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第二扇窗》,親子生離死別場面最美的樣子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文/雀雀
攝影提供/Adrian Lin

河瀨直美是來自日本的女巫系導演,其作品在日式電影慣常的風格與形式之外,特出之處還在於:總是在出其不意的形影中爆發出極具情調的和風魔幻力。管它是拍樹還是拍風,看來尋常的空鏡頭在她的電影畫面裡,都好像拍出了幾縷幽魂飄過,那是一般日本導演無力復刻的靈學層次高度。

河瀨的電影劇情都不算難,聚焦的是角色遇到各種你我也可能會經歷的事件時,身心靈的反應刻畫,對於把連看電影都「看不見」的東西(所謂氛圍)具象化,特別有一套。回想一下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吧:明明是取材自莎士比亞馬克白》的故事,導演卻能在將軍遇到女巫的預言橋段、幻化出一個日本鬼婆般的角色與之對話,除了形象應景更充滿靈動魅惑力。河瀨直美不會端出一個鬼婆給你,卻能透過她的攝影機,讓你看不到鬼婆卻感覺到鬼婆似乎就在那裡。

2004 年,河瀨直美再婚並生了個小孩,2006 年竟就拍出了紀錄短片《垂乳女》把鏡頭對向自己和婆婆,以及懷孕產子的過程。半小時的片長裡,老去的與新生的生命形體被擺在一起,這是孕婦對自己生命的疑探。能夠兼顧孕/產婦與導演雙職的工作挑戰,這在日本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在壓力極大的大和世界裡,很少婦女能在結婚生子之際繼續維持工作,何況幾乎是維持一年拍一部的產片數量。只是這個生了小孩後、仍推著娃娃車帶小孩到處參加各國影展的女導演,倒也不是每次的作品都維持在高水平之上。但普遍仍認為她在 2014 年的《第二扇窗》靈氣逼人,是她的從影代表作之一。

從 2004 年一直到 2014 年,河瀨直美是否一直在思索生命來去的問題?迎接了新生命,送走了老生命(婆婆),自己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第二扇窗》彷彿是一道導演為自己奮力打開的答案。

raw-image

故事描述琉球群島北端的奄美大島上,女孩杏子的母親生命即將因病消逝,而與男孩界人相依為命的母親、則因與男人親密而讓兒子對性愛一事反感至極。杏子與界人在島上活著也對人生感到困惑著,直到迎來杏子媽媽的死去一刻——

《第二扇窗》這種直接騰出大把篇幅刻畫「死亡 ing」的現場,定能刷新多數影迷的觀影經驗,它不是人物之間面臨生離死別那一刻、互相握著手交代生死遺言,也不是沈浸在煽情淚水之中哭啼泣不成聲,取而代之的是:幾個人聚集在杏子母親所處的空間內外,以民俗歌樂長穩持久地持續送行,他們甚至跳舞了起來。是啊,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都可以盛大迎接,那麼一個舊生命的離去自然也能慎重地歡送一程。

觀看杏子母親死亡的那十分鐘篇幅,我先是被劇中角色以「歌舞」取代「哀慟」來目送生命死去的震撼洗禮,在違反一般基礎認知的錯愕之下,沈浸在弔詭的情緒裡直瞪著大銀幕。後來,杏子母親死了,靈魂離開軀竅了,然後風起、樹動、海浪湧上岸頭、月昇⋯⋯人類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多數的喪禮,都是人死了以後才辦,但人既然都已經死了,如何要在儀式中感受到活著的人的人情意念?會不會《第二扇窗》的那最後一程,才是最踏實的作法?

看著電影的時候,我沒有任何一刻聯想到我的母親。在家母臥床臨終嚥下最後一口氣那當下,就只有我一個人看著她艱難地、再也使不動肺力呼吸。然而電影看完之後,每當想到她死亡的那一幕(包括看到《血觀音》裡棠真看著林翩翩死掉的時刻),我總是忍不住問自己:最好的親子死別的情境究竟應該是怎麼樣?而每一次我自問自答的答案,至今依然還是《第二扇窗》。

raw-image

當然,前提得要是死者和《第二扇窗》的母親一樣具有靈媒思維,將生命的來去視若正常、也平心看待,才會在迴光返照的死前一刻,還「點歌」要求陪伴者能唱上一首她想聽的歌吧。

一個人出生或死亡的時辰哪有這麼好抓?要陪產還算容易,要陪死則得靠緣分,要在生死離別時刻還能做到語言或心靈的交流,更需要數不盡的運氣。每回看著電影裡的人們能見上親人最後一面,並握著彼此的手聽取遺言,我就會有「這活著的人運氣未免也太好」的 OS 產生,我多麼想在母親意識清醒的死前對她說愛。《第二扇窗》或許是河瀨直美想像中,親子訣別場面能有的最美的樣子。

河瀨直美《第二扇窗》的上一部片是 2012 年的《塵》,那是拍攝河瀨的婆婆(養母)臨死直到化骨的人生紀錄片。拍攝紀錄片時面對要不要把一個將死之人的死亡過程拍下來,總會面臨道德與消費的疑慮挑戰(我連在母親的喪禮上想要拍一張照片給自己紀念,都會被長輩制止說「不宜」了)。但是這問題若是放在劇情片上,就不再是個問題。

親子的題目,直到 2015 年河瀨拍攝《戀戀銅鑼燒》時依然靈魂不散,樹木希林永瀨正敏從兩個亦師亦友的銅鑼燒師傅後來進一步衍伸到了多元成家、形同母子的關係,原來也藏著河瀨對於自己父不詳的身世與對養母的至親之愛。直到 2017 年的《光》才顯見其有所擺脫。今年,河瀨直美的兒子 13 歲了,上中學、開始過自己的人生了,河瀨的親子電影議題或許暫時會告一段落吧。但想必她對生命的探討是不會停歇的。

raw-image

儘管她是坎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金攝影機獎得主,不過河瀨直美在日本影壇並不是什麼主流人物。雖然她一直都是活在日本的,但她的抽離與特立獨行,所謂的藝術家個性,又讓她像是活在一個自外於日本的世界。有時我會將她和今年甫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聯想在一起。石黑一雄五歲就離開日本、近 30 歲才入籍英國,他說自己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想像是很專屬於自我、個人的,他的「日本」無法對應到他所可及的日本的任何一個地方,既獨一無二卻又脆弱。也就是因為如此,石黑一雄才驅使自己奮力要將心中的日本寫在紙上,成為小說。

河瀨直美是否也是基於類似的心態,才會著迷於把大家都看不見的日本風景、拍攝進電影之中?只是,不論他們是不是住在日本、創作的作品關不關乎日本,他們都用極為個人卻也極度迷人的文法建構出觸動人心的故事世界。

若說創作本身是一種可以超越國界的世界共同語言,那麼他們更是超越語言地建構出以心交流的異境世界。讓我們盡在不言中地看懂了彼此內心的某些部分,直截地以靈魂碰觸靈魂的方式達成了感性的交流、溝通。《第二扇窗》大概是我所看過電影裡面最不落言詮的、最親密的親子對話時刻。

不只在《第二扇窗》透過角色傳達她的理念,河瀨直美拍攝她婆婆的紀錄片,也是她們的生命仍然連結在一起的具體證明。每次想到這裡,我似乎也因此得到了一些,被撫慰的力量。

※                 ※                 ※

raw-image

雀雀,本名簡盈柔,台南人,台灣交通大學建築所畢。

影評修行者,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節媒體評審、北影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專欄文章暨聲影散見於台灣各媒體平台,基地在雀雀看電影網站。

※                 ※                 ※

【釀電影】2017年12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系列文章陸續上線!)
主編的話〉by 張硯拓
《太遲或太早的團圓飯》專題
從對不起到謝謝你——談李安與父親的告別〉by 乃賴
《第二扇窗》,親子生離死別場面最美的樣子〉by 雀雀
我們都一樣,踉蹌在《幸福路上》〉by 陳昀秀(12/21上線)
面對年邁的父母,以及即將年邁的自己——看《東京物語》和《橫山家之味》〉by 施昇輝(12/22上線)
希望你能寬容——阿莫多瓦《沉默茱麗葉》〉by 施彥如(12/23上線)
比海還深的是親情〉by 肥內(12/24上線)
《顛父人生》:瘋癲父親不合時宜的愛〉by 陳芷儀(12/25上線)
《釀影評》
普世真理之旅:《尋找約翰柯川》〉by 但唐謨
《聖鹿之死》:渺小的人類,你以為你是哪根蔥啊~~!〉by 希米露
英雄的第二次救贖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by 橘貓
《釀專訪》
〈專訪《幸福路上》導演宋欣穎〉by 雀雀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很久沒有到戲院看電影,尤其是得獎大導演的作品,過年期間終於找到空檔欣賞是枝裕和執導的海街日記;最早知道這隻片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演員吸引我,綾瀨遙、長澤雅美,不過記憶也是停留在他們曾經的同名翻拍作品「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
Thumbnail
很久沒有到戲院看電影,尤其是得獎大導演的作品,過年期間終於找到空檔欣賞是枝裕和執導的海街日記;最早知道這隻片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演員吸引我,綾瀨遙、長澤雅美,不過記憶也是停留在他們曾經的同名翻拍作品「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不再有那麼多開放詮釋的留白與意像,人物情感變得內斂,不再充斥無跡可尋的轉折與狗血劇的大悲大喜,但片中描繪暗藏「日式禮貌」下的惡意與危險,以及混雜悲苦和訕笑的人生況味,依舊非常深田。本片可說是於作者型電影和通俗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在影像風格與敘事技法上皆展現游刃有餘氣度的集大成之作。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不再有那麼多開放詮釋的留白與意像,人物情感變得內斂,不再充斥無跡可尋的轉折與狗血劇的大悲大喜,但片中描繪暗藏「日式禮貌」下的惡意與危險,以及混雜悲苦和訕笑的人生況味,依舊非常深田。本片可說是於作者型電影和通俗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在影像風格與敘事技法上皆展現游刃有餘氣度的集大成之作。
Thumbnail
在《晨曦將至》裡,「誰才是真正的母親」這個問題與其說是關於親情與倫理的,不如說是關於生命的。河瀨直美對於「親人」、「親生父母」的追索並不僅在於關係型態的可能性,更是在生命面對(無故的)斷裂當下,探索影像創作如何讓人交融在更大生命的世界中、並重新完整的修辭術──
Thumbnail
在《晨曦將至》裡,「誰才是真正的母親」這個問題與其說是關於親情與倫理的,不如說是關於生命的。河瀨直美對於「親人」、「親生父母」的追索並不僅在於關係型態的可能性,更是在生命面對(無故的)斷裂當下,探索影像創作如何讓人交融在更大生命的世界中、並重新完整的修辭術──
Thumbnail
不像過往作品完全的純樸傳統感。在《晨曦將至》對於黑道混混的描寫,包含過於社會化的縱深,並非河瀨直美過去擅長的「寫實感」。反而這些「入世」特徵讓人想起是枝裕和的某些作品,並從待產中心未婚媽媽的交流,有些是被騙加入特種行業的女孩,這些意外懷孕不被給予任何希望,同時又被賦予生產希望的人
Thumbnail
不像過往作品完全的純樸傳統感。在《晨曦將至》對於黑道混混的描寫,包含過於社會化的縱深,並非河瀨直美過去擅長的「寫實感」。反而這些「入世」特徵讓人想起是枝裕和的某些作品,並從待產中心未婚媽媽的交流,有些是被騙加入特種行業的女孩,這些意外懷孕不被給予任何希望,同時又被賦予生產希望的人
Thumbnail
當代最重要的日本女導演之一,河瀨直美的新作《晨曦將至》,故事改編自辻村深月201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加上她自身年幼時期父母離異的生命經驗,並深入了解日本當代社會的「特殊領養制度」,讓無法養育的懷孕女性生下孩子,並交給有能力養育、希望有小孩、卻不孕的夫妻,試圖解決生而不養、婚而不孕,讓孩子獲得好的照顧
Thumbnail
當代最重要的日本女導演之一,河瀨直美的新作《晨曦將至》,故事改編自辻村深月201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加上她自身年幼時期父母離異的生命經驗,並深入了解日本當代社會的「特殊領養制度」,讓無法養育的懷孕女性生下孩子,並交給有能力養育、希望有小孩、卻不孕的夫妻,試圖解決生而不養、婚而不孕,讓孩子獲得好的照顧
Thumbnail
  《海街日記》敘述日本鎌倉的三姊妹,原在祖母的舊屋相依為命。某天收到父親的死訊後,姊妹們到父親靈堂前上香,卻意外與同父異母的14歲中學生妹妹淺野鈴(廣瀨鈴 飾)重逢,大姊(綾瀨遙飾)發現,小妹親生母親早已過世,繼母也並未善待她。
Thumbnail
  《海街日記》敘述日本鎌倉的三姊妹,原在祖母的舊屋相依為命。某天收到父親的死訊後,姊妹們到父親靈堂前上香,卻意外與同父異母的14歲中學生妹妹淺野鈴(廣瀨鈴 飾)重逢,大姊(綾瀨遙飾)發現,小妹親生母親早已過世,繼母也並未善待她。
Thumbnail
《晨曦將至》滿佈了河瀨直美作品的影子,有著《萌之朱雀》情竇初開的初中少女,有著《第二扇窗》情侶共騎單車的愛戀,有著《沙羅雙樹》懷胎產子新生的悸動,有著《殯之森》對大地的敬畏,在導演手中拼貼出生命流動的影像,加入她所鍾情的「紀錄片」技法,《晨曦將至》集所有的美好於一身,如水面反射的陽光,閃耀動人。若說
Thumbnail
《晨曦將至》滿佈了河瀨直美作品的影子,有著《萌之朱雀》情竇初開的初中少女,有著《第二扇窗》情侶共騎單車的愛戀,有著《沙羅雙樹》懷胎產子新生的悸動,有著《殯之森》對大地的敬畏,在導演手中拼貼出生命流動的影像,加入她所鍾情的「紀錄片」技法,《晨曦將至》集所有的美好於一身,如水面反射的陽光,閃耀動人。若說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人魚沉睡的家》 《人魚沉睡的家》為一部日本電影,是將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翻拍而成的,由堤幸彥先生執導。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它並未對原作劇情進行過多的增減修改,且它完美發揮「電影」的特性——視覺、聽覺的藝術性……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人魚沉睡的家》 《人魚沉睡的家》為一部日本電影,是將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翻拍而成的,由堤幸彥先生執導。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它並未對原作劇情進行過多的增減修改,且它完美發揮「電影」的特性——視覺、聽覺的藝術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