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13)日在台積電小跌開出、輔以看好AI趨勢與OpenAI攜手合作的鴻海開高走低下,雖有電器電纜及塑膠類股表現突出,帶動加權指數盤中一度站上28000點,但在廣達、台達電、緯穎等電子權值股亦走疲壓力下,加權指數終場收在27903.56點,下跌43.53點0.16%,險守月線關卡,成交量則明顯放大至6572.27億元。
【免責聲明】
以下文章內容均為個人研究之心得,本人所提供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非對任何投資人進行推介、建議或買賣,投資前請務必獨立思考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及交易風險,本人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各文章和資訊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轉貼分享,違者必究!
🔸台股市場盤面環境
台指期、櫃買指數、重點權值-台積電、聯發科、廣達、鴻海

🔸近期展會
📍Chin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Application Expo(IC Expo)
- 時間:2025年11月5日至11月7日
- 地點:中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 說明:聚焦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先進封裝與半導體設備材料,展示中國半導體自主化成果與全球供應鏈合作動向。相關族群包含晶圓代工、封裝測試、材料與設備廠商。
📍China Electronics Fair(CEF)中國電子展
- 時間:2025年11月5日至11月7日
- 地點:中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 說明:涵蓋電子零組件、智慧硬體與消費電子整機系統,觀察中系品牌與供應鏈最新技術動態。相關族群包含電子零件、消費電子、模組與PCB廠。
📍Asia Power Semiconductors, Materials & Equipment Expo
- 時間:2025年11月20日至11月22日
- 地點:中國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
- 說明:主題聚焦功率半導體(SiC/GaN)、模組與熱管理技術,關注新能源車、工業自動化與節能應用。相關族群包含功率元件、封裝材料、導熱與散熱供應鏈。
📍Los Angeles Auto Show(洛杉磯車展)
- 時間:2025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
- 地點:美國洛杉磯會展中心
- 說明:全球年度重量級車展,聚焦電動車、智慧駕駛與車聯網新車發表。相關族群包含車用電子、電池模組、BMS系統與EV零組件供應商。
📍Healthcare+ Taiwan 醫療科技展
- 時間:2025年12月4日至12月7日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TaiNEX 1)
- 說明:亞洲規模最大的醫療科技展,主軸涵蓋智慧醫療、生技製藥、AI診斷與健康管理解決方案。相關族群包含醫材廠、生技公司與AI醫療應用整合業者。
📍Advanced Automotive Battery Conference (AABC 2025)
- 時間:2025年12月8日至12月11日
- 地點:美國拉斯維加斯 Caesars Palace
- 說明:全球最具指標性的電池產業盛會,聚焦電動車與儲能系統電池化學、製造、回收與供應鏈。相關族群包含電池材料、BMS、儲能與回收系統供應商。
「興登堡預兆」
技術分析指標,用以偵測市場廣度及結構出現異常分化的狀態,當條件同時成立時,暗示市場可能處於高風險階段。
- 興登堡預兆由 Jim Miekka 於 1995 年提出,名稱取自 1937 年 興登堡號空難(LZ 129 Hindenburg)象徵市場表面平穩但內部潛藏危機的情況。
- 其核心觀點是:在健康牛市中,多數股票應同步上漲;但當市場出現「一邊創新高、一邊創新低」的情況,代表廣度惡化、結構分化,可能是市場轉折或修正前兆。
- 近期分析指出,美股在 2025 年10 月29日出現該訊號,再次引起市場對「階段性頂部」與「回檔風險」的警示。
觀察要點:
- 當創 52 週新高與新低的股票數量皆達一定比例(如 2.2% 以上)時,觸發預兆。
- 市場整體指數仍處於上升趨勢(如位於 50MA或10週均線之上),但內部廣度指標已轉弱。
何謂廣度指標?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盤面漲跌家數大幅落差,即使盤面創新高,但出現動態的個股(以台股為例如漲停股家數)只出現在少數個股,便代表廣度降低。 - 市場情緒極端、風格高度集中(如少數股票爆量上漲,多數股票疲弱)時,該預兆的警示價值提高。
- 該指標並非每次觸發都代表大崩盤,歷史上出現「假警報」的情況不少,但可以搭配歷史月漲幅進行觀察。
- 投資人如果僅依據此一指標而忽視基本面、資金面或政策面變化,可能誤判市場走勢。
- 加權指數&台指期週K:

記憶體族群
【盤前主題族群解析】 AI 伺服器、資料中心與終端儲存需求推動全球記憶體進入「超級循環」階段。隨三星、美光等國際大廠逐步退出 DDR3/DDR4 舊製程、轉向 DDR5 與 HBM 高階產品,台灣記憶體產業鏈自晶圓製造、模組組裝到控制 IC 供應出現顯著補單與報價上漲效應,帶動整體族群同步轉強。
題材說明:
- 全球記憶體價格結構正快速重塑。
- DRAM/NAND 供應鏈因高階化轉型而釋出舊世代產能,台廠在 DDR4、DDR3 以及標準型 NAND 領域受惠轉單。
- 模組廠與控制 IC 廠因庫存去化完成、現貨價格上揚,第三季營收全面創高。
- 台廠龍頭如南亞科(2408)十月營收創 50 個月新高,華邦電(2344)轉虧為盈,模組廠威剛(3260)、十銓(4967)、創見(2451)與宇瞻(8271)均公布歷史新高單月營收,群聯(8299)控制 IC 接單亦持續放量。
潛在推升因子:
- DDR4/DDR3 停產效應:國際大廠縮減中階產品線,使台廠成為主要供應來源。
- 庫存低檔與報價上漲:模組廠普遍報告庫存天數降至一年新低,現貨報價上漲幅度擴大。
- AI 伺服器與儲存需求提升:GPU 伺服器與邊緣運算需求帶動高頻寬記憶體需求。
- 台廠製程轉型完成:力積電(6770)與鈺創(5351)等晶圓代工與控制 IC 廠完成產品線調整,能承接新一輪訂單。
潛在風險因子:
- 循環高峰回調風險:若報價漲勢過急、需求提前反應,可能在第一季後出現庫存重建期。
- 技術迭代風險:DDR5、HBM 量產加速,可能削弱舊世代記憶體(DDR4/DDR3)訂單延續性。
- 終端需求遞延:PC、手機出貨若未如預期回溫,將影響模組廠追加拉貨。
- 製程良率/成本波動:部分晶圓製造與控制 IC 良率仍在調整期,若原料價格上升,毛利可能受壓。
相關個股(附代號與描述):
DRAM/DDR3/DDR4 晶片製造
- 南亞科(2408):台灣最大 DRAM 製造廠,十月營收創 50 個月新高,年增 262%,受惠於 DDR4 停產與報價上揚。
- 華邦電(2344):主攻利基型 DRAM 與 NOR Flash,第三季轉虧為盈,股價創近 24 年新高。
- 力積電(6770):具 DRAM 代工能力並切入 DDR4/DDR5 製程,受惠於記憶體客戶轉單效應。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
- 旺宏(2337):主要生產 NOR/SLC NAND,受惠 AI 與車用儲存應用需求提升。
- 鈺創(5351):快閃記憶體控制 IC 與 DDR 控制器供應商,搭上模組與儲存鏈同步上升行情。
記憶體模組與組裝
- 威剛(3260):全球前十大記憶體模組廠,十月營收年增 23.7%,庫存降至低點。
- 十銓科技(4967):模組與電競儲存品牌廠,第三季 EPS 創歷史新高,品牌出貨量大增。
- 創見資訊(2451):以工控與車用記憶體模組為主,庫存去化完成、毛利率改善。
- 宇瞻科技(8271):工業級儲存模組領域領先,受惠工控與 AI Edge 儲存需求強勁。
- 商丞(8277):提供 SSD 與 DRAM 模組製造代工,隨模組產業出貨量回升而受惠。
控制 IC/記憶體介面晶片
- 群聯電子(8299):全球 NAND 控制晶片領導廠,搭配模組廠訂單回升,主推 PCIe Gen5 控制器。
- 點序科技(6485):專注記憶體控制 IC、SSD 主控晶片,AI 儲存與伺服器應用帶動營收高增長。
近期日K強弱排序:
群聯(8299)>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鈺創(5351)>旺宏(2337)>宇瞻(8271)>力積電(6770)>威剛(3260)
處置:華邦電(2344)

玻纖族群
【盤前主題族群解析】 「日東紡業績大上修+T-Glass供給吃緊」點火,帶出AI伺服器升規(液冷、高壓直流、M8/M9高速板)→ CCL與上游玻纖布同步拉貨,台廠出現族群性連動。
題材說明:
11/6 起日本玻纖材料龍頭日東紡(Nittobo)上修全年淨利預測、股價連續強彈,並成為市場對「高階Low-DK/Low-DF、Low-CTE 玻纖布」缺口的外部驗證;11/11 台灣盤面即見玻纖相關個股強勢表態(富喬、建榮、台玻領漲)。法人指出,AI 伺服器升規帶來材料層面的同步升級:散熱由氣冷轉液冷,電源朝高壓直流,板材從高速銅箔基板(M8→M9)到上游玻纖布全面升級,T-Glass 供應轉趨吃緊,缺口恐延續至 2026 年底前後才緩解;ABF 載板優先分配產能也推升上游布材拉貨,台廠受惠轉單效應與議價空間擴大。
潛在推升因子:
- 日東紡「業績上修+報價領先」外溢效應:龍頭獲利大幅上修後,市場共識轉向「高階布材缺口擴大→報價續揚」。台股端當日即見富喬、建榮、台玻強攻。
- AI 升規帶動材料鏈全面放量:GPU/自研ASIC 升級→液冷、高壓直流推進→CCL/M8-M9占比提升→上游玻纖布(Low-DK/DF、Low-CTE)需求急增。
- T-Glass 缺料「時間軸」:法人估最早要到2026 年 Q4、日東紡新產能開出後,缺貨才有望緩解,短中期對報價與訂單能見度屬支撐。
- 台系供應鏈承接轉單:有報導點名台玻在亞洲具備高階 Low-DK/Low-CTE 量產能量,富喬電子級+工業級雙線並進、AI/800G應用放量,帶出本地鏈條加速擴產。
潛在風險因子:
- 需求節奏與庫存變數:若雲端客戶放緩AI CapEx或板廠庫存去化不順,短線動能易波動。
- 擴產良率/成本壓力:高階布材製程門檻高,能耗、原料與良率控制將直接影響毛利與時程。
- 題材熱度後的高基期:短線大漲帶來評價壓力,後續須看實際出貨放量與報價續航。
相關個股(附代號與描述):
- 富喬(1815):電子級 Low-DK/DF 玻纖布主力廠,AI/800G 應用出貨放量;市場稱產能缺口達雙位數。
- 建榮(5340):高階玻纖布+浸膠一條龍能力,受 AI 高速板材升規帶動。
- 台玻(1802):佈局 Low-DK/Low-CTE 高階玻纖布,通過覆晶板客戶認證;被點名為亞洲具量產能量的關鍵供應者之一。
- 德宏(5475):電子級玻纖布與高頻高速材料布局,受益 AI 伺服器與車用高速板材升級與轉單趨勢。
- 中釉(1809):同屬玻璃/材料族群,消息面帶動同步上行,11/11 收漲近 4%。
- 南亞(1303):樹脂、玻纖布、銅箔等上游材料一貫化布局,受惠板材升規的間接需求拉動。
近期日K強弱排序:
富喬(1815)>台玻(1802)>建榮(5340)>德宏(5475)

被動元件族群
【盤前主題族群解析】 AI伺服器、高速通訊與車用電動化推升高階 MLCC、鉭質電容與高功率電感需求,近期日系大廠漲價效應外溢,台系被動元件族群再度出現族群性連動,從龍頭到中小型廠同步被市場關注。
題材說明:
被動元件為電子產品的基礎組成之一,包含電容、電阻與電感三大類。隨著 AI 伺服器升級(從氣冷轉液冷、高壓直流輸入)與車用電動化推進,對高壓、高頻、高可靠度元件需求急升。AI 伺服器單機 MLCC 用量已從傳統伺服器的 2,000 顆提升至 20,000 顆以上,甚至高階機櫃可達 40 萬顆。
近日日系龍頭村田(Murata)、太陽誘電(TDK)啟動新一輪報價上調與交期延長,法人觀察全球庫存回到健康區間,AI、高速運算與車用需求同步回溫。此帶動台系廠(國巨、華新科、奇力新等)營運結構改善,也推升中小型個股(如金山電、千如、華容、密望實)跟隨補漲,形成完整族群性連動。
潛在推升因子:
- AI伺服器需求爆發:AI伺服器與電源供應系統升級,帶動高壓電容與高頻電感需求。
- 日系漲價外溢效應:村田與 TDK 調漲 MLCC 報價 3–5%,帶動台廠議價能力上升。
- 庫存回補循環啟動:全球 MLCC 與電感庫存水位回歸歷史均值,通路與品牌客戶開始補貨。
- 車用與工控需求回升:華新科、千如、金山電等公司受惠車用電子化趨勢,拉貨動能穩定。
- 中小型族群補漲效應:密望實、華容等次族群個股成為近期盤面高周轉率焦點。
潛在風險因子:
- 終端需求節奏仍不穩定:AI 伺服器與電動車訂單若延後出貨,短線補庫動能恐放緩。
- 原物料成本上升風險:鎳、鈷等關鍵原料若價格上漲,恐壓縮毛利率。
- 中國低價競爭:中系廠商以低價搶市,對中低階產品毛利造成壓力。
- 高基期修正風險:短線題材反映快速,後續需以實際出貨支撐估值。
相關個股(附代號與描述):
- 國巨(2327):全球前五大被動元件廠,產品涵蓋 MLCC、電阻、電感與鉭質電容;受惠日系漲價與AI伺服器需求。
- 華新科(2492):主力為 MLCC 與電阻,車用、工控與AI伺服器應用滲透率持續提升。
- 奇力新(2456):專攻高功率電感與磁性元件,受惠AI伺服器電源與車用電感需求。
- 凱美(2375):鋁電解與薄膜電容廠,積極切入新能源車電源應用。
- 信昌電(6173):低位階被動元件廠,近兩週盤面表現活躍。
- 九豪(6127):中小型被動元件供應商,受補庫循環與短線題材帶動。
- 禾伸堂(3026):以電感與電阻為主力,受惠車用與工控應用。
- 金山電(8042):專注高壓陶瓷電容與車用電源模組,切入EV與能源儲能系統。
- 千如(3234):主力為電感元件,車用電感市占高,受AI電源與車用電子需求推升。
- 華容(5328):從事精密電阻與功率電感製造,近期受市場資金關注。
- 密望實(8043):主攻高頻電感與微型線圈產品,受惠AI伺服器與5G通訊應用拉貨。
近期日K強弱排序:
蜜望實(8043)>信昌電(6173)>華容(5328)>千如(3236)>國巨(2327)>華新科(2492)>金山電(8042)>凱美(2375)

🔸結論
由於美國政府關門造成相關經濟數據持續缺失,影響FED判斷後續是否降息,導致降息機率驟降,連同近期相關AI泡沫議題逐漸發出,市場位階相對高的前提下便特別敏感。台指近日均處在月線橫盤震盪的格局,並防守28000的整數關卡,前日夜盤在跌破此關卡的同時也跌破所有均線且持續下殺,拆解目前四大權值股來看,除了鴻海以外,尤其台積電近日都是處於月線反壓搖搖欲墜;而櫃買指數更是在面臨月線反壓的同時,還有季線失守的疑慮。目前來看市場主流族群都還處在明顯創高的高檔位階,務必留意反應此次跌幅是否還會像過往再出現反彈?若盤面不再反彈,則要留意興登堡預兆內容所提的11月首根週K收黑后的動態,並且觀察自關稅以來維持半年的多頭氣焰是否很有可能在此消失?
【免責聲明】
以上文章內容均為個人研究之心得,本人所提供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非對任何投資人進行推介、建議或買賣,投資前請務必獨立思考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及交易風險,本人將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各文章和資訊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轉貼分享,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