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一》中提到,「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這樣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了呢?」。人的眼睛永遠看不到自己,因此「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的問題,似乎變的無跡可尋,因為看不見,所以無法輕易的確認。
臉書時常會跑出「說出見到我的第一印象」的大挑戰,頻率頻繁,大約每個月都會有一次吧。會轉貼這類型的文章的朋友,似乎都會一再轉貼,也許是朋友間互動的方式,不過既然被稱之為「大挑戰」,還是有其原因吧?畢竟要別人說出「第一印象」還是有種私密的感覺。
如果自己看不到自己,詢問別人又會覺得有些私密,那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某天夜裡,一位許久不見的大學同學突然私訊,第一句話就是向我詢問「在我眼中他是個怎樣的人?」,突如其來的直球問題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知道那位朋友人生正逢人際關係上的變故。不過,自己是個從不詢問這類問題的人,所不太好意思直接回答。於是我就反問了...
我想自己大概是史上最難相處的人吧,直接光速打臉對方。
對方聽聞反而一時語塞,他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真的只是想知道自己是誰嗎?亦或只是想找個人聊聊而已?
筆者在求學時期,若當天心情不好,不願與他人說話時,都會帶著口罩、帶著耳機出現在班上。其他人看到時就會認為今天的我比較累,或是感冒喉嚨不好所以不說話。
我們很常這個樣子──與初次見面的朋友聊天,難免會有些保守,並不會馬上將私底下狂放軟爛的那面展現出來;又或者表面上看似熱情有朝氣的朋友,私底下可能是個陰鬱的人也說不定。在他人面前展現出「期望讓他人看到的樣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你不會在頒獎典禮上穿著夾腳拖出席,即使你穿著夾腳拖出席,那也是「你想讓別人看到的樣子」。
因此,他人眼中看到的你,永遠都只是「表現出來的自己」,永遠不可能是真實的自己!這句話也許有些武斷,不過確實如此,即使失戀了哭的傷心欲絕,他人能看到的,也只是你表現出來傷心欲絕的樣子,沒有人能夠真實了解每個人的內心。
既然如此,那我們又該如何了解自己呢?
我們回到朋友身上,我當然知道他在詢問我這個問題時,是希望能夠聊聊,也許是讓我給予安慰,又或者把他罵醒。但對我來說,這些都不是我該做的。我能做的就是讓他思考,問這個問題的初衷是什麼?
他說,與其他朋友問完問題,得到答案後的幾天是充滿能量的,也許是知道「原來自己也有優點」或者「原來自己有這些缺點」。但說實話,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並沒有得到,幾天之後反而會回到空虛的焦慮之中。
所以詢問這個問題背後真正想要的,是一個肯定──一個對於自我的肯定。
不過以我的觀點來說,這個肯定只能自己給自己,如果不先肯定自己,詢問再多人也是枉然,只有肯定完自己之後,那些"答案",才會變成"方向",讓自己知道如何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我在你眼中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你問你的父母可能會得到「是個好小孩」;問早餐店的阿姨會得到「喜歡薯餅蛋餅的帥哥/美女」;問老闆會得到「有時候會遲到的員工」;問室友會得到「會幫我收衣服的人」。問一百個人可以得到一百個答案,那這樣永遠不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即使把所有的答案統整起來,做成表格,你能說表格內的數據就代表真實的你嗎?當然不會。
不過,我們可以從他人的答案中檢視自己,去反思自己真的想成為這樣的自己嗎。
以我為例,我以前的口頭禪是「好呦」,在跟朋友說話,或是與分組報告的同學討論事情時,總是以「好呦」作為結尾。起初覺得「好呦」聽起來有些俏皮,在緩解氛圍的同時給予回應。直到某天,好友向我反應我的口頭禪有時會讓人惱火,我才意識到,原來「好呦」並不如我"以為的"能夠表達我的想法。從此我下意識的減少「好呦」的使用次數,現在基本不會對他人說「好呦」,因為我不希望讓他人覺得我是輕浮的。
人格的養成就很像是捏陶土,每個人都可以隨自己喜歡的樣子,塑形成各式形狀。如果你喜歡穩重寬大的碗,或是纖細優美的花瓶,甚至成為風格強烈的藝術品,都是可以自行選擇的。
所以當自己好奇「我在你眼中是個怎麼樣的人」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自己真正想問的是什麼?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嗎?或是想找個人拍拍,尋求安慰呢?同時,也別忘了肯定自己,在人際關係中不要迷失,表現出來的自己的確並非真實的自己,先好好認識自己,好好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帶著自信詢問他人的想法,得到的"答案"並非真正的答案,而是"方向",選擇讓自己舒適的方向,並成為有自信的自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