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突然發現,戴帽子是一個蠻特別的過程。其實也不能說「特別」,只是因為我以前買過蠻多帽子。那時候,我買了美國品牌 New Era 的帽子,還有一頂丹佛金塊隊的復古帽子。後來,又有別人送我帽子,還有一些非主流品牌的帽子,但平常我都很少戴。
我發現,平常沒戴帽子的時候,有時候會很在意髮型──瀏海順不順、摸摸頭髮、整理後腦杓,或是考慮要不要抓髮泥等等。但戴帽子之後,反而覺得蠻保暖的,也可以更聚焦。
如果是在辦公桌上工作,或是在外面做事情,我覺得戴帽子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我不確定有沒有科學數據證明戴帽子能提升專注力,但我自己有這樣的感覺。我有問 AI,他提供了一些相關訊息。AI 提到,帽子對平衡感和視覺感會有一定影響,但即使改變頭部溫度,也不一定能提升專注力或認知任務表現。某篇研究對帽子、壓舌帽與連帽衣進行實驗,發現不同帽子確實會影響人的平衡能力和視覺知覺,代表帽子可以改變人的感官輸入,例如視野與頭部認知,但不等於專注力會提升。
不過,在社群媒體上,例如 Reddit,很多人分享戴帽子或連帽衫時,會感覺更專注、更安全,這是一種內心感受。
對我而言,看完這些資料之後,我覺得戴帽子是一種主觀的內心感受策略。如果將來有更完整的研究 Paper 可以佐證當然更好,但即使沒有,我也覺得沒關係。
我自己的做法是這樣:當我平常沒戴帽子,需要增加聚焦力時,例如看影片、看電影或做事情,我就會戴上一頂帽子。這樣不僅頭部更保暖,也能透過內心感受提升專注力。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因為現階段我已經很少抓頭髮,也幾乎不再使用髮泥,所以之前買的那小罐 Gatsby 髮泥一直放在那邊,很久都沒用了。這也是我想調整的一個習慣。
今天我會把《魔鬼代言人》這部 1997 年、由基努李維主演的電影看完。我覺得很酷,一部超過 25 年的老電影,裡面的內容、故事與素材卻依然很有張力。會想看這部片,是因為前幾天看到一個 short video,裡面是基努李維和劇中那位神秘老闆的對話。那位老闆其實就是魔鬼的化身。他提到「壓力」——壓力可能擊垮一個人,但也可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專注。
我光看到那個短影片就覺得「哇,那我應該要好好看一下這部電影」。雖然我之前看過一個 30 分鐘的濃縮版,但後來發現,一部完整的作品還是要從頭到尾看完,才能真正理解它要表達的東西,不然 30 分鐘的濃縮版會 miss 掉太多內容。
今天我還會規劃一下附加價值線上課程影片的初步方向,也會和幾位朋友在線上做交流,建立一些新的連結。我覺得,只要能與更多人互動,就能創造更多不同的機會,所以這件事很重要。
另外,我真的覺得非常感恩。雖然現在社交媒體沒有太多流量,但我覺得很棒的是,我可以藉由這個方式鍛鍊我的英文。我會先自己說出一個版本,再用 AI 協助我修飾,並產生英文版。透過這個過程,我不只看到英文,也能朗讀、聽懂、練習。我覺得這個訓練對我幫助很大。
還有一些未來要準備的事情,不管是與家人的溝通,或是關於生命中會遇到的生老病死、甚至財產相關的安排,我覺得都需要提前思考。除了把眼前的事做好,也要預判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並及早準備。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議題。
今天我還會把另外兩本書看完。我發現,30 分鐘看完一本書其實是一個蠻合理的 tempo。今天上午我已經看完兩本了。用這樣的節奏來學習、吸收,我覺得很不錯。
今天我快速看完了兩本書。第一本叫做《直接交易》,第二本是《晚退休時代》。我覺得從中都獲得了不同的能量與觀點,想簡單分享兩個重點。
第一本《直接交易》中有一個概念叫做「中間人經濟的興起」。這讓我聯想到,不管是業務或代理商的生意,本質上都是這種模式。比如說,如果你能代理到某位世界級大師的課程,你的工作就是媒合想上課的人,而你從中獲得分潤。或是台灣某間公司取得美商品牌 Tesla 的代理權,可以在台灣販售 Tesla,這就是典型的中間人經濟。
事實上,很多產業都是這樣運作的。而我自己一直覺得,直銷本質上就是一種代理生意,只是有些人對這個產業有偏見。但我後來的想法是,只要平常心對待,它就是一種代理模式,概念完全一樣。除了代理與建立客戶之外,你甚至還能建立自己的 Network,也就是網路組織。
第二本書《晚退休時代》,我只分享一個最有感的重點:抗通膨不能靠預測,而是要靠掌控流動資金。
通膨一定會發生,而且正在發生。現在的一千元,三年、五年後一定不一樣,通常是越來越不值錢、能換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因此抗通膨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今天我也跟朋友分享了一段之前在一場線上投資理財前導說明會中學到的觀念。它不是正式課程,但我從中學到一個很清晰的三階段模型:
第一階段:累積資產
第二階段:配置資產
第三階段:使用現金流
這三階段非常重要。當你開始有資產,加上通膨讓價格上升,如果你的資產也跟著上升,就是很棒的事。接著是資產配置,有些資產是成長型,有些資產則有股息(Dividend)。如果你的資產規模到了某個程度,把部分資金配置到高股息資產,未來你就能使用股息帶來的現金流,而不必動到本金。
我覺得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也非常受用。
所以藉由不同的觀點,你可以開始更有效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不管是財務規劃、個人規劃、事業規劃,或是其他不同的面向,這些點都能成為很重要的參考。
像今天我就看到一個很不錯的影片,是來自「一口新飯」這個 YouTube 頻道。這個頻道會訪談許多創業者、創作者、自媒體經營者,或是有正職工作但同時經營副業、打造個人影響力的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累積經驗、磨練技能,我覺得這些訪談非常有價值,也很值得學習。
這讓我覺得很特別。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一點一滴累積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創業觀點、認知升級與觀察角度。這些素材會慢慢塑造你想要的人生與未來,也推動你每天往前成長。
當你持續累積、持續創造,就能慢慢打造出你真正想要的人生。透過這些過程,你會變成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人,也會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的人,去保護你所擁有的——不管是資產、家人,或是你未來想打造的事業。讓自己一步一步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