用犧牲去成全那個還未成熟的弟弟。
他們的關係,就像西奧與梵谷——
一個看見,另一個才得以被看見。
有時親近的人,比我們更早知道我們的潛力。
現實也如此。
那些留在身後支持我們的人,並非沒有夢想,
而是選擇把夢想化成我們前進的翅膀。
他們的沉默與犧牲,
正是我們得以前行的理由。

「要勇敢,弟弟」,這是信任的話語,也是不服從的勇氣。
獵場之外,信念仍在
《終極戰士:殺戮星球》看似是一部動作片,
實則是對「戰士」與「體制」的思辨。
導演崔克坦伯格以流暢的鏡頭與緊湊的節奏,
將獵殺的快感與存在的疑問交織。
動作場面依舊凌厲,但情感的軸心更深:
孤獨戰士學會信任他人,
仿生人學會成為人,
兩位「不完美」的人在彼此之間找到價值。
即使節奏略顯急促、角色轉折略生硬,
整體仍瑕不掩瑜。
這部電影不只是系列延伸,
更像是一封寫給「孤獨與歸屬」的信。

推薦對象
《終極戰士:殺戮星球》是一部充滿動作但又兼具部分哲理的全新續作。
推薦給:
- 喜歡《終極戰士》《異形》系列的觀眾。
- 想在爆炸與獵殺之間,看見人性與自我定義,看見不一樣的終極戰士的影迷。
- 在體制中懷疑自己價值,卻仍想改寫命運的人。
《終極戰士:殺戮星球》提醒我:孤獨或許是戰士的起點,但信任,才是回家的路。
當你學會信任,是否也更接近真正的自己?
—— Simon's 娛樂隨筆 Movie15
📺 電影資訊
《終極戰士:殺戮星球 Predator: Badlands》|2025 年上映|導演:Dan Trachtenberg|主演:Elle Fanning、Dimitrius Schuster-Kolomatangi|類型:科幻、動作、劇情|片長:107 分鐘
📷 圖片來源:官方預告與媒體公開素材,僅作心得交流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