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加入方格創作平台後,選擇在5月20日發表第一篇關於幸福的貼文《販賣幸福的鴿子》。為何選擇代表‘’我愛你‘’的日期,還有剛好是數字只有5、2、0的20250520。因為我希望對創作分享的熱愛能一直持續寫下去,而且真正的喜愛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我永遠記得發佈第一篇貼文時,誰第一個給我愛心,誰第一個追蹤我,還有誰第一個在我貼文中留言。這些第一成為我的感動收藏,我才發現它不單單只是一個創作平台,而是可以找到一群在文字裡,互相交流、同頻共振的文學同伴。6月底發表的第八篇文章《夢中的舅舅》,第一次入選方格精選,或許是該文章引起很大的情感共鳴。我喜歡將生活及生命中,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四季風景,用文字的樣子寫下那心中的畫面,沒有艱深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真誠的感動。原來文字會找到想讀的主人,原來最易懂的文字最能貼近人心,原來文字與文字,也都走在相遇的路上。
今年8月開始寫了第一篇旅記,原本出國有寄明信片給家人朋友的自己,決定10月出國也寄給我在方格子裡,最先又持續互動支持的格友們。知道格友們可能有個資疑慮,我決定將想給格友們的明信片寄到家中,再拍照轉檔美編後,送給格友們。理工男歐巴笑我像傻瓜,既然都要拍照轉檔,就直接用電子明信片就好了,不是更快。可我不這麼想,我一直認為,卡片要手寫才有溫度,也能把心意放入並傳遞出去。
在日本九州的最後一天,我把自己親自設計且手寫的30張明信片,準時投遞在日本海之中道的郵筒。這30張明信片就一路上,沾滿著九州的海風,還有飛機上的藍天白雲,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有些是給真實生活的家人朋友,有些卻是投遞到米粒家的信箱。然後透過米粒這個攝影師,拍下那代表郵戳為憑的紀念明信片,最後再遞送到格友們的手心中,是米粒滿滿的祝福,也是惺惺相惜的友誼象徵。

會飛翔的友情明信片🕊📮💌🤲
最先收到明信片的媽媽在電話中說,寶貝女兒總是像個孩子般有心。遠方的作家好友說,原本靈感枯竭,收到明信片的當下,再次找到創作的力量。剛經歷喪親之痛的大學同學說,在失去摯愛的同時,卻發現始終擁有一個永不忘的傻妞(米粒大學的外號)。大學畢業剛工作時,很照顧我的同事大哥及大姐說,妞妹怎麼還是老樣子,知道大家寂寞了,溫暖像是限時遞上的專送。還有朋友把我過去郵寄的明信片串接起來,掛在書桌上當美麗的裝飾。而這幾天,我分別以連結的方式投遞在格友們的貼文中,如果用心察覺,就知道我選的貼文,具有很深的意義。

我彈的《生命之名》,也是一份生命同在的支持🩷
一位好友曾問我,傻妞做這些事會覺得累嗎?我說,累是一定會的,但我永遠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因為體弱多病常常請病假,沒什麼朋友的我,就是因為同學的一張手寫卡片,給了我溫熱的擁抱,讓我知道還是有人會惦記著我。於是卡片成為我最喜歡收到的禮物,也成為我傳遞感謝及感恩的祝福。
我曾寫過一篇《會飛的抱抱》,故事中的孩子用最單純的愛遞送抱抱。我想送件的郵差先生看到同個收件地址,居然有那麼多收件人,這個家好像很大很熱鬧?還有那些較奇特的名字,有自然學家、烘焙專家,甚至有巨獸。雖然現在有多元成家,但這戶人家也太特別了,連動物都是這樣與眾不同。即使慢了一點,但這些會飛翔的明信片,還是全部成功投遞到米粒家的信箱。收到明信片的格友們,會發現米粒的筆跡就是字如其名,定格在國小寫字的樣子。那個活在繪本及童話故事裡的米粒,只是希望用以始為終的方式,去實踐最平凡簡單的浪漫。因為有了最初,才有之後的延續。而近期收到朋友及格友們熱情的回響,讓我覺得,看似是我投遞出去的祝福,實際卻是從這份投遞中,又回轉到自己身上的祝福。雙十一,就是二十二,所以一點都不孤單,而是單與單間的雙向奔赴。🫶🫶🏃♀️🏃♀️

秋與思,我都放在心上🍁💗
後記: 小米粒的名字是我7歲兒在他4歲喊我的小名,覺得這名字實在太可愛了。理工男歐巴是我的先生,記得他第一次送禮給我時,因沒寫卡片被我退回禮物,之後就寫了好多年,直到婚後3年,他沒再寫了。而當他看到我為大家寫了很多卡片,叨唸我一下,又補上一句,也有他的那一張嗎🙄。傻妞是大學學長姐及同學們給我的外號,他們覺得傻氣的我,像不食人間煙火,如今我的生活處處都是煙火🤣。

謝謝親愛的格友,在最悲傷時刻,依舊惦記交換明信片的約定,從韓國及波蘭寄給我。而我們在相同的時間,收到對方祝福的明信片,擁抱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