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9/1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國軍有救嗎?(二):絕地作戰

近年在台灣當過步兵,去過高雄受過專長訓的,應該都知道金湯村的存在。這是個假城鎮,專門為了演練城鎮戰術而存在的假城鎮。
在金湯村的回憶不少。因為不需要在此挖壕溝,所以多數布陣的時間,大家都是在發呆,吃東西,睡覺,真正的戰鬥場面往往三五分鐘,沒頭沒腦就結束,然後又是發呆(其實應該是命令下達過程,但這和多數人無關),吃東西,睡覺。
集體放飯時間,有時還會冒出不知名的工人排隊打飯,大家都戲稱那是金湯村村民。喔,當然大家最熟悉、最親切的「村民」,還是阿鳳姊了。阿鳳姊,是全國步兵的後勤總指揮,在白痴幹部調度不來資源時,常及時的提供全軍補給。如果十元硬幣要換十元供餐阿嬤,那我看五十元硬幣也換綠頭巾斗笠的阿鳳姊好了。
講古部分不用太多,本篇要談的是後備軍人的編成,但我打算從城鎮戰這個主題談起。起頭的第一個問題是,在台灣,我們為什麼要打城鎮戰?

理所當然

這問題感覺有點笨,因為台灣到處都是房子,平面地表已大量水泥化,就算是對戰爭最外行的人,也會認定若要打戰,當然會打到城鎮戰啦!
但這「當然」,有多「當然」?
對國軍來說,打戰要碰到城鎮場景,基本有兩種「大方向」,第一,是反攻大陸,在那邊打城鎮戰。第二,「當然」就是在自家進行了。
反攻大陸,現在看來一整個不可能。就算過去真有這種計劃,也曾以特戰部隊嘗試過,但現實就是不可能。如果兩岸交火,台灣有可能進攻中國沿海城市,但頂多是用飛彈或離島火砲,要真的送人上去,有各種現實困難。
台灣人命貴貴,沒必要浪費在這種高犧牲率的敵境地面作戰上。但在金湯村的演練,可是從最基層的「兵」就開始。那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學城鎮戰呢?
那就是要在自家打了。台灣本土會打城鎮戰,大概又可區分為兩個「小方向」,一是共軍登陸灘岸附近的漁村或小農村,另外一個就是都市地帶了。
而去過金湯村的都知道,金湯村是透天厝群。那就是意味海岸附近的漁村或小農村囉?但金湯村的格局,又和一般的農漁村不同。
台灣海邊的農漁村,因為發展得早,所以街巷歪曲狹窄,通常不像較內陸的農村,曾在土地改革時進行集村式的規劃重建。這些海邊的農漁村,通常會以廟宇或大樹為發展中心,而這種「設計」,和金湯村是不同的。
考量保密需求,金湯村的地理中心我就不談了,但去過的人想想就知道,如果中間有廟或老榕樹的話,「那樣的」構工設計就會是有意義的。反正總有某些行政上的理由,讓金湯村長成那樣子,但因為實戰的需求,又讓金湯村被「改」出一番味道。
閒話不多談,反正金湯村就是要你學著在那些透天厝打一打,就這樣。那都市叢林呢?好戰場,不打嗎?

誰會打?

就算是美軍,也不太清楚在紐約那種高樓都市的仗要怎麼打。他們在世界各地,往往就是轟轟轟轟轟,把高層建築「打下來」,然後還是在平面進行巷戰。
但台灣的都市規模,只怕轟轟轟轟,還是不太能解決立體作戰的問題。怎麼說呢?
第一,是共軍的轟炸能力沒這麼強,除非是用核彈,否則傳統彈頭只能處理戰術目標,像是軍事單位或機場橋樑,沒辦法進行整個都市夷平的戰略轟炸。若要用轟炸機,就算台灣制空力已經被瓦解了,美軍要飛來執行「人道任務」,可是方便得很。
那種傳說中的「美軍抵達台灣參戰需要多少時間」,是指陸軍大部隊和海軍大艦隊;制空所需要的基本空軍戰力,一直都在旁邊啊。
第二,如果轟得不夠完整,反而會造成嚴重的推進阻礙。台北盆地是一個大都市群,主要是透過十幾座橋樑串接的。開戰時會打掉橋樑,那這個盆地會被切成好幾個大塊狀地帶。
如果還有高樓倒塌,阻絕重要通道呢?那台北就會被切成好幾十個碎塊,要施行佔領,就要一塊塊的「清」。就算已經沒有大部隊在抵抗,只要有小規模的游擊隊,就會造成嚴重的阻滯效果。
而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後備軍人,很容易產生出這種熟悉地形地物的小股游擊隊,這些人又難以勸降(因為沒有指揮中樞,後面會討論到),只怕一打下去,會比二戰時的柏林還麻煩。
第三,打到最後,你一定會反省為什麼要在都市決戰。
這不合成本效益考量。在大都市打戰,是損人不利己的極端,打到最後會讓參戰者懷疑自身的存在意義。這對共軍來說,可不是見好事,因為他們不是自由主義的陣營。

到底在幹嘛?

那為什麼要在大城市打戰呢?有沒有比較總體或社群主義式的理由呢?
先從共軍的戰術想定來推好了。拿下台灣最便宜的方式,就是海空包圍,逼降台灣。再搭配一些台灣內部的叛徒(像是所謂「第五縱隊」),就能以最低的成本達成目標。
不過這種便宜事需要很多條件配合,比如說共軍真能在保密狀況下快速且完成包圍網,台灣內部也很快陷入混亂,並且在混亂之中,還有一個不混亂的中央下達投降令給不至混亂的部隊,要他們同時投降,才能在沒損及太多美日利益的狀況下達成目標。
很可惜,目前共軍不太有這樣的快速運動能力,特別是海軍。就算有航空母艦,也還沒有戰鬥群,碰到台灣這種更大的不沉空母,當然會很吃虧。結論就是,現在還包不起來。
至於台灣方面的「配合度」嘛,就如我上面所述,會有邏輯上的矛盾,又要混亂,又要不混亂,很難辦到。
那老共的次佳方案,就是用大量飛彈轟擊要地,台灣人被轟怕了,就腿軟投降。但這種做法如果沒有搭配海空戰,甚至登陸戰,只怕腿軟的是有,但更多人反而一肚子火,離逼降的目標會越來越遠。
而且老共的飛彈真夠準嗎?射得出來嗎?這些都是現實的大問題。更麻煩的事,這種節奏如果沒抓好,一拖到兩三週,美軍的大部隊又來「人道救援」了。
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都市巷戰吧?馬上就要來了。
老共的另一個可行方案,就是丟一些人去台北「斬首」,斬總統或斬參謀總長,參謀本部全斬都算。這些共軍可採一般空降,也可搭客機到松山機場,但要直接衝入「要塞」去抓總統,只怕沒那麼容易。
要從台灣多數的空降點或機場走到政府要津,都需經過都市地帶,如果途中有布防,就不免要進行巷戰。不用布多少防,你降一個連下來,我派一個特勤的班,你就有得打了。
但這種戰一打,也要無可避免傷及百姓生命財產,如果有損失,那鐵定又是反效果,台灣人命貴貴呀,哪裡是中國人賠得起的。
那改去打任督二脈呢?打水電道路等交通要道與重要設施呢?是可以這樣打沒錯,這些重要節點通常很偏鄉,旁邊也可以空降或機降。但你破壞完之後呢?逃到山裡面等到台灣政府投降?還是要轉進去佔領一些市鎮?
啊那就又城鎮戰了。然後沒辦法短期打完,又是引起台灣百姓的肚爛。
最後我們就要來看最下策的暴力打法。
瓦解台灣最精銳的海空防之後,美日都不來救,共軍想辦法在台灣海岸開出一個登陸場(別問我怎麼開,我也不知道),再想辦法捱過幾十萬的後備陸軍圍勦和砲轟,共軍終於能抵達台北盆地,展開巷戰,完成最後的佔領。
就像二戰末的柏林圍城一樣,這死傷大概會很慘重。老俄用了250萬人猛攻,死傷30多萬,德軍的死傷也差不多。當時戰鬥推進不是以「家屋」,而是以「房間」來計算,你就知道打得有多全面。
那老共打這種戰幹嘛?為了拿下台灣?因為他們在韓戰也幹過同樣的事?現在的老共,可不是韓戰那時的老共,現在的共軍也不是當時的共軍了。現在共軍也是人命貴貴的,這樣死的意義何在?
老共中南海不問這問題,老共的一般兵也會問。死的是他啊。
同樣的,台灣打這種戰的用意為何?

停損點

那是否改在海空軍用完的狀況下就投降,以免本土決戰的損失?
但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海空軍打光時就投降,並依這方向建軍,那老共也會依這方向建軍,並且專心的以消滅台灣海空軍為逼降方法。那麼,你台灣就不能這樣做,至少不能只設定這個停損點(投降點)。
那停損點要設在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設,整個戰術想定一路想到台北盆地的絕地作戰。
那國軍有這種戰術規劃嗎?有。
的確有台北巷戰的戰術規劃,但是訓練上因為時間與資源有限,不可能做到這點,所以頂多只有訓練在小村落的打法。那至於在高樓大廈的作戰方法呢?發生這種作戰的機率太低了,專長訓只有兩三個月,還是學點比較「實用」的吧。
但某些特戰、特勤有學過大廈的跑法,目標就是針對我前面說的,若有斬首,就他們擋一擋。那超大規模的台北城攻防戰如果發生呢?沒有人會大廈的打法,這樣OK嗎?
依柏林戰役的經驗,德軍因為打到沒人,所以把反戰車武器發給平民,讓人人有機會射個一發,結果讓俄軍損失快兩千台裝甲車。以台灣這種狀況,雖然六六火箭彈打不穿主戰車,但在台北市內這種環境,一個阿伯邊抽菸邊按個一發,也是很來勁的,不是嗎?
爽歸爽,那我繞來繞去講那麼多,到底是要講啥?
就現實的戰爭條件來說,「城鎮戰」在台灣的確不太可能發生,所以大家也就隨便學學即可,以不受傷為目的(我當年最後一次演習課,主任教官還說「以不流汗為目的」,然後發動對金湯村的營級總攻)。這態度當然不能說是好,但因為用不太到,的確也是瞭解個大概玩法,對巷戰困難與特性有點掌握即可。
但這不是「改造國軍」的重點。我這一路談下來,隱隱有一個脈絡,有點「仁心」的人,應該已經發現了:那就是台灣對於這種戰鬥,是沒辦法踩煞車的。

暴走的後備

一旦發生陸戰,就會有大量的後備軍人投入。這些人應該會在登陸戰前就動員編成,從連級以下,全都是動員來的。這些人叫他「殺」,還OK,但叫他「投降」呢?
不服從命令就算了,只怕一堆中途斷訊失聯的(並非逃兵,失聯的原因就不講明了,大家清楚),拿著步兵班的武器跑來跑去,自己組成司令部,自己編成新軍。你能怎麼辦?就算台灣出現法國貝當那種投降派,也止不住想繼續戰的人。
講白點,和槍彈合體之後,退伍老兵就化為神了,誰屌你們這些「志願役」啊?
所以共軍一上陸,除非全被趕下海,否則就算國軍一路輸,也是會一路打到台北城決戰。出多少個傅作義或貝當都沒用。
感覺似乎很壯烈,為了台灣獨立,為了台灣主權而戰到最後一刻,一整個英雄氣魄。但這並不是像希特勒那種毀滅型瘋狂,單純是領導統禦機制有問題,失控了,如果沒贏,就是一路輸到沒有。原本參謀本部可能規劃到陸軍機步旅無法消滅推進到省道東側的共軍就投降,但在反登陸戰時被打散的後備,會讓戲演不完。
他們會在全台灣暴走。那怎麼辦?
當然是要在後備軍人的編成制度上大改。四個月兵役上路之後,後備會成為隱藏的超大軍力(很多人就不選替代役),甚至會有上百萬人,可以在一兩個月內完成戰備。
如果打戰,這些人會動出來,那有辦法管嗎?沒辦法。整個編制上下都是陌生的,不要說一級輔導一級,根本是各級控制不了各級。你是誰呀?我幹嘛理你?
因為保密需求,大多數後備軍人對於自己的戰時編制的可能同袍並不清楚,反正教召抽一批就是一批,多數都是亂成一團。真正教招時,一來又忙得半死,下次來又換一批人,根本沒辦法建立人際關係。
沒有人際關係,這個群體在危急時就沒有內聚力,因為不覺得是一個社群,沒有共通目的性,一碰面就是要上戰場,鳥事一堆,也沒時間透過意見交流來建立共識。
這些人沒有內聚力,也不會服從高階者的戰時指導。當後備旅改成步兵旅,就又回到舊軍編制的思維,這些退伍軍人哪裡會屌你現役大將軍、大泡哥呢?當然是在後備軍人中,找一個「在外面」看來最威、最罩的社會賢達當大哥吧?
這就會在戰時軍中造成兩個指揮管制體系了。哪邊較有優勢呢?先不管優勢了,這只會造成大亂和無法煞車的悲劇。
我認為台灣管理後備軍人的整個思維都應該改變。不只是為了什麼鳥城鎮戰,而是不這樣變,就只是在浪費大家時間。
舊陸軍的那種什麼光榮師團歷史的鳥概念,應該全扔了。你戰時找後備來,不是來填滿這些空虛單位的,這些「步兵旅」就專心做新訓或代訓,或直接廢除編制,改成訓練中心。
讓後備軍人組成自己的軍團、師團、旅團,至少也給他們營級的團。就以戶籍地為編成要素,讓住得近的人編成一個單位,平日就有見面聚會的機會,讓這些後備軍人能熟起來,瞭解自己在體制架構中的位置,而且能透過合作活動影響自身在體制內的升降。
一個團就五六百人,要進訓(教召)時,就抽其中一個連進步兵旅,不就得了?
這樣能有什麼好處?因為「後備團」的人際關係是成員自己發展出來的,就會有「人性」的成分,若真的要調動到戰場上,就會更受控。因為打到他們會上戰場的那種程度,法律早就瓦解了,就歷史來看,只剩人際關係的力量能控制人的自利欲望。
所以改變後備制度很重要。以地為本,以人為本。若一個里就能編成一個營級,戰時他們會為是否在老家進行「絕地作戰」,做出最符合人性與義理的決定。
你不接受這套,那也沒關係,但最後我來講個故事。和這篇的內容有點關係,卻也說不上是有直接關係。
當年聽城鎮戰基本課程時,有同期學員拿發下的美軍教材來比對現場示範的教勤動作,發現有一處不同,於是私下去問「某人」:
「報告,為什麼美軍破門前會先問裡面有沒有人,可是我們是靠過去直接就說『待會由我破門,由你投擲手榴彈』?」
「謎之音」笑笑回答:「我們不用問啊。你想我們如果要打城鎮戰,是什麼狀況?」
學員:「報告,就共軍登陸以後吧?」
謎之音:「對啊。都打到都市了,那時你還留在都市幹嘛?還留下來的,不就是想投降?」
學員:「嗯……所以?」
教官:「留他們幹嘛?」
嗯。
你覺得呢?
留他們幹嘛?
誰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莒光園地影片截圖
編輯:宅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