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索菲亞印象

總是被當成「旅遊專家」的我,最討厭的問題之一是:
「OO國家有什麼好玩的?」 吼!一個國家或城市不是因為「好玩」而決定它是否值得被認識啊! 直接來談談保加首都「索菲亞」吧,管家兼保姆的老杜曾問我: 「妳對索菲亞的印象如何?」 「嗯…很共產(建築)」
我抵達索菲亞的第一天就參加了城市導覽,感受最深刻的,即是共產時期留下的碩大建物及超寬廣的街道,走在路上,難免自我感覺卑微,渺小到彷彿塵埃,當年的統治者以這視覺效果來壓制人民的日常感受。今日共產政權不再,寬廣的街道容納得下城市的蓬勃發展與現代化,以及夏日蜂擁前來的遊客群。
索菲亞的城市導覽集合地點在法院前廣場,不清淡的暑假傍晚,來了上百位年輕人,幾乎是白人(主要是曬黑曬紅的白人),這裡的亞洲遊客很少嗎?其實巴爾幹地區不完全是東亞遊客的處女地,這天稍早我參觀完大教堂(註1)時,才與一群中國團擦肩而過,之後在保加另一小型城市也遇過日本團,這幾年,背包客棧上不少人分享保加遊記心得,甚至完整的各種攻略都有,保加第二大城被選為2019年歐洲文化之都,到時候一定有更多遊客湧入,希望這國家的觀光不會變得像克羅埃西亞一樣貴森森。
我在保加參加過兩次城市導覽,所遇到的保加導覽員都是熱血愛鄉的年輕人,他們選擇留在收入不豐(註2)的出生地,而不西進追求更高的薪水,如此有心實在不簡單。
保加的古蹟展示方式令我訝異,毫無保護,僅少數有玻璃或圍繩隔開,這些古代遺跡就像現代城市的一部份,人人都可接近甚至觸摸。
「為什麼不圍起來?」 同行的美國遊客也感到不可思議,我想問導覽員但又覺得這是個蠢問題,古蹟維護展現的是一個國家文明跟教育層次,雖然保加是歐盟最窮國家之一,GDP遠低於台灣,但大家不會去破壞古文物,遺跡靜靜地待在原地,就像過去好幾個世紀一樣,每日通勤的人們從旁邊路過,這就是索菲亞的日常風景。
「各位可以搭乘索菲亞的地鐵,非常嶄新、現代化又不貴喔!」 導覽所言不假,地鐵與許多國家的搭乘感受無異,一張票一塊多保加列弗,不到30塊台幣,這裡的大眾運輸花費真的很親切。
「索菲亞就像一塊蛋糕,從色雷斯、古羅馬、保加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共產時期…層層堆疊成今日的樣貌。」 地鐵計劃始於1960年代,卻到了1998年才讓第一條路線通車,另一路線則是2012年通車,不是保加人工作沒效率,而是這座首都地底下太多太多古蹟,使得地鐵工程才會延宕多年,例如今天的Serdika站,根本是一座古蹟群。
一出Serdika站,猶太教堂、清真寺與東正教教堂相距不到1公里,不同宗教竟如此緊密地聚集同區域。導覽員侃侃說起一件童年往事:
「在我小時候,祖父母常送我芭比娃娃當作禮物,以前這類美國玩具很少見,同學們都很羨慕我,長大後,我才知道這些芭比是有歷史淵源的:保加人曾經保護了境內為數不少的猶太族群,使他們免於被納粹屠殺,我的祖父母當年也參與了保護猶太人的行動,多年後,受救的猶太人即使移居他國,也不忘這份恩情,常常寄送禮物給他們,包含那些芭比娃娃,至今我仍保留這些娃娃,這代表了我家族曾在歷史上盡了一份心力…」
向晚的陽光映在她臉頰上,閃閃發光。 註1: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註2:保加人最低收入不到台幣一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