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未來的走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毫不意外,日本國會通過了安保法,從現在起可以對自衛隊的運用做出更大的詮釋。筆者之前有兩篇提到東亞問題過,就說過這是既定行程,所以並不意外,至於台灣媒體在那邊說日本有龐大的反對聲浪…

坦白說,大部分日本人應該是無感,去抗議的人真的假的有那麼多?根據一些住在日本的朋友描述,其實也不過是還好,跟國會裡面反對議員的比例來看,差別真是不小。

木已成舟,我們也不用在那邊想太多,現在要來討論的是日本的走向。當然,這一定要先推測,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到底有何變化,或者說全球戰略思維是否有改變。這其實是很複雜的,但這篇不需要講到幾萬字,筆者個人簡略的推測與解釋一下。

談論戰略問題,尤其是整個區域的變化,一定要有一個脈絡在。美國歷史上對於海外行動,民意的走向都是一張一弛,從九一一後小布希的對外積極用兵,介入地緣政治的改變,到奧巴馬上台後的內政優先與撤軍,週期大概都是一個世代。也就是奧巴馬起頭的內縮並未結束,美國還是會逐漸地把軍力撤回,儘量減少海外軍事開銷。

奧巴馬的舉動老實說很蠢,但美國民意顯然相當支持,也認為海外行動是該結束,中東會搞到今天遍地烽火,美國這種沒坐下二十年就走的政策是一大主因。但問題已經造成了,現在談這也沒用,重點是美國還沒有遭遇到如九一一的重大事件,目前的國際大事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都算是他國事務,不值得美國人花太多心力。也就是說,在沒有其他狀況發生的前提下,下任總統一樣會採取相同的做法,在表面上要緩慢的把美國投射海外的軍力降低,減少軍事開支。

但是民眾如此想,不代表美國的菁英也一樣,奧巴馬撤退的速度太快,留下很大的權力真空,這當然是災難。美國其他的政治菁英,也知道這作法長期來說傷害美國威信與利益極大,所以必須做保險,只是根據場合與時間,成效不一。在中東,介入的時間不久,地緣政治改變還沒開始就結束,扶植的政權當然是沒有啥屁用,但這在東亞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美國並不是只有在中東撤出,大家都知道奧巴馬想要把軍費省下,把精力投注在內政上,但在中國多次高舉民族主義,刻意的反日作為,在安倍政權上台後,很明顯的國策有巨大轉變。美國的菁英當然不希望日本解禁非戰憲法,但奧巴馬政府似乎認為,只要可以減少東亞駐軍,這些都是可以讓步的。就以結果論來說,奧巴馬政府沒辦法在任內完成撤軍東亞,實際上也不可能,日本也不願意。但階段性的作為有達成,日本則是在妥協下,先讓自衛隊的行動自由化再說。

由於下任總統,就目前看起來,若是共和黨上任則會減緩這個奧巴馬造成的趨勢,即便是民主黨的希拉蕊,依照他過去的作風,也不會延續奧巴馬政策。簡單說,筆者認為在十年內,除非有極重大的狀況,日本的自衛隊行動大概就是目前安保法修正後的程度。

其實,依照美國民意的歷史,今天東亞發生戰事,介入意願並不會很高。讓日本的自衛隊有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對美國是好事,可以省下很多麻煩。而事實上因為美日安保條約,日本根本就是被美國綁在一起,實質上就是一個小美軍,透過這次安保法修正,日本的政治高層也可以逐漸實現國家正常化的願望,又不至於讓美國袖手不管,何樂而不為?

回到這篇的主題,日本未來的走向會如何?坦白說,目前的局勢,表面上看來不像,但就文化上來看則是很像,像極了百多年前,大清國與日本帝國開戰前的局勢。當年的大清國,經過自強運動三十年有成,斥資建立的艦隊在東亞稱霸,不管是英、美、法、俄等列強,在東亞的棋盤博弈上,必須把大清納入其中。

同時間的日本,受到自強運動的刺激,有極大的威脅感。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工業化,極重視海上生命線的安全。同時間的大清國,在經濟上是日本的數倍,又建立了一支噸位稱霸東亞的艦隊,而且隨著軍事力的強化,大清國外交態度日趨強硬,在朝鮮半島根本就是帝國主義行為。日本的菁英怎麼做?答案是建立一支艦隊對抗。之後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日本在這場東亞霸權的爭奪上勝利,更在之後的日俄戰爭中,取得了在東亞海域近乎獨霸的地位。

為何說很像,今天的中國國勢逐漸強大,上海市的繁華如同百年前上海榮景,海軍實力也逐步建立起來,如同大清國購買了萬噸鐵甲戰艦,把整個日本危機意識激出來一樣,今日的中國購買了航空母艦,同樣的刺激日本對自身海上生命線的危機感。而且幾乎一模一樣的是,中國對於東亞海域的權力慾望直線上升,在南海與台海的行為就是帝國主義。

別以為兩者不一樣,一百多年前大清國與日本帝國開戰前夕,大清早就用自己的海軍對其他小國進行示威,介入周邊國家內政,強硬的主張各種權利,已經是標準的帝國主義。今天的中國哪裡不一樣?

不用在那邊大談和平崛起,中國現在的實際作為,堅持統一台灣,要求南海海域全部主權,甚至進一步希望能在西太平洋分一杯羹。請問,從日本的角度來看,真的給中國達成,海上能源與貿易線幾乎被中國控制還得了,乾脆投降算了。從前的日本,選擇的是跟大清國拚了,今天的日本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更不要提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軍強度上的比例,遠不能與過去大清國相論提。

日本勢必會介入台灣海峽,然後是南海海域,西太平洋本就與美國有共同防禦的慣例,倒是不用再深化。但因為日本的非戰憲法,所以自衛隊並不會主動的介入,但會跟在美軍的背後行動,說個極端點的狀況,兩艘美軍軍艦,執行必要任務,日本海自配合派出了一支艦隊,這也不是不可能。

除非中國今天縮回去,不然日本已經不可能接受台灣被中國拿走了,台灣扼守著日本南方的大門,最不濟也要讓台灣中立化。還好今天台灣並不是這樣,而且明年很可能會更換較親日的政黨,是否會有更進一步合作?這就不一定,因為截至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任何有關日本,已經被准許用經濟力量介入台灣內政的消息。

但這不代表美國不准,過去美國就有讓日本輸出台灣工業的紀錄,不過今天的做法跟過去會不同。這也沒什麼奇怪的,美國在二十年前會扶植附庸國的經濟,以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今天美國民意已經不會接受了,台灣要在經濟上被影響,就不可能是過去國民黨習慣的那一套。新的一套會變成開放市場,經濟的自由化開始,讓美日的企業可以進入台灣,實際上來影響地方政治人物。所以,日本是否會在未來幾年,跟台灣近一步的洽談各種經貿合作關係,或是跟美國一同要求台灣加入TPP等各種相關組織與協定,值得我們追蹤觀察。

另一個麻煩的點在於,日本應該會在東南亞建立更廣泛的關係,尤其在海自行動更加自由的前提,附屬美軍的軍事合作可能會被列入考量。反正中國現在在南海幹的事情都是蝕本生意,不需要加入攪和,倒是台灣卡著一個最大的太平島,談條件的本錢是有的。

結論,筆者認為大方向來說,日本會在未來幾年,也就是下兩任總統期間內,把資源往南投注,先不提現在日本政界高層,與台灣友好的人很多,就戰略角度來看,讓台灣與中國徹底敵對,對日本是有好處的。在經濟上,藉此獲得新的技術或產業,對台灣也不是壞事,若南海問題,可以將太平島的功能發揮到最大,拿去跟日本談判更不是不行。

至於中國,誰管他。任何對東亞軍事有點研究的都知道,中國若要開戰,目前只有打台灣跟在南海衝突兩種可能。打台灣,怎樣都要顧慮駐日美軍跟美軍太平洋艦隊,南海衝突更別提一定會招惹美軍艦隊。反正不管怎樣,中國若想要贏得戰爭,除了第一擊就擊毀美軍在東亞的反擊能力,不然怎樣都不可能有戰勝可能。

然後現在只要美軍被攻擊,自衛隊就可以主動對中國攻擊下去,這實際上等同中國的防禦線增加很長的範圍,而中國短中期都不具有防禦這種寬度的能力。現在是怕中國的最高層,也就是習近平這一批完全沒有出國歷練,又在中國經濟崛起、民族主義高漲時,擔任各地主管的這批政治中心,會徹底錯估情勢,做出開戰的決定。

如同當年日本決定對美開戰,夢想藉由突擊使美國蒙受重大損失,進而接受談判,讓日本瓜分一半太平洋的情況。當年的留美、知美派都不抱持此幻想,但沒留美過的幻想可厲害著。不過筆者是覺得,習近平再怎樣都不至於開戰,主要是因為中國軍方又不笨。當年日本囤積了三十年的艦隊,開戰前夕達到美海軍全體七成規模,結果不出三年就灰飛煙滅。

今天中國的海軍全體實力,還沒有美軍的三成,加上日本海自,恐怕低到一成多,空軍就更不用比。筆者是這樣認為啦,賺錢有術、性命要顧,中國解放軍不是白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3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日本人似乎是已有預見,平靜地接受了自己的運氣已經耗盡的事實。 日本在未來能否繼續保持日本的和平主義?
Thumbnail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日本人似乎是已有預見,平靜地接受了自己的運氣已經耗盡的事實。 日本在未來能否繼續保持日本的和平主義?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要修憲,要有自己的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要把國防預算從目前佔GDP的1%提高到2%,甚至更多。於是,人們很自然會問,那日本走回軍國主義的可能性如何?基於日本的國家戰略與國家利益,日本會希望比美國更對台灣好,希望把台灣從美國手裡爭取過來,希望與台灣形成命運共同體。
Thumbnail
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要修憲,要有自己的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要把國防預算從目前佔GDP的1%提高到2%,甚至更多。於是,人們很自然會問,那日本走回軍國主義的可能性如何?基於日本的國家戰略與國家利益,日本會希望比美國更對台灣好,希望把台灣從美國手裡爭取過來,希望與台灣形成命運共同體。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近期的中國東西兩側,湧動著變革的漩渦。 西側的阿富汗,在美軍撤出後迎來政權更迭,塔利班的反撲勢如破竹,總統加尼(Ashraf Ghani)倉皇出逃,各省軍隊四下潰散。8月15日,塔利班進入喀布爾,阿富汗正式變天,美國在狼狽撤離之餘,引爆了於機場射殺平民的連環醜聞。隨著最後一班運輸機起飛,美國長達2
Thumbnail
近期的中國東西兩側,湧動著變革的漩渦。 西側的阿富汗,在美軍撤出後迎來政權更迭,塔利班的反撲勢如破竹,總統加尼(Ashraf Ghani)倉皇出逃,各省軍隊四下潰散。8月15日,塔利班進入喀布爾,阿富汗正式變天,美國在狼狽撤離之餘,引爆了於機場射殺平民的連環醜聞。隨著最後一班運輸機起飛,美國長達2
Thumbnail
眼下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台海問題再成焦點。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對一中紅線的猛烈衝撞,拜登(Joe Biden)更加偏好同盟戰略,選擇聯合日本的回潮右翼,於台海議題上反覆試探中國底線。與此同時,美國亦逐步撤出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好讓戰略重心更加聚焦印太,並加大對東盟與印度的拉攏力道,各式
Thumbnail
眼下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台海問題再成焦點。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對一中紅線的猛烈衝撞,拜登(Joe Biden)更加偏好同盟戰略,選擇聯合日本的回潮右翼,於台海議題上反覆試探中國底線。與此同時,美國亦逐步撤出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好讓戰略重心更加聚焦印太,並加大對東盟與印度的拉攏力道,各式
Thumbnail
日本右派的副首相兼財政大臣(副總統兼財政部部長)麻生太郎於2021年7月5日在東京演講時提到:若中國入侵台灣,將出兵保護台灣。詳細的指出若台海發生戰事,這已觸犯日本法律中的安保條約,將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生存權與安全問題,因此美國必須依照集體自衛權行事,是真的幫助台灣?還是背後另有政治算盤?請看內文。
Thumbnail
日本右派的副首相兼財政大臣(副總統兼財政部部長)麻生太郎於2021年7月5日在東京演講時提到:若中國入侵台灣,將出兵保護台灣。詳細的指出若台海發生戰事,這已觸犯日本法律中的安保條約,將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生存權與安全問題,因此美國必須依照集體自衛權行事,是真的幫助台灣?還是背後另有政治算盤?請看內文。
Thumbnail
是說美國、澳洲、日本、印度四國的外交部長,近日在東京舉行高峰會,被外界視為是在籌組新的抗中防線。這個又被稱為「Quad」的四方安全對話,其實脫胎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時,所提出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
Thumbnail
是說美國、澳洲、日本、印度四國的外交部長,近日在東京舉行高峰會,被外界視為是在籌組新的抗中防線。這個又被稱為「Quad」的四方安全對話,其實脫胎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時,所提出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中關係的快速惡化,雙方越來越劍拔弩張,原本應該是東亞地區重要國家之一的日本,近來的角色卻越來越模糊。在這場牽動整個地區情勢的新競爭中,日本不止態度低調,甚至頗有局外人之姿。對比歐巴馬時代美中關係還如膠似漆之時,安倍首相就率先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政策,希望拉攏盟邦,以暗中圍堵中國與俄羅斯.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中關係的快速惡化,雙方越來越劍拔弩張,原本應該是東亞地區重要國家之一的日本,近來的角色卻越來越模糊。在這場牽動整個地區情勢的新競爭中,日本不止態度低調,甚至頗有局外人之姿。對比歐巴馬時代美中關係還如膠似漆之時,安倍首相就率先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政策,希望拉攏盟邦,以暗中圍堵中國與俄羅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