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雜談part45 選擇的是價值

這篇算是有感而發,不過也順便整理了一些想法。就是近來柯文哲身邊發生一些人事問題,看到不少朋友在那邊嘆來嘆去,然後九點二的朋友在那裏高喊民進黨也一樣很爛,呃…我不懂柯為何是民進黨的,不過總之就是歸納成「特權一樣沒變,換不換黨都一樣。」
筆者會覺得好笑,是因為打一開始,筆者就不認為換黨或是換人執政,目的是要終結貪污舞弊,還是特權橫行這種事。因為筆者先父就是官,親戚好友中跟民代混在一起賺錢的也不少,「實際狀況」筆者比大多數人清楚,實在不用拿這種兩黨都很爛,但是票要投比較會做事的某黨來說嘴。
換人或是換黨,基本上都是改變一種價值體系,筆者不認為特權這些是可以藉換黨改變的,充其量透過相互監督,得到最大程度的制衡。換黨最大的優點,就是藉由更換執政者,以及透過清算與追殺,逼迫這些政治人物不敢在任內亂搞,以免下台後被整肅。故,筆者非常支持黨產清算條例,而且此條例最好要追溯三十年以上,設立特偵組去追殺千里。理由說穿了很簡單,在台灣腦筋清楚的,都知道國民黨過去幾十年搞了多少垃圾事,若不藉由追朔既往數十年清算,那麼就會有一群人心存僥倖,繼續惡劣下去。
好了,現在才要開始進入本文,選擇的是價值觀,而非是某種技術上的改變,這是筆者認為政治上的真理。台灣要杜絕貪污舞弊,消滅特權結構,必須從法規上著手,並且花幾十年的時間,把這些價值內化到下一代去。我們這一代人要改變實在太難,上一代就更不用說,期望換黨後就沒這些事,實在想太多。
為何說特權跟貪腐是技術問題?那是因為台灣媒體不會告訴你,教育也沒有教你,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我們的法規很有問題。像是不合理的選舉制度,刻意劃分的選區不公,還是制定有利特定族群的法律,這些都在製造階級對立,分化國民,並不是好事。不談這些法規面問題,實際上執行也是,光個勞基法沒被落實,大家就該知道這不是換黨的問題,是我們都在裝死,不肯面對現實。
換人換黨可以改變嗎?很難,但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就是剛剛提的,藉由更換政客來達成監督與清算的目的。第二個就是價值觀改變,大家換一種方式去做事情看看。
請不要相信網路上一些像是什麼大教授的憂國言論,或是什麼搶救什麼鬼的聯盟的憂心忡忡,特別是那些大老闆的感嘆與建言。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依照自己的經驗處事,大老闆絕對是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看事情,這並沒有錯。所以我們更該了解,這些人的談話只代表這些產業的問題,如果他的產業崩潰,對大多數的你我有好處,為何要保護他?
所有的事情都一樣,在沒有實際經驗之前,理論的美好跟籌畫的完美,都是紙上作業,沒有太多可信度。人類的歷史是依照過去的經驗,一點一滴逐步的改變,再透過執行去取得經驗,經驗轉化為知識,讓下一代在更好的基礎上前進。換個角度來說,遇到沒有經驗的狀況,大多數的人都會躊躇不前,就好比今天台灣產業轉型的不成功,正好就是這十幾年來,制定政策的官員,沒有一個人在基層做過事,紙上談兵者居多。
這些黨國菁英根本沒有在基層做事,對傳統產業欠缺認識,治國的概念就跟玩模擬城市沒兩樣,沒把人當人看。筆者講這話是有充足的理由,因為筆者的出身就是這種公教菁英家庭,父親沒早死,大概也會靠點關係出國過個水,回台灣變成海歸學者。
現在是網路時代,太多資料可以找,讀者有心的話可以看到台灣經濟起家的真正原因。說穿了非常簡單,美國過去的盟國政策,是依照美國需求,在盟國當地建立基本輕工業,看狀況建立重工業,若有必要的話連軍事工業也可以援助。台灣不過是在美國的國際政策上,取得了一個位置,因而獲得了經濟起飛的基本。
台灣在當年會去承接這些美日技術,難道會是路上找個阿貓阿狗來嗎?想得美,黨國菁英要替自己找賺錢管道,就讓自己的子女下去接手,壟斷這些先進國家的技術,在國內建立一套有裙帶關係的新產業。由於美國是基於自己需求建立這些盟國產業,當然出口簡單,要賺錢根本不是難事,這些黨國菁英就每一個都自我膨脹,變成大老闆的就天天上電視說自己當年多辛苦。
這也不是台灣獨有,比台灣更糟糕的例子不少,獨裁者讓自己家族壟斷,把貨幣貶值增加競爭力,家族經營出口業賺到翻,賣國內貴得要命,搞到人民活不下去革命。中南美洲、東南亞、西非與東南歐,這種例子多少都有,嚴重程度不一。這造成了一個最直接的後果。
這後果就是,屬於美國盟邦的後進國,經過幾十年的經驗後,由於國內產業大多被特定族群壟斷,導致政策傾向出口,把進口的高騰物價轉嫁全民。而民眾經歷經濟起飛,很自然的接受這種經驗論,而媒體的造神往往把這些老闆,拱成有經營手腕與神效的高手。其實一切都在幾千公里外的國務院,幾十年前就決定了。
台灣今天要改變這些,就必須從想法上著手,從獨厚出口業改為對進口有利,能源政策也要改弦易轍,台灣客觀上是中等國家,絕對不是那種不出口就會死得地方。而要改變這些想法,選擇現在的國民黨就一定錯誤到底,這原因說穿了實在簡單到不行,因為這八年馬政府的作法,就是典型的期待其他國家來拯救台灣。這些人成不了事的,除了等其他國家打賞,然後以政府力量壟斷對外貿易外,還會什麼?
換黨可以改變嗎?短期內一定不行,但想法若不轉變,台灣就只有淪為失敗國家一途,絕無僥倖。價值的選擇並不是易事,因為大多數人有保守傾向,而任何的改變若沒有經歷市場考驗,會不會通過這關也不知道。
但台灣民眾一定要知道,美國已經快二十年沒有做扶植盟國工業這種事了,除了打爆伊拉克後,必須進去蓋點東西外。國策早就從扶植盟友,改變為依照市場經濟與貿易幫助盟友,美國已經不會像之前把科技業讓台灣來代工了,之後只會開放市場,讓已經算是先進國家的台灣,用比較低的代價進入美國與盟友。
也就是說,台灣若不拿出點真本事,還在那邊期望某個國家給好處,然後就可以爽爽做代工跟接轉手單過日子,真是他媽的想太多。這條路台灣過去幾十年都沒變過,今天不改以後一定會後悔。
最後,筆者想對這種價值觀的選擇,做一點政治上的說明。今天光是筆者的臉書,藍綠兩邊的人對於國家經濟政策的看法南轅北轍,這早就不是新聞。筆者看來看去,總覺得兩邊的人在邏輯上都沒有錯誤,錯誤的是對現實的解讀。但因為這些朋友的背景大概都知道,所以也能理解為何會解讀錯誤。
其實,問題大多出在沒有經驗,所以雙方在談論未來產業時,若不是紙上談兵,就是根據自身的產業去做判斷。這也不能說錯,這如果用在軍事的例子上會更明顯。眾所皆知,筆者是大船派,不認為小型的飛彈快艇可以在台海衝突上成事。當然小船派有他的理論跟想法,這不是這篇重點就先不論。
筆者舉個一百多年前的例子,甲午戰爭的黃海海戰,大清國代表的是巨艦大砲流,日本是快船速炮的代表。這兩邊的理論在邏輯上都無懈可擊,所以必須由戰爭來決定哪一種價值是正確的。結果,兩邊都正確,大清的巨砲確實可以一發大破日本主力艦,但日軍的速射火力也確實壓制北洋艦隊。這在日後成為各國海軍發展時的參考,大家都必須用實際案例來修正理論。
真正影響戰爭勝負的,是在政治場域上。若非北京的洋務派跟保守派內鬥,導致北洋艦隊鍋爐老舊失修,砲彈數量不足。在艦隊處於保修補給完善的情況下,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戰也不見得討的到便宜,至少勝利不會這麼乾脆與戰果豐碩,日後外交談判上大清還有很多可以討價還價的空間。
百年後我們得到的教訓是什麼?多數的人都會告訴你政治上的內鬥才是問題,艦隊本身並沒有那麼貧弱,日本也沒想像的惡劣。
今天台灣不管在經濟還是軍事上,各種方面的發展,將是價值觀的爭鬥,而不純粹是技術問題。光是核能發電這一項,我們就清楚看到,有人可以為了支持自己的價值,把整個科學技術綁架,宣稱別人都是智障的終結者。這是科學的爭鬥?別鬧了,信仰的鬥爭罷了。
要怎樣驗證?很簡單,明年就把已經在政治經濟控制數十年的國民黨徹底趕下台,最好順便清算掉,換一個想法執政兩代人看看。反正保守派永遠都會有市場,另一個國民黨很快就會出現,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何必擔心?更何況若藉由清算黨產,能夠一舉解決財政問題,筆者這現實主義者是雙手贊成。
至於有人擔心民進黨一黨獨大?別鬧了啦,國民黨已經獨大幾十年,都沒見他擔心過,少在那邊假惺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