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戰士:殺戮星球】:80分-2025好萊塢電影戰場的頂級獵食者
(Predator: Badlands,2025)

觀後感
不誇張的說,【殺戮星球】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我最滿意、看得最爽的商業大片。

那些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
如何拍好一部科幻爽片?或者該問,科幻爽片的「爽點」應該在哪裡?那就是讓角色/觀眾,與創作者架構的科幻設定,有夠豐富、夠有趣的互動。
這次【殺戮星球】的導演丹·崔克坦伯格(Dan Trachtenberg),便完美示範了這點,給了我們一個愉快、刺激的107分鐘,以及目前系列中我最愛的一部【終極戰士】!

本片(很不尋常地)以一名終極戰士戴克(迪米特里烏斯·舒斯特-科羅馬坦吉 飾)為主角,講述他為了證明自己,孤身來到了殺機四伏的干納星,並須設法在此生存下來。
電影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干納星上種種動、植物的生態系設定。
例如,在一片「刀片」叢生的草原,只有被堅硬皮甲包覆的動物能活動於其中;或是會發射毒針的植物群,被其他飛行動物用來獵捕地面生物。
其他還包括能吐出腐蝕性毒液的軟體動物;會爆炸的幼蟲;會躲在樹林上方的觸手怪……

形形色色怪物,並非只是獵奇而已。電影最聰明的就是,它會讓主角慢慢掌握這些動、植物的特性或「觸發條件」,試著讓自己別陷入危險。而這個「探索規則」的過程,就是我們觀眾看得最津津有味的的時刻。
且最後主角不僅掌握了規則,還能反過來利用這生態系幫助自己戰鬥!
哪怕本片的「打鬥動作」本身並不特別厲害,但看他巧妙地應用前面蒐集到的「道具」來克服困境,觀眾便不自覺地會有「原來如此」、「前面劇情的線索全都拼起來了!」的滿足感。

更進一步地,在設定的支撐下,電影也能更有層次地將戰鬥場面的「規模」一步步升級:
從植物、小型動物、大型動物,一路過關斬將;接著看人類怎麼用高科技解決小怪獸;然後是終極戰士打人類部隊、打人類的巨型機器人、巨型機器人再打巨獸;最後回歸原點,終極戰士打終極戰士。

而上述這種由設定和劇情鋪陳,共同構成的場面設計與熱血感,我想就是我們看科幻爽片時,最希望獲得的樂趣吧~

屬於成人的迪士尼電影
除了上述「生態/道具規則」被精彩地應用在動作場面以外,科幻設定也為本片的文戲、劇情推動,增添了不少趣味。

主要是,「終極戰士」這個種族「尤特加」,其文化設定為「個人主義,好戰、弱肉強食」,因此當戴克遇見一個生產自人類文化、非常多話的生化人希亞(艾兒·芬妮 飾)時,兩種極端人設就會擦出許多有意思的火花。
例如希亞會想跟戴克形成互相關心的夥伴關係,但戴克根本就不懂這些,只把希亞當成物品隨意地拿來拿去。所以他們會出現「對,你幫助我找到獵物是你的榮幸!」而希亞非常傻眼的傻氣情境;或是希亞作為一台有感情、工作是蒐集生物資料的機器人,會開始跟戴克亂講話,問他「你吃東西是用臉上的獠牙還是嘴裡的牙齒?」而戴克則非常無言的輕鬆時刻。

又,由於希亞是個機器人,所以除了前面被當背包丟來丟去外,還會出現諸如,在掃描瞳孔時,她把眼睛當成玻璃擦一擦;她在修復下半身時,卻被一旁戰鬥中的戴克又攔腰撞成兩截;或是後來希亞的上半身被母公司收回時,戴克卻可以跟著她的下半身,一路走回人類基地。
另外像兩人冒險中,蒐集到的夥伴小巴,也會寫這隻幼獸,如何把戴克當成夥伴/楷模,想跟他要食物吃,並模仿他的動作。

這些人物的相處,為何能有如此可愛、生動的描繪?
我想還是因為電影創作團隊,對終極戰士的文化、生化人的科技……等設定,有夠豐厚的細節,所以才能編排出這些非常有趣味、讓人會心一笑的文戲。

有意思的是,你若觀察本系列此前的作品,甚至包括丹·崔克坦伯格自己之前執導的【終極戰士:獸獵者】(Prey,2022),都並非輕鬆愉快的調性;哪怕把眼光放到其姐妹作──【異形】系列(Alien series),似乎都少有這種傳統冒險故事的趣味。

【終極戰士:獸獵者】(Prey,2022)
這次的【殺戮星球】能加入這些笑料,讓文戲、武戲在嚴肅與幽默氛圍之間更靈活的切換,增加更多元的娛樂要素,除了是導演與編劇派屈克·艾森(Patrick Aison)本人的才華外,我還想到另一個可能性──母公司迪士尼(Disney),終於懂得讓旗下的二十世紀影業(20th Century Studios),成為一種「屬於成人的迪士尼」了。
上述文戲部分的樂趣,包括以幽默感建立人物關係、放入一個可愛小生物當吉祥物,乃至於片中提倡的「合作互助」之價值觀,都是過去迪士尼作品討觀眾歡心的典型手段;而在動作場面及電影整體的高概念上,本片又可以是成人向的,去拍殺戮、戰鬥,去講一個殘酷的生存故事。
我想,只要他們能繼續發揮「給大人看的迪士尼」這個相當有優勢的思路,那二十世紀影業要超越漫威(Marvel),成為相當強大的娛樂電影廠牌,應該指日可待。

超級戰士 vs 超級財團
本片有個對影迷而言,相當驚喜的設定──女主角希亞的母公司,就是「異形」系列當中的超級財團「威蘭湯谷公司」(Weyland-Yutani Corporation)。
這標誌著在迪士尼的規畫下,「終極戰士」與「異形」兩個IP的世界觀,終於正式連在一起了。
(當然,過去不少人多把兩集【異形戰場】當成平行世界)

不過,我佩服這部電影「連宇宙」的手法,是它並非如漫威英雄電影那樣,粗糙地賣情懷、壓榨經典作品的剩餘價值。【殺戮星球】中出現威蘭湯谷公司,其實有著更深層的主題表達。

誠如前述,電影在前段不斷強調的是,終極戰士的極端「個人主義」。包括他們崇尚強者,須獨自狩獵、證明自己的文化,以及這種價值觀,如何讓主角戴克失去兄弟、被父親驅逐,甚至殺點命喪危險的干納星。
至於生化人希亞,帶給戴克的觀念就更偏向「集體主義」,講生物可以靠著群體來獲得意義。然而,威蘭湯谷公司的出場,又讓觀眾看到了,極端的集體主義,也是另一種冷血、沒人性的殘酷狀態,所有個體都成了達成財團商業利益下的小齒輪,因此他們也都是可被捨棄的棋子。
【終極戰士】系列這戰鬥向的直男爽片,與帶有反烏托邦氣質的【異形】系列相連,正好成就了故事中兩種價值觀的對比與對撞。

而更進一步地,既不要極端個人主義也不要極端集體主義的主角一行人,該選擇何種生存方式?
電影在最後決戰時,也用戴克將軟體動物放在肩膀上的視覺意象去表達了:互利共生。
我們既保有來自終極戰士文化的個人能動性與獨立性,也採納了希亞的合作意識,在險惡的環境中,互相理解、依存。
這個核心表達,不僅讓電影的劇情脈絡與人物心路歷程更明晰;同時,在此主題與前述可愛文戲的結合下,角色間的羈絆情感也更顯得動人,讓觀眾加倍喜歡他們的夥伴關係!

p.s.
最近才看到一個研究報告,說在非洲草原上,比起獅子、老虎等頂級獵食者的吼叫聲,所有動物無一例外,最害怕、最警戒的,其實是人的聲音。無論是再強大的動物,一察覺到人類在場,絕對是落荒而逃。
研究團隊也以這項發現來說明,人類文明哪怕只是「存在」,就足以對大自然中的動物造成衝擊。

【終極戰士:獸獵者】(Prey,2022)
因此,我相當喜歡【殺戮星球】對「終極戰士」系列傳統的顛覆:人類不再是被狩獵的一方,反而是最強大、最有威脅性的狩獵者,是這個致命星球上,所有物種最大的天敵。片中呈現了,無論多麼凶狠的生物,人類一來,仍能把牠們變作器皿裡的標本、手術台上的實驗樣本,甚至一把火就把一切燒光。
哪怕在一部以生態系設定為主的科幻中,創作者能對「人與自然之關係」的觀察和設想,如此敏銳而貼切,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哩!

#終極戰士殺戮星球 #終極戰士
#PredatorBadlands #Predator
導演、編劇 #DanTrachtenberg
編劇 #PatrickAison
主演 #DimitriusSchusterKoloamatangi #ElleFanning
攝影 #JeffCutter
剪輯 #StefanGrube #DavidTrachtenberg
配樂 #SarahSchachner #BenjaminWallfisch
#20thCenturyStudios #Disney

延伸閱讀:
【終極戰士】短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073375216029647&set=a.1182361097239881
【終極戰士2】短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949843575049479&set=a.1182361097239881
【終極戰士團】短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073315699368932&set=a.1182361097239881
【終極戰士:掠奪者】短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082506178449884&set=a.1182361097239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