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公司收入來源(除非辦到品牌很大,或是延伸出很多分支),不穩定的原因在於人數,無法保證每次的滿場,甚至有時候會面臨延期或取消的場次,也因此讓我不斷思考「講座的下一階段」,不可能一直做同樣的事,必須跨出不同分支,才能讓公司繼續生存,但要跨到哪些分支,是我今天想提出的。
▍首先,先拋出我常想的幾個問題:
「辦 10 場講座跟辦 100 場,對自己差別在哪?」
「辦 1 年跟辦 2 年的講座,對品牌差別在哪?」
如果一直辦同類型的講座,辦完第一場,就想著同樣 SOP 去迎接第二場,似乎就少了「產品迭代」,有點想像不到三個月後,甚至一年後的品牌印象,可能只留下 #一直有很多講座的品牌。
但果想成為 #XXX培育機構,或是 #XXX養成計畫,或是名正言順的 #補習班,似乎要特別思考 #產品迭代,也就是要畫出一條,甚至多條的 #產品生命旅程圖,告訴自己「我可以往這裡前進,所以我要開發新的產品線,失敗了就換下一條」。
▍活動分類
先定義我認為的講座、課程、論壇:
- 講座:大多是 1–3小時,以「分享」方式進行,偏單向傳遞訊息。
- 課程(工作坊):大多3–6小時,以「教學」方式進行,偶爾有實作部分。
- 論壇:大多半天、一天,甚至多天,以「分享」、「對談」方式進行,類似長時間的講座。
▍講座盲區
根據這幾年的講座觀察,先列出講座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品牌印象:辦完這次,下一場變成不同講師,如果每次主題不同,要花較久時間建立品牌形象。
- 講師獨立:即使這次邀是滿場,別的單位邀請同個講師可能也會是滿場,對客群來說只認講師、不認品牌。
- 人數掌控:這次可以 100 人,但難保下次也是,在廣告預算不足的情況下,通常都會時多時少。
- 迭代緩慢:辦10場跟辦50場,形式流程可能差不多,對於客群可能會覺得很多元,但對於組織成員會很消耗心力。
當然如果講座不是企業獲利的主要來源(偶爾1–2月才辦一場,且有其他產品提供獲利),則問題不會如上述較多,但目前看到的情況大約講座的生命週期大約 3–6個月會開始銳減,觀察到的原因有:
- 社群熱度:一個系列講座剛推出時會剛好被社群捧到,前幾次都會人潮爆滿,接著社群退去或是其他單位也推出類似系列,就會開始分散關注度,讓原本的品牌被認為「就是另一個講座」。
- 迭代紅利:在初期幾場可能都可以請到很有名的講師,且一場比一場厲害,但終究會達到高點,而之後的講師就較難撐起觀眾對品牌的期待,導致進化的速度變慢,甚至開始往下走。
- 剛需意識出現:一開始的參加者可能出於好奇心,想蹭社群流量、想交朋友的心情去參加,但後來開始思考這個講座對自己的意義,認知到剛性需求並不大,即使講師再有名,也會減退參與的意願。
講座流量開始銳減,進而影響品牌流量,關注這個品牌所辦的活動的人也會相對減少,或者說大家發現「沒有很強烈的需求一定要去參加」,甚至是「沒看到新的爆點、熱點出來」、「Call to Action的理由變薄弱」。
以上探討的是針對「客群沒有很固定,沒有很明確的活動品牌」,因為如果客群非常明確,例如 #針對高三的補習班、#針對大一新生的生涯探索、#針對畢業生的求職活動,產品迭代或是社群熱點就是另一個討論方向,因為每年都會有同樣需求的人出現,因此並不需要常態地 #變換產品,要做的是不斷 #優化產品。
▍未來發展路線
藉由上述的分析,我初步想了幾條路線,分成初、中、長期拆解:
(一)初期路線 - 講座單位:單純辦講座的單位,比起課程,較無嚴謹的連結,像是以各類職涯講座為主,不會特別細分初學、進階,以各自單打的方式去提供內容。
- 課程單位:比起講座單位,一開始就有明確領域,像是SEO、UX、程式設計,因此後續都專注特定領域的課程,也有入門、進階。
- 小聚單位:主題比講座更為鬆散,偏向職涯咖啡館、私人朋友聚會、小型成發的模式不太會。
(二)中期目標 - 短期營隊:2–7天的實戰營隊,如商業營、黑客松、技能營隊。
- 培訓機構:短至2–3天,長至1–3個月的培訓課程,快速累積作品集或考取證照。
- 探索活動:卡牌遊戲、實境體驗,在室內可進行的生涯探索
(三)長期規劃 - 青年培訓計畫:透過業師、學長姐帶領,為期半年至一年的計畫,以小組、課程、專案作為輔助
- 技能培養專班:類似補習班的概念,成為特殊領域的專業課程單位,為期1–6個月都有
- 大型探索體驗:偏向戶外實境解謎,或是盲旅、有意義的旅行
▍結語
本篇的討論是想在挖掘自己對產品想像的可能性,並未把「辦講座」這件事認為是不好或是該停滯,而是想探討「辦完講座,我們(企業)還可以做什麼」,或是「參加者聽完還會想要什麼」。
也因為自己過往的講座經歷,想再更深入去探討企業的商業模式,講座、課程、各式知識型活動的發展路徑,甚至拓展到卡牌、旅行、實境遊戲等可結合知識型的領域,思考品牌能再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或是能結合哪邊的資源創造更新的體驗。
「講座的終點是什麼?」、「辦完 30 場後能看見什麼風景?那 100 場呢?」、「消費者在意什麼?這些對他有價值嗎?」、「講師認可品牌了嗎?」
頓時想到好多問題,有些我自己還沒找到好的答案,但目前還在試著整理各方的建議及答案,希望能找到更適合講座品牌的未來產品或商業模式。