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從印度洋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下)

鄭和的七次下西洋,在航海與政治上來看是相對成功的。明朝的龐大艦隊,一路上浩浩蕩蕩「曉喻」諸國,讓他們知道明朝的國力空前強盛,而這也的確讓許多印度洋與南洋國家,派遣使節團前往中國朝貢,並建立起初步的貿易關係。但為什麼在鄭和之後,中國沒有與印度洋與南洋發展出繁盛的貿易往來,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之一,在於海上絲路的最熱門產品已經改變。在唐、宋、元時期,中國的茶葉、瓷器與絲綢仍然是這條海上航路上最為熱門的商品,因此整個印度洋的貿易網,最東會抵達中國的東南方港口。而更為常見的是中國商人將這些珍貴的商品運到印尼的爪哇出售,而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與印度商人再將這些商品轉賣到歐洲,以賺取豐厚的價差。但是在明朝初年時,這條海洋商路上的熱門商品已經逐漸變成南洋所出產的香料了,大批荳蔻、胡椒等香料源源不絕的被運往歐洲,價比黃金,取代了過去中國所獨占的那些商品。其結果就是那些商人一窩蜂地追逐著香料,而對與中國貿易的興趣大減。
鄭和下西洋時航行過的路線。(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鄭和下西洋時航行過的路線。(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另外一點是明朝的海禁政策雖然會隨著情勢不同,有時候會放寬一點、有時才嚴厲執行,但畢竟海禁一直是明朝的國策,在這樣的限制下,中國民間的商人無法自由籌組船隊,進往南洋與印度洋貿易。明朝政府想只靠著「朝貢貿易」來建立貿易網路,最後的結果就是只能吸引地理位置較近的國家加入。因為這些國家本來就有政治上的動機,想與明朝建立外交關係,早就會定期派遣朝貢團前往明朝朝貢,如果能順便進行商業貿易,賺取更多利潤,何樂而不為。這最明顯的就是朝鮮、琉球與日本,特別是朝鮮最為熱衷此道。但就如同今日的國營企業或政府所壟斷獨占的商業活動往往都弊病叢生一樣,明朝的「朝貢貿易」模式,最後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除了利潤往往被雙方的行政官僚所私吞獨占,官方的朝貢貿易還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遠遠不及民間商業貿易活動的充沛活力,因此一直無法形成一個繁盛的體系。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