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投資退位投機興盛是高風險情境

投資(投機)時常希望能夠預知未來漲跌,就能夠提前準備而從中獲利,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專業機構或極有經驗的投資人都無法預知未來,這一點是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個立足點,一般投資人並不特別弱勢,法人或大戶也不具備特別優勢,但為什麼最後投資的成效還是有極大的差別?一個主要原因是合理的評估風險且有邏輯及紀律的執行。
股價波動會吸引投資人關注,引發投資人的期待,影響心理的樂觀或悲觀態度,正常的心理都是隨著股價上漲就顯樂觀,隨著股價下跌而悲觀,不過實際的風險有時候與股價呈反向相關,當股價上漲達一定程度,反而風險升高,股價下跌而使風險降低,投資成效的差別在於,是隨股價波動的心理期待主導決策,或是依據股價所形成的風險狀態來決策。
隨股價波動的心理期待就是追高殺低,而依據股價所形成的風險狀態則包含了許多不同方法的考量,例如可能上漲達一定幅度就不追價,上漲達一定本益比以上就不投資,營收獲利沒成長就不投資,虧損的企業不投資,股價波動投機性高的不投資......等等條件的設定,可以限制投資人不涉入較高的風險情境。
學習投資(或投機)過程多半是在認識市場生態,哪些情境或現象屬於高風險?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