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2025年11月17日,美國陸軍部宣布雷神公司 獲得一份價值698,948,760美元的固定價格合同,為臺灣生產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火力單元。這份由美國陸軍合約司令部在紅石兵工廠授予的合同,正式確立旨在加強臺灣陸基防空能力的更廣泛的對外軍售計劃的一部分。在臺灣週邊中國軍事活動日益頻繁,以及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威脅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這項決定突顯華盛頓維護臺北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資產能力的決心。相關工作將在麻薩諸塞州Tewksbury進行,預計於2031年2月28日完成,這標誌著一項長期的產業和戰略承諾。NASAMS是由挪威康斯伯格防務與航空航太公司和雷神公司共同開發的中短程陸基防空系統,旨在攔截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和巡航飛彈。該系統以AIM-120 AMRAAM飛彈作為其基礎攔截彈,該飛彈也被西方戰鬥機廣泛使用,這簡化後勤保障,並實現空軍和地面部隊的共享庫存。一個典型的火力單元由多個發射筒、一部AN/MPQ-64「哨兵」三維雷達、光電感測器和一個火力分配中心(FDC)組成,所有組件透過分散式網路架構連接。NASAMS 2和NASAMS 3的後續迭代引入標準化的戰術資料鏈例如Link 16,並擴展飛彈選項包括遠程AMRAAM-ER和AIM-9X從而能夠打擊數十公里外的目標並提高飛行高度,同時將感測器和發射器分散在廣闊的區域以提高生存能力。在實際應用中,NASAMS系統從1990年代挪威的國家級防空解決方案,發展成為北約乃至全球應用最廣泛的中程防空系統之一。該系統已融入美國首都地區的防空體系,並出口到包括美國、芬蘭、荷蘭、西班牙、阿曼、立陶宛、澳洲、卡達、匈牙利以及最近的烏克蘭在內的多個國家。在烏克蘭,NASAMS系統為防禦俄羅斯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做出貢獻,挪威官員和操作人員強調該系統對Kh-101、口徑等巡航飛彈威脅的攔截率很高。該系統的架構透過逐步升級不斷完善,增加改進型雷達、現代化的火控控制台和移動發射裝置。同時保持模組化設計,允許每個客戶整合本地化的通訊系統、車輛和感測器,這種設計概念很可能也會體現在為臺灣準備的配置中。艸
從能力角度來看,NASAMS為臺灣提供一個靈活的網路化防禦層,連接近程防禦系統和「愛國者」等遠程防禦資產。「愛國者」系統針對高空和彈道飛彈威脅進行最佳化,而NASAMS則針對密集空域和中程巡航飛彈、飛機和無人機的飽和攻擊進行客製化。其分散式發射裝置和雷達架構覆蓋範圍超過20公里,結合主動雷達導引飛彈,增強抵禦先發制人打擊和電子戰的能力。與其他中程系統(例如IRIS-T SLM或SAMP/T)不同,NASAMS採用廣泛使用的AMRAAM系列飛彈,包括射程超過50公里的增程型AMRAAM-ER。對於已在其戰鬥機部隊中裝備AMRAAM的臺灣而言,這種通用性簡化維護工作,並使其能夠在不同領域更靈活地管理彈藥。從戰略層面來看,該合約深化臺灣向全面分層、一體化防空反導體系的轉型,旨在應對危機初期階段的大規模巡航飛彈、防區外飛彈和無人系統的齊射。NASAMS系統與「愛國者」飛彈系統、臺灣自主研發的「天弓」系統和近程防禦資產協同作戰,增加解放軍空軍和火箭軍需要定位、壓制或摧毀的防禦節點數量,從而增加其作戰計畫的複雜性。從地緣政治層面來看,此次授標是對2024年10月批准的價值11.6億美元的對外軍售(FMS)項目的具體落實,該項目旨在向臺灣提供3套NASAMS系統及配套的AMRAAM-ER導彈,進一步強化美國儘管面臨來自北京的外交壓力,仍準備向臺北持續提供高端裝備的政治信號。此外,該合約還將臺灣更緊密地納入覆蓋歐洲、中東和印太地區的NASAMS系統用戶網絡,促進資訊共享、訓練以及未來潛在的合作升級。肅這份價值6.989億美元的固定價格合同,資金來自臺灣2026財年的對外軍售計劃,確保雷神公司位於Tewksbury的工廠在2031年之前的主要生產任務。合約可能涵蓋NASAMS完整火力單元、雷達、火力分配中心和配套設備的生產,飛彈採購則另行安排。該合約金額佔NASAMS總投資11.6億美元計畫的很大一部分,剩餘部分預計將用於飛彈、培訓和整合支援。近期與匈牙利和西班牙達成的交易突顯NASAMS的出口勢頭,而臺灣的訂單進一步鞏固該系統作為北約及其夥伴國家中程防空標準的地位。最新的NASAMS合約,突顯臺灣和美國為加強臺灣防空網路而制定的深思熟慮的長期策略。這並非短期或緊急轉移,而是一項持續近6年的生產、測試和整合投資。該計畫鞏固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同時加深臺灣與全球NASAMS營運商社群的聯繫,這些營運商在嚴苛的作戰環境中擁有豐富的經驗。對於任何潛在對手而言,這都清楚地表明臺灣的空域防禦體系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多元彈性,並且更能抵禦早期攻擊。蕭
By Teoman S. Nicanci
雷神公司(NYSE:R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