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高雄氣爆後感

說實在話,這種氣爆等化學專業知識,以及石化工業的細節,筆者真的不了解,本不打算對此災害多談。但隨著狀況發生到現在,筆者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地方,熟悉之處在於,這很像是一場小型的失敗軍事行動。也因此筆者在這篇稍微夾敘夾議,包括筆者本身曾在化工產業沾過水的經驗,來談一談整起事件。當然會有偏誤之處,請先進不吝指教。
事發三天,我們已經可以大概掌握到一些概念了,高雄市政府已經公布整套時間表,到晚上已經有蠻詳細的一些原因,網路上更不乏專業人士就技術細節提供解說,筆者就不重複。雖不重述一次,但要簡化敘述成類似科普文章,讓一般人都可以理解。(儘量啦)
首先,禍首應當是李長榮與華運兩家廠商無誤,除非還有更新的資料沒有公開,不然此次意外,這兩家廠商要負起幾乎全部的責任。而廠商責任裡,也非全為李長榮擔,華運也要負起至少三成以上的責任。理由很簡單,運送原物料不是只有接收方的責任,送出方當然也要負責,此次問題明顯是沒有依照流程跑造成的。
筆者將網路上各專家說法綜整起來,簡化的說明狀況。就是李長榮要求輸送丙烯,華運依照要求將丙烯送出,此時有一個標準的輸送壓力,用來監測是否管線有疏漏的狀況。結果在晚間就已經發現壓力驟降,而且是李長榮與華運都有發現到此問題,依照標準流程,是必須要檢查管線,若沒有恢復到可操作壓力,就不可繼續送料。而李長榮堅持送料,而華運也沒有堅持拒絕,以至於丙烯大量外洩,而當雙方對數據發現有好幾噸的丙烯不翼而飛,兩家廠商也沒有通報主管機關,更沒有通報地方政府。
讀者也許會問,照新聞所說的40kg與13kg的壓力差在哪?為何40kg的壓力可以送,13kg就不可以送?這原因需要點高中化學的程度,筆者儘量用一般人也可以懂的方式來說明。簡單說液體壓力跟氣體壓力是不同的,當丙烯在管線中正常運送時,高壓會讓丙烯變成液體,所以是液體壓力。但如果發生嚴重外洩,丙烯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成氣體,這就是為什麼讀者可以在新聞上看到壓力表驟降的原因,隨後因為氣體充斥在管線中,濃度越來越高,此時看到的壓力表雖然穩定,但已經是氣體壓力。
筆者在化工產業過水過,知道基本的安全流程,是任何的化學藥劑,不管是濃度還是壓力等各種數據,都要在安全範圍內操作,萬一發生異常就必須停機檢查。這不是開玩笑的,一個不小心搞砸了,損失幾百萬是小事,死了一票人是另一回事。筆者是猜,華運跟李長榮這兩家廠商,上頭交代的壓力太大,停止生產的損失高到第一線主管沒辦法扛,所以就…總之這之後筆者在提責任問題。
既然知道禍首,那政府的處理是否得當?筆者的感覺是,這很像一場失敗的軍事活動。
「市府接到瓦斯外洩消息,派消防人員到場處理。但找不到問題點,而確實有危險存在,依照規定灑水,並通報專家前來檢查。發現問題不是瓦斯,是更嚴重的東西,但才剛回報市政府,沒多久就大爆炸,死傷慘重。」
「軍方接到情報有敵軍出沒,派出數個小隊前往處理。各小隊搜索了情報指出的相關區域,都沒有看到敵軍的身影,但確實看到有敵軍出沒的跡象,軍隊持續警戒,並要求上級增援重型火力。增援到場後,才發現敵軍不僅埋伏的範圍廣,我軍根本無法掌握,火力又強大,結果我軍猝不及防下死傷慘重。」
嗯,這比喻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懂,但筆者的感覺是,典型的情報不足產生的狀況,而這個情報不足,其實是很複雜的事情。但我們不會說情報不足,所以前進指揮所的那些人都是傻子該死,第一線的士官兵怎麼反應那麼慢,處理得一點都不好。
要釐清責任,就要先搞清楚狀況。首先,消防隊依照民眾通報瓦斯味重,前往處理是否有問題?這點確定是沒有,依照目前的資訊,消防隊員到場該做的都做了,但就是找不到洩漏點,所以只好要求附近的瓦斯管線關閉,同時請求毒災應變出動,因為消防員的檢測儀器沒辦法確定這是什麼物質。(第一線消防人員儀器設備夠不夠要另外討論)
也因此,責怪為何沒有在這時候開始疏散民眾的說法,完全是禁不起任何檢驗。讀者是否知道,各縣市消防局,每年要處理幾起瓦斯外洩的情況嗎?沒有瓦斯外洩就要疏散附近數萬人的道理,更何況根本做不到,這理由後面再說。等到毒災應變人員到場,確定是丙烯後,市政府有無下令相關廠商關閉這些管線?當然有,但根據時間表來說,此時關閉也都來不及了。
所以到頭來,問題還是出在李長榮跟華運的通報上,若早點通報,管線及早關閉,後續才有處理的問題,等到洩漏了好幾噸丙烯在地下,這還真的沒辦法可以解決。筆者是想不到有何方法,可以處理已經洩漏到地下數公里,達到數噸之多的丙烯。
總之,市政府該做的都做了,要是堅持認為做得太慢,那筆者無話可說,畢竟這種安全問題,永遠都應該要檢討,反應速度永遠都要持續提升。那麼工業區的主管機關經濟部呢?筆者只是很疑惑,到了今天經濟部還沒出來說什麼話,還可以把地下的民用管線跟工業管線混合起來說,這除了騙非專業人員外,根本是鬼扯。經濟部的督導有無確實,這我們日後再檢討,替經濟部說一點公道話,全台灣所有經濟部主管的廠商,要經濟部每一間工廠都照規定一一檢查,嚴厲督導考核,任何違反工安的狀況都要抓出來嚴懲。呃,會認為這真的行得通,全部都給經濟部做就好的人,大概標準也太嚴苛了點。
災害發生就發生了,筆者比較想通盤檢討整套制度,因為我國的這些制度設計,當年工業發展是中央政府的職權,因此工業區的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並非地方政府,原因在此。這制度是否可以檢討檢討?畢竟工廠設立在該縣市,這縣市承受了此工廠帶來的各種影響,理當也要有權力加以管控,地方政府當然有責任顧好民眾的身家安全。
再說我國早就地方自治化,沒道理工業區蓋在這,經濟部遠在天邊逐一控管。只是權責區分下,既然要求地方政府有負擔的責任,那地方政府要求有收稅與管理的權力,也是很合理的。長年以來我們租稅設計,讓工業區的繳稅以註冊地為主,才會造成此次高雄人不滿台北坐擁稅收,高雄卻承受災害的主因。
這不是光台北高雄的問題,中央規劃工業區的發展,這也是一種把成本丟給其他人的算法。這道理說穿了不難懂,如果你家隔壁要蓋一間工廠天天排廢氣,那你要求要有高額的回饋金也是合理的,沒有道理要你家跟鄰居去承擔工廠的汙染,而一點回饋都不給。要別人承擔惡果,自己賺錢這種事情,就是我們政府常幹的,近年來的圖利建商、獨厚大企業等各種指控,只不過是民眾隱忍多年後的反彈而已。
這邊回到疏散的問題,筆者是覺得這種說疏散疏散疏散的人,腦袋是在裝什麼?因應危機疏散大批民眾,必須要有三個重點,其一是疏散的地點,其二是疏散的人數,其三是疏散的方式。
強烈颱風來臨,因為大家都有經驗,所以土石流危險區域疏散,地點早就規劃好,不管是開車還是軍方開卡車去接,總之經驗豐富問題不大。更重要的是,疏散人口通常幾百人以內,地點也不是在市區,交通上不會有打結的問題。
市區的疏散沒那麼簡單,想想九一一事件,紐約市民疏散,結果大家步行離開的場面吧,順便算算看幾十萬人是花幾小時離開危險地區的。這還是飛機都撞了,全紐約人都知道該跑了,而且訊息傳遞也沒問題的狀況下。
今天換成高雄,讀者可知此次災區苓雅區一帶,有超過十萬人以上的人口嗎?而且大街小巷眾多,請讀者自問,要十萬人三小時都撤離,而且至少撤離到十公里以上,這難度有多少?或者說,誰可以保證不會出更大的紕漏?(再說,誰曉得十公里夠不夠安全)
事後諸葛都很簡單,疏散人群沒那麼容易的,經過此次災害,或許要求民眾進行演習,受到的阻力會變小許多,但要在短時間內疏散數萬人,且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空間也要足夠塞下幾萬人,筆者目前是想不到好方法。也許電動打多了,那些可以把人當成電腦指令控制,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鍵盤專家,或許可以想到好方法。
最後,管線問題怎麼解決呢?其實高雄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工業城市轉型的狀況,尤其歐洲國家這種早年發展工業,現在發現不行,工業管線通過住宅區太危險,到底該怎麼處理?
很簡單,拉新的管線,從高速公路、快速道路、人煙稀少的田野道路、沿著河岸等,總之就是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然後鋪設明管。更重要的是,管線的鋪設費用跟維護費用,要由廠商自己負責,分期付款也好,就是沒有道理讓全國納稅人出。
自己出錢才會小心保護,鋪設明管對於維修與監督都比較便利。而且據筆者所知,近十幾年高雄早就有在做這方面的規劃跟處理,只是卡到很多地方,所以難以儘速處理,以致更動管線來不及趕上。
卡到哪些部分?說穿了都是政治問題,讀者可以自己想看看。管線要政府出錢很簡單,因為都我們繳的稅金,但如果要廠商出錢呢?依照我們在台灣活了幾十年的經驗,廠商都是極力反對、堅持不出、哭喊打鬧,反正就是要政府出,不然就是耍賴不繳錢。
原因出在裙帶資本主義,只要廠商直達天聽,就可以裝死到底,管你在地民眾去死。這種把成本推給居民的做法早該改了,所以筆者才說,管理跟收稅的權力要下放地方,逼這些「盈利豐厚」的廠商拿出錢來處理,說到底就是,「哪有工廠汙染我們收,錢給老闆一個人賺」這種事。
但讀者也應該知道,這種政治問題喔,麻煩的勒。反正激化藍綠對立,廠商就可以裝死度過去就好,台灣多的是這種根本管你事情對錯,先看顏色再說的,這次事件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檢討的地方很多,但就是有人習慣先把問題推給沒錢沒權力的地方政府。
我們的中央政府權力太大,但民眾又不肯要求相對應的責任,這種態度實在很糟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