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行銷必須做,但期望別不切實際

有時候我會跟客戶說:「你預定要做的行銷活動加基礎建設,需要大約$xxx的預算才有辦法進行喔。」
有些客戶會問:「所以我投下$xxx預算,就保證一定可以達到yyy效果嗎?」
我會說(正經):「要掛保證必須找神才有用喔,找我沒辦法。」
不是我講話機車,而是確實如此;這些費用只是讓你做到「達成目標所必需的基本動作」,而不是保證達到你期望的結果。不要說找神,如果有人敢拍胸脯一定做得到,我會建議你花3x的錢讓他做。
好的行銷人員和普通行銷人員的差異,在於你同樣花$xxx的預算,達成目標的機率有多高、因為犯低級錯誤而搞砸的機率有多低、以及完成之後(就算沒達成目標)留下來的是下一次的基礎,還是雙手一攤啥都沒有。
也有人問我,「找你當媒體公關顧問,能不能保證讓TechCrunch登我的產品新聞稿?」
我也會老實明白說,「除非你的產品真的很強,否則可能要花個一萬美金在TC下廣告,我或許才有點把握。不然,沒有。」
這些客戶不是不對,而是對於「行銷」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行銷的重點往往是過程,而不全是結果(雖然結果很重要、也是效率指標),但你很難不要過程、只要結果(錢花很多的話或許可以,但你還是可以把行銷想像成「有效花錢的一種方式」)。
或者說得直接一點,
行銷費用不是用來「直購結果」的。
有些客戶可以理解這樣的邏輯,所以生意還是做得成;但有些則沒辦法接受「我花了錢還不一定看得到結果」的道理。
行銷不是丟多少原料進去,理論上就可以預期吐出多少結果的製造業;它比較像是玩電腦或玩相機,花大錢買好設備固然有幫助,但技巧、素材、場景才是真正的關鍵。
如果你希望買好相機就拍出好照片、買好手機就變網紅,可能還是要去找神比較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