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新文化街小憶

    1990年,在北京進修,在這條新文化街的四合院裡住過兩年多,租了人家的一個小隔間,冬天要燒蜂窩煤的爐子取暖,因為怕一氧化碳中毒,睡前得把火滅掉,到了早上,連桌上杯子裡的水,都會結一層冰。洗臉洗衣服,要到四合院中間的公用水龍頭去取水。因為屋內空間狹小,大家都在門外搭個爐灶炒菜燒飯,誰家三餐吃什麼,都可以一目了然,何止雞犬之聲相聞,連咳嗽之聲都藏不住。每天從堆滿蜂窩煤的走道出來進去,都是在所有鄰居的目光注視和招呼中走過。可以說是濃濃的人情味,也可以說是毫無隱私。那真是一種特殊的風格和氛圍,你頭頂的瓦、腳下的磚,可能都有幾百年,可能曾經是哪個達官貴人、公子小姐踩過的,如果房子有記憶、會說話,一定可以講出無數的精采故事。那些天子腳下的北京爺們,雖然最大的娛樂,就是下班後打著赤膊聚在門口大樹下,下下棋,咂兩口二鍋頭,但骨子裡卻帶著一股傲氣,會衝著你繞著京片子問:「不是北京人啊?來我們北京了啊!!」
    或許青春歲月總是令人懷念的,雖然日子有點艱苦,對新文化街那個破爛大雜院的記憶,卻好像溫馨的老電影,那斑駁的大紅木門、胡同毗鄰的二丈多高的老城牆、門口發芽的香椿樹、房東大媽在寒夜裡端給我的一碗熱呼呼的羊肉丸子白菜湯......
    隔了些年,再想舊地重遊時,到了新文化街一看,早已片瓦無存,一大片的新建築物,已讓人難辯方位,從此那一切就只能存在於日漸模糊的記憶中了。
    今天偶然看到了這篇文章和照片,當下不禁驚呼,就是它,就是那些房子,就是那些胡同。好像又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在那些老牆灰瓦的一隅,在冬夜裡弄滅了爐火,瑟縮著鑽進棉被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