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提到了整建住宅是因為拆違建慢慢衍伸出的住宅,因此一開始的居民多是早期違建住戶。現在看起來很破舊的整建住宅,其實在當時可是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而南機場一期公寓身為第一批蓋好的整建住宅,在當時更是台北市之光,許多歸國的華僑都會來參觀。
在整建住宅出現以前,台灣雖然也有少部分較為現代化的建築,像是極少數軍公教人員可以住的高級國宅等,但大部分的人居住在一般的傳統屋舍之中,像是農村的三合院、自蓋自住的平房建築、還有日人留下來的房舍等等。
在都市化加速的1960年代,大量的城鄉移民及政治移民擠進台北市,他們住的房子甚至是更簡陋的違建。使用大型爐灶、離房間很遠的公廁、很大的廚房,就是戰後住宅的長相。
然而在整建住宅開始出現後,無論是興建、資金、設計都受到美援的影響,從中央開始大量的引進美式的生活,同時在住宅法規中規定每家都要有沖水馬桶、廁所和廚房,三戶以上的集合住宅要有垃圾排除設備。作為台灣政府第一次較正式的興建大規模集合住宅,南機場一期公寓為往後的國民住宅留下很重要的範本。
整建住宅的興建期也可以算是台灣住宅大量西化的時候,這個時候國內大學開始出現多所建築系,也帶進了歐美的包浩斯式現代建築,將國外的生活方式移植進來:例如美式施工圖的檢查制度更提升台灣人在建築知識和技術上嚴謹度。
除此之外,專門蓋集合住宅的營建業者也逐漸增加,以前「用自己的地,自己的錢,蓋自己的房子」的模式快速的被取代。另一方面也是都市化的緣故,離鄉背井來到都市的人沒有自己的地,沒多少錢,但又迫切的需要便宜的住宅,此時,可以大量興建且成本較低的集合住宅趁勢興起,也因此購成台北市今日的樣貌。
南機場公寓一二三期示意圖。
做為第一代整建住宅的南機場公寓,在三期內幾乎包含了所有整建住宅的特色。
南機場一期,共計11棟5層樓的一字型建築,以中央天井併入4戶住宅為一個單位,每戶的平面空間狹小,室內除了浴廁與廚房外並無隔間,用通鋪的方式解決生活所需,陽臺甚至可以連接到隔壁鄰居。由於面積實在太小,住戶幾乎都以木製隔間,以節省磚造隔間所佔去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遊客最喜歡去的南機場夜市其實就身在南機場一期公寓之中,攤販擺攤的位置主要位於一期公寓中間的巷子,過去被稱為是無名巷,直到民國94年才改名為「易牙巷」。
作為一個地方型的夜市,南機場夜市象徵了城市邊緣人努力安身立命的日常實踐,提供小成本的工作機會,經濟弱勢的居民,也能就近滿足生活所需。/圖片來源:Kobe Chang提供
相較於南機場一期的一字型建築,南機場二、三期整建住宅皆為口字型,為鋼筋混凝土架構的公寓式建築,除了地下室作為防空避難用外,其餘地上六層全為樓房。
第一層是店鋪,包含了靠馬路的單邊走廊及靠天井的中間走廊。每兩戶設有共用小天井,以利通風採光與曬衣之用,每戶也有單獨的廚房、廁所、浴室等衛生設備。
在南機場一期公寓出現之前,浴室和廁所是在家中的邊陲地區。假設你住的家是個長方形,那浴室和廁所就會是你家之外,長出的另一個長方形,而且一定在離神桌或門最遠的地方。但南機場公寓新建的時候為了採光及通風,將房屋的內側打造天井,廚房跟浴廁為了通風就往天井的地方移動,於是房屋的另一側就可以增加採光。同時又為了節省空間,將原本分離的廁所和浴室合而為一,並且將廚房的大型爐灶改成瓦斯爐,室內空間整體較一期寬敞許多。
二期和三期不同的是,二期有中間走廊的設計,通風和採光上稍嫌不佳,雖然有設採光井,但效果有限。而且中間走廊的天井容易受廚房的排油煙機影響,使得天井成為一大煙囪,對公共衛生造成影響。相較之下,三期的單邊走廊設計可以讓風和陽光進入建築物內,較為舒適。
南機場公寓二三期構造是「口字型」,類似福建土樓的設計,中央有一個大天井提供採光和通風。 /圖片來源:趙子淮提供
南機場公寓二期的中間走廊,採光不佳、不易通風。 /圖片來源:趙子淮提供
南機場公寓三期的單邊走廊,比起二期的中間走廊好很多,光跟風都可以自然進入建物中。 /圖片來源:趙子淮提供
在營建南機場公寓時,有依據建築物型態分為「一」、「ㄇ」、「口」、「日」等不同造型來考量通風問題;也參照日照方向和採光面來決定單面或雙面開窗。
因為臺灣天氣濕熱,室內空氣流通不足時很悶熱,所以在走廊一側或中間作成天井式樣直透屋頂,讓空氣上下對流,曬衣問題也可獲得解決。這種天井式樣獨步全台,獲得民間建築業者廣泛採用,成為此期都市集合住宅的主要型態,同時期興建的水源集合住宅亦採用的天井的設計。
而南機場一期公寓的獨立旋轉樓梯也是改良公共空間的先驅。以前的集合住宅是兩戶共用一個樓梯,但旋轉樓梯增加為四戶共用樓梯,減少公共空間佔比的同時也增加室內空間的面積,提高空間使用的效率。
另外為了因應法規規定,旋轉樓梯中央設置垃圾管道,要丟垃圾只要走幾步路到樓梯的垃圾孔就可以完成,到了一定時間再由清潔隊員經過防火巷一個一個樓梯收走垃圾,視為當時的創舉,也解決了垃圾堆積造成的髒亂問題。
而從天井延伸出去的陽台也是居民聊天的好所在。尤其過去大家把洗衣機擺在外面,洗完衣服直接在天井晾,跟鄰居一起曬衣、乘涼時也會分享生活,是鄰居凝聚感情的重要社交空間。
從民國52年的水源路一期國宅到民國64年的蘭州國宅等,政府透過「興建國民住宅貸款條例」在台北市蓋了22個整建住宅,用意在於照顧弱勢勞工、提供大量居住地。
像是整建住宅社區第一代的居民有百分之七十屬於國民黨政府的政治移民,有著強烈的共患難情感,社區意識與認同度相當高。到了1970 年代,由於工商產業的快速發展,有經濟能力的居民逐漸搬離整建住宅社區,留住者以獨居老人或榮民為主;遷入者大多為勞工階層的弱勢居民,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漸漸增加,社區意識與認同度也逐漸降低。1980 年代,臺北市持續建設發展,遷離整建住宅社區的居民越來越多;遷入者以城鄉新移民的租屋客為主。1990 年代以後,社區人口的快速變遷已經導致社區意識完全喪失。
大多數的整建住宅之所以會成為「貧民窟」,主要的原因是在實質環境、公共衛生、居住安全都低於一般的水準,並且更有高比例的低收入戶聚集。經濟條件低落且意見分歧,如果要更新還要負擔巨額費用,居民多半沒有那麼多錢,因此也只能忍受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另外,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轉賣與租賃,產權十分複雜也不易整合,沒有建商願意介入更新,所以即使政府大力推動改建仍然成效有限。
回首當年,南機場公寓剛完成建造時,曾經是全台北地區最新穎的住宅;隨著人口增加,狹小的居住空間無法滿足居民需求,為了另求生活空間,居民可以搬出去的就離開,搬不出去只好拓寬陽台、蓋頂加屋等等的違建,也因此造就南機場公寓這樣獨特的都市地景。
下次逛南機場夜市的時候,別只知道臭豆腐、炸雞跟剉冰,走在巷弄裡,也別忘回味一下南機場的前世今生。
封面圖片來源:趙子淮提供
編輯:洪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