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A Star Is Born,是因為肚子渴望熱湯,還是電影故事之故,取消了本來與同學約好的久違的咖啡約會,等了二十幾分鐘的公車,心情沒有因此煩躁,秋天午後的文心路吹來有些涼意的風,很舒服的天氣,想著電影裡Lady Gaga帶有爆發力的歌聲,第一次與男主角Bradely Cooper登上戶外大舞台的那一幕,眼淚就直流,電影才剛開始而已.....
那個感動在於一種很單純的對音樂的熱愛,女主角在男主角清脆帶有抗議歌聲(Bradely Cooper有些Leader of the band年代的聲音也讓我驚豔)的引導下,第一次很真誠地用自己的方式跟大家說音樂;男主角說:音階只有12個,不斷重組、複製與創新,也像人生,不可能一直處在巔峰,我很清楚繁華之後一切要回歸只有自己的單調生活。因此,在開學後承接莫名的任務後,到自己的腳步遠遠落後,仍然堅持每周有個屬於自己的時間,獨處的時候,也許是閱讀、也許是滑手機,也許是緊盯大聯盟的世界大賽,更希望可以看一場電影,或者甚麼都不做的放空,只有咖啡的陪伴。接受自己的狀態,不管是身體與能力,讓心靈在每個角落得以平靜的安頓下來,然後,還能本著初心,帶著熱誠擁抱喜歡的歷史教學,我的老派也終將被取代,如何不斷轉身會是一輩子都要學習的事。
“It is not your fault.”這句話出現很多次,就像昨晚看的慰安婦紀錄片的蘆葦之歌,阿嬤因為大時代的變局羞愧得過一生,工作坊的心理師反覆用不是妳的錯撫慰阿嬤,儘管在承平時代,是否很多的心靈之痛來自於我們無法擺脫的原生家庭?若未適時面對與解決,若沒有正式告別過去,好像無法,難道只能不斷的複製與貼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