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本周軍事新聞】2019/09/22-09/28

美軍考慮以濱海支援艦來協助兩棲登陸作戰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正在思考未來的兩棲作戰模式,並認為傳統的大型船塢登陸艦或兩棲突擊艦,可能沒有辦法滿足未來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需要。特別是在未來可能發生衝突的南海或類似的濱海複雜戰區中,大型兩棲艦隊可能無法有效發揮功效,並且成為容易攻擊的巨大目標。新任的海軍陸戰隊司令表示,在敵人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越來越好的威脅下,繼續沿續舊有的登陸作戰方式是不合理的。
美國為伊拉克海軍生產的濱海支援艦,用來支援近海巡邏與人員運輸等任務。
美國為伊拉克海軍生產的濱海支援艦,用來支援近海巡邏與人員運輸等任務。
在海軍陸戰隊作戰思維的轉變下,如何發展新一代的兩棲作戰艦艇,以符合未來的需求,並能滿足「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新作戰模式,已經成為軍方與產業界摸索探討的新方向。海軍作戰任務的參謀主管,也是海軍遠征作戰副主任表示,在討論未來海軍陸戰隊需求與發展的會議中,認為未來需要一種更小型化且多樣化的艦艇,他們稱之為「濱海支援艦(OSVs)」,而不是海軍已經購買的大型、昂貴、多用途兩棲作戰艦艇。
先鋒級快速遠征運輸艦原本的設計目標是提供海軍陸戰隊快速海上運輸的能力。
海軍雖然仍然需要大型的兩棲運輸艦將人員與裝備運抵戰區,但是在複雜危險的濱海地區,如果仍由這麼大型的船艦擔任作戰任務,很有可能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海軍陸戰隊認為,類似美國替伊拉克海軍興建的濱海支援艦是很有潛力的選項,而這款濱海支援艦也已經成為美軍未來大型無人水面艦艇的發展藍本。另外先鋒級快速運輸艦也受到了注意,這種雙船體設計的運輸艦,以其高酬載與高速而聞名,也非常適合在淺海地區作業。

中國的第五艘055級驅逐艦下水
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海軍所訂購的第五艘055級驅逐艦,已在上海附近的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中國官方媒體並沒有報導這場下水典禮,不過從商業衛星照片與網路上所傳出的照片,這場下水典禮應該是在9月12日前後舉行。目前可以看到這艘驅逐艦仍在裝配船渠中繼續進行艤裝,現在已知最少有六艘的同型驅逐艦,前四艘已分別在2017年至2018年間下水,目前還在艤裝或測試,尚未成軍服役,但已知首艦命名為南昌號(舷號101)。
兩艘已下水的055驅逐艦正在中國港口中。由吃水深度可推測裝備還未上艦。
這款055級驅逐艦是中國首艘排水量突破萬噸的大型驅逐艦,也是中國邁向遠洋海軍的重要里程碑。配備有中國自製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與前後兩組垂直飛彈發射器,擁有類似神盾艦的性能。其垂直飛彈發射器高達112具,可發射海紅旗9B型遠程防空飛彈、海紅旗16B型中程防空飛彈、鷹擊18型反艦飛彈、長劍10型巡弋飛彈,火力非常強大。同時也擁有海紅旗10型飛彈的近迫防禦系統,與魚雷、艦炮等武器。

第二艘鮋魚級潛艦將交付給印度海軍
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授權印度生產的鮋魚級潛艦二號艦,已在印度國營的馬薩岡造船廠(MDL)交付給印度海軍。印度海軍總共訂購了六艘,稱為卡爾瓦里級潛艦,首艦卡爾瓦里號(舷號S50)已經在2017年服役。而二號艦則命名為坎德里號(舷號S51),原本預計在2018年成軍,但延遲到今年9月份才正式交付,並進入印度海軍服役。目前三號艦與四號艦也都已經完工下水進行艤裝與海上測試,最後兩艘也已經開工興建。
這款1700噸級左右的中小型潛艦有31名的乘員,包括6名軍官。長度66公尺,下潛時的最高速度為20節,擁有6具533公釐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並可攜帶最多18枚的魚雷,或30枚的水雷進行佈雷任務。由法國DCNS集團所設計的鮋魚級潛艦,擁有三個構型,包括縮小型、標準型,與擁有AIP推進系統的放大型,並已外銷多國,包括巴西、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國。印度購買這6艘潛艦的合約總價達320億美元。

俄羅斯將加速採購Tor防空飛彈
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已經簽下合約,將採購Tor-M2與Tor-M2DT短程地對空飛彈。這份與Izhevsk機電公司的採購合約,由俄羅斯總統普丁親自出席簽署,總價達15億3千萬美元,Izhevsk機電公司預計將會在2019年至2027年陸續交付所有的系統。Tor-M2(9K332)是Tor(9K330)的改良型,採用16枚的9M338K單節固態燃料飛彈,擁有全天候的接戰能力,而Tor-M2DT則是專為極地氣候所設計的,可以在攝氏零下50度的極低溫中作戰。
專用於極地作戰的Tor-M2DT使用了雪地迷彩。
改良型的Tor-M2升級了射控系統與抗干擾能力,從開入陣地到完成發射準備只需要7秒鐘,大幅提高了接戰能力與反應速度,同時還減少了飛彈彈體的重量與體積,這也讓Tor-M2的最大射程來到16公里,最快速度每秒1000公尺,最高攔截高度1萬公尺,可依使用單位需求使用輪型或履帶型的載具。而Tor-M2DT為了在極端氣候下操作,特別採用DT-30PM全地型履帶車,並有許多特殊的防凍設計,但這也使其射程縮短到12公里。

巴西廠商發展武裝型的硬式船殼充氣艇
綜合外電報導,巴西的Metalúrgica海事造船公司,著眼於國內的軍用與國土安全市場,正在發展一系列的武裝型多用途裝甲硬式船殼充氣艇(RHIB),以滿足巴西陸軍、海軍與警方的需求,希望能爭取到政府的合約。巴西軍警過去數年已採購多批裝甲或無裝甲的類似船艇,以進行海岸監視或河流巡邏、打擊不法份子。不過巴西政府過去的預算規模限制了該國軍警所需船艇的採購,也因此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Metalúrgica海事造船公司的產品,包括了MM7000、MM9000、MM12000三種硬式船殼充氣艇,船殼全部使用海軍級的鋁材打造,並可以酬載兩具四衝程的外置引擎、光電偵察設備、廣播系統、探照燈、無線電、海上導航雷達與全球定位儀,艇身的裝甲可以抵抗7.62或12.7公釐機槍的攻擊。較大型的MM9000與MM12000還有具備空調系統的防彈船艙,各款充氣艇所需的操作船員為兩名,並依大小可搭載15~21名船員。
(以上新聞報導與圖片來自國外各大媒體,若有錯誤、侵權、或意見,請不吝告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