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塊的指甲油

一千塊的指甲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當保養品和彩妝開始流行時,指甲油一瓶還在30元左右。當時我任職的一家公司也進了指甲油,價位比巿場高一倍60元起甚至到250元。我對這系列的產品很感興趣,老闆卻覺得賺不了什麼錢,客單太低。前線卻反應指甲油賣太貴,巿場10塊錢就有,誰來買這個,賣這麼貴。 加上客單不高,前線大都放任顧客自己玩指甲油。

沒想到指甲油反而是銷售第一名產品。

老闆發現後問我:為什麼小姐最不會賣指甲油反而賣的最好?這完全不客觀,業績並不是以商品數量取勝,一罐保養品的錢可以買十瓶指甲油,小姐當然賣保養品。

但因為他是老闆,老闆提出就表示有改善空間。

Angel就開始想

如果這瓶指甲油要賣一千塊的話,要怎麼賣?

我先收集賣場上指甲油常見的問題:

1. 顏色很漂亮,就是味道很臭。
2. 好像都很好看,不知道買那一個?
3. 我覺得我擦什麼顏色都不好看。
4. 每次擦都要好久才能做事,很麻煩。
5. 我指甲短怎麼擦都不好看,上次買了一瓶才擦二次就不想擦了。

很意外的,前線認為指甲油價格過高,反而不是顧客在意的點。不少顧客表示來這裏買雖然價錢高,有一定的品質和保證不像巿場貨。顧客給指甲油都是正面的回應,也就是說有很大的業績成長空間。

我的方案如下:

  • 強化品牌概念-教會顧客如何使用指甲油,尤其是我們家的指甲油。
  • 現場體驗與教學-實際體驗產品特色、優點和效果。
  • 搭配主題組合銷售-風格搭配,如基本組、約會組、好友組提高客單。

再來就是如何讓前線人員覺得這件事情很好玩,而且願意去做。

Angel開始教前線

· 和一般指甲剖面教學不同,我用指甲算命方式來教學。有那個前線不喜歡算命?每個人除了看自己的還跑去看別人的

Angel找了四大類型來分析,說明保養方式,再帶入正確保養

玩"玩指遊戲"教各式指甲配色、當指甲形狀不同時如何變化?(技術應用篇)
顧客拒絶到引導成交話術(針對五大異議話術演練)

三週後全省指甲油客單由65元提昇到1000元。



這是一千塊指甲油的由來^_________^

多年後,那個說公司指甲油很貴的小姐跑去代理更貴的指甲油。

為什麼很多人會銷售的卻不會教?而教銷售的老師卻不會實務銷售?

找出學習者問題與顧客問題才會有效銷售。


avatar-img
天使美學銷售的沙龍
67會員
197內容數
如果你有去百貨公司逛街,一不小心就買了一堆商品,我就是教百貨專櫃的銷售訓練講師。 銷售不是行銷,不是業務,銷售是商人,顧客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為顧客找到對的商品,不求客人買,讓客人求你賣是銷售商人的技能 在天使美學銷售能學會三種超能力: 知道別人在想什麼?要別人照你說的做、能預知別人的言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人知道我有20幾年美妝經驗,常會建議我寫些教學文,教大家怎麼保養或是保養的正確觀。聽起來是不錯的建議,卻無法執行。所謂的專業是在遇到問題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一次藥到病除,這才是專業。 專業可以舉例分析,不代表所有案例都適用,要找出最根本的原因問題才能解決。  網路上流傳一個故事:   有個人買
「老師妳之前是賣保養品的,可能不清楚我們服飾的客人。我們不用這樣賣客人就會買了。」資深銷售員在接待流程課程中反應。 可以示範您怎麼銷售的嗎?也請另一位資深人員當顧客。我邀請資深人員上台示範演練。這時換資深人員緊張了,本著不能丟臉也上台示範。        資深銷售員很快的拿了三套主力商品邊配邊說
原本賣的好好的產品說更新就更新,這在保養品很常見。也就是說同樣的產品只因為添加新的成份,多了一個功效價格就調漲。每次在問銷售人員新品和原來的差在那時?就會出現以下話術: 顧客:新的和舊的有什麼不同? 銷售人員: 1.成份更新了,說明新成份。2.包裝也不一樣,新的比較好看。3.吸收速度也不同,比較
【商品愈多樣愈容易吸引顧客?】 曾經有人做了二個實驗 第一個試驗: 有兩組人面前放了六種巧克力,讓他們每人選擇一種 第二組人面前放了30種巧克力,讓他們每人選擇一種。 測試的結果顯示:第二組受試者中,大多數對於自己選擇的結果都表示不滿意,因為他們相信一定有人挑到比自己更好吃的巧克力。 第二個試驗:
如果要創業許多人第一想到便是餐飲業,同樣是餐飲食材和製成都差不多,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店剛開顧客會因為新鮮而買單,六個月後人潮也退的差不多。但有些店家商品其實也還好,人潮卻不退反增? 有次我和女兒去家剛開的店吃飯時,當時還在試營運沒什麼人潮,點完餐後我對女兒說:以後這家店人會很多。女兒不相信的回答:可
  「櫃上的業績都是我做的,為什麼不能加薪?如果沒到我要的,那我不做了。」櫃長-芳姐開完會後對總經理說。....芳姐是元老級銷售人員,從大品牌過來,芳姐最喜歡說她在大品牌時一個月可以做30萬以上。上任後芳姐櫃上從沒出現30萬業績,業績一直沒達標過。芳姐認為底薪太低,就算領到奬金也沒多少,才要求加底薪
很多人知道我有20幾年美妝經驗,常會建議我寫些教學文,教大家怎麼保養或是保養的正確觀。聽起來是不錯的建議,卻無法執行。所謂的專業是在遇到問題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一次藥到病除,這才是專業。 專業可以舉例分析,不代表所有案例都適用,要找出最根本的原因問題才能解決。  網路上流傳一個故事:   有個人買
「老師妳之前是賣保養品的,可能不清楚我們服飾的客人。我們不用這樣賣客人就會買了。」資深銷售員在接待流程課程中反應。 可以示範您怎麼銷售的嗎?也請另一位資深人員當顧客。我邀請資深人員上台示範演練。這時換資深人員緊張了,本著不能丟臉也上台示範。        資深銷售員很快的拿了三套主力商品邊配邊說
原本賣的好好的產品說更新就更新,這在保養品很常見。也就是說同樣的產品只因為添加新的成份,多了一個功效價格就調漲。每次在問銷售人員新品和原來的差在那時?就會出現以下話術: 顧客:新的和舊的有什麼不同? 銷售人員: 1.成份更新了,說明新成份。2.包裝也不一樣,新的比較好看。3.吸收速度也不同,比較
【商品愈多樣愈容易吸引顧客?】 曾經有人做了二個實驗 第一個試驗: 有兩組人面前放了六種巧克力,讓他們每人選擇一種 第二組人面前放了30種巧克力,讓他們每人選擇一種。 測試的結果顯示:第二組受試者中,大多數對於自己選擇的結果都表示不滿意,因為他們相信一定有人挑到比自己更好吃的巧克力。 第二個試驗:
如果要創業許多人第一想到便是餐飲業,同樣是餐飲食材和製成都差不多,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店剛開顧客會因為新鮮而買單,六個月後人潮也退的差不多。但有些店家商品其實也還好,人潮卻不退反增? 有次我和女兒去家剛開的店吃飯時,當時還在試營運沒什麼人潮,點完餐後我對女兒說:以後這家店人會很多。女兒不相信的回答:可
  「櫃上的業績都是我做的,為什麼不能加薪?如果沒到我要的,那我不做了。」櫃長-芳姐開完會後對總經理說。....芳姐是元老級銷售人員,從大品牌過來,芳姐最喜歡說她在大品牌時一個月可以做30萬以上。上任後芳姐櫃上從沒出現30萬業績,業績一直沒達標過。芳姐認為底薪太低,就算領到奬金也沒多少,才要求加底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